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北京遛彎兒雜記

老北京遛彎兒雜記

即將在北京待滿五年,玩兒過不少地方,去過的衚衕卻沒幾條。有幸參加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老北京遛彎兒計劃」第二期,去走進我不曾了解的老北京衚衕。

今天是我參加老北京遛彎兒計劃的第一次活動,選擇了西四北八條作為調研對象。

(下面將按照我的調查路線分享-自東向西)

西四北八條,北京市的一條衚衕,東起西四北大街,與太平倉衚衕相臨;西至趙登禹路,與富國街相臨。西四北八條全長424米,與南興衚衕相交。明代稱武安侯衚衕,因武安侯鄭亨及其後裔凡八代居此而得名。清代訛為五王侯,1911年後又演化為五王侯。1965年改名為西四北八條。

——百度百科

西四北八條1號

選擇集合地點的時候,通過地圖,一下子就看到了八條一號,一個以門牌號為名字的餐廳。這個餐廳已經開了十幾年了,老闆是大理人,所以這裡的菜品融合了雲南菜和北京菜。這是一家被蔡瀾先生推薦過的餐廳,也被稱為衚衕里的食堂。一進去,就能看到蔡瀾先生親筆題字「八條一號」,餐廳里有很多綠植,整體風格我還蠻喜歡的,很有生活氣息,哪天可以約飯啊。

西四北八條4號

在1號斜對面,一個賣靈芝茶的保健品店,也開了十幾年了。

西四北八條3號

一個大雜院,這裡也成為了我第一個走進的大雜院,被改建的滿滿當當的小屋子,隱約還能看見一些老建築的痕迹。

西四北八條6號

也是一個大雜院,但這是一個有理髮店的大雜院,天然美理髮店,從院門進去,感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如圖所示。

西四北八條5號

某辦事處,這條衚衕里保存最好的四合院。一個三進的院子,1000多平,聽聞曾是一位紅色資本家的宅子,後來捐出來了。這個四合院,夾在一堆雜院中間,顯得「清新脫俗」。

西四北八條12、7、9、14號

雜院。

西四北八條11號

原北京第七造紙廠,60年代北京規模最大的造紙廠,80年代搬遷至通州,這裡便廢棄了。在西城區,衚衕中段,看到這樣的廢棄廠房,挺震驚的。

廢棄的房子,感覺,可以拍恐怖故事。

這裡如果改建成美術館畫廊之類的,想著也是很棒的。

西四北八條28、30號

雜院。

西四北八條33號

看著像老物件。

西四北八條32號

這邊已經是樓房了,相對整齊,但雜亂的自行車。

西四北八條35號

新街口街道助浴中心,能看到有無障礙設施,助老服務值得點贊。

西四北八條37號

明清時期的長壽庵、清光緒三十三年寶禪寺遷此,如今,只剩下西城區文化委員會普查登記文物的一塊牌子。重建的平房,住戶有50多戶。

西四北八條34、36、38、40 號

雜院。

西四北八條39號

重建的私人宅院,北京排水集團正在施工。

西四北八條42號

私人宅院,正在拆遷。

西四北八條51、53、55號

明代的慶寧寺,有價值的物件都被文物保護局運走了,現在也變成了擁擠的雜院。

西四北八條44、46、48、50號

雜院。

西四北八條52號

商鋪。

西四北八條54號

私人院落重建改造成了現代玻璃房,作為一個工作室?會所?設計我還有一點喜歡。

西四北八條59號

由兩個院子重建的私宅,謝絕參觀。

西四北八條58號

傳說中也是一個保存較好四合院,但真相是草都長很高了,恐怖片既視感。

其他

在走訪過程中,有位居民說,沒什麼好調查的,不過都是些「破爛兒」。感覺有點悲涼。

今天調查的最後,我們採訪了一位86歲的老人,在這裡住了70年了,三個子女會輪流過來陪她,她說,這裡都是老街坊,老鄰居,雖然不是北京人,但是也都在這裡幾十年了。老人還說,在這裡生活很方便,打電話就能送餐上門,而且衚衕口的餐館種類多,味道也不錯,還不貴。

衚衕里的人、衚衕里的物、衚衕里的生活。不同於知名旅遊景點,不同於我所熟悉的北京生活,這裡是我正開始解鎖的「新」的北京。希望下次可以去了解更多的老北京過往。

本期流水賬到此結束,我們下期再見。

(有些拍照光線不太對,懶得P圖了,就這樣吧)

圖文:北極魚

「一條固執的魚,

逆著洋流獨自游到北極「

公眾號ID:TheNorth007

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極魚 的精彩文章:

不定期更新的筆記

TAG:北極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