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足球基因」靠譜嗎?

「足球基因」靠譜嗎?

世界盃期間漢堡王俄羅斯分公司的一則廣告引發了許多人的不滿,廣告中提到如果為一名世界盃球員懷上了孩子,將得到300萬盧布的獎勵,並能終身免費享用大漢堡,首先這則廣告的確會讓全世界對俄羅斯現代的女性產生誤解,其次筆者個人覺得如果真生一個世界盃結束就變成單親家庭的小孩子,300萬盧布(約合4.7萬美元)+無限量漢堡並不足夠撫養他長大成人,一家世界連鎖的餐飲公司是如何大腦短路到發布這樣的廣告,筆者站在社會角度和科學角度經過深入的剖析後,似乎找到了這條廣告能夠產生的原因。

涉嫌侮辱女性的漢堡王廣告原文

首先追溯一下歷史,在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後,俄羅斯一名官員稱「俄羅斯經歷了一個具有外國父親的嬰兒生育高峰」,這些孩子被父親拋棄只能和母親生活在俄羅斯,如今40年過去了,和這批孩子同時代的人可能正處在社會中流砥柱的位置,正因為他們長大的過程中周圍有這樣的夥伴,所以他們並不覺得給外國人生孩子是一件荒謬的事情,反而還可能覺得反正都是生孩子為什麼不把優秀的足球基因保留下來呢?說到這裡,筆者實在是替漢堡王洗不下去了,還是回到正題,沒錯就是剛剛加粗的那四個字。

1運動基因真的存在嗎?

我們生活中存在著許多偽運動基因的例子,比如高個子的父母的孩子往往也是高個子,但是我們並不能簡單稱這種高個子的遺傳為籃球基因,因為任何一種體育項目都需要掌握複雜的技巧加以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達到專業的效果,而且當你的競爭對手都是2米左右的長人時,身高也不在成為一種優勢;被科學工作者稱為「運動基因」的有上百種,但是主流的有3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基因(ACE)和CKMM基因會影響人的耐力強弱,輔機動蛋白3(ACTN3)在需要爆發力運動員當中表達也很高,這些基因的發現都是通過對已經在某運動項目中達到專業水準的運動員進行分析後得出的結果,而且只是簡單的將運動能力歸結為耐力和爆發力,在筆者看來說服力並不強,這離優秀運動員還差著十萬八千里,比如我國最優秀的短跑運動員蘇炳添,作為首位跑進10秒的亞洲人,他的肌肉爆發力是十分優秀的,不過他的後半段加速存在著問題,在經過在國外更加科學和系統的訓練後,在北京時間2018年6月23日刷新了百米非黑人亞洲紀錄9秒91,所謂的運動基因只是保證了運動員的下限不會低,上限還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和科學的訓練。

2.如果足球基因真的存在,那它包括什麼呢?

克里斯蒂亞諾 羅納爾多

參照C羅歸可以納出以下三點可能存在足球相關基因:優秀的足球運動員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包括耐力,速度,爆發力,能集齊這麼多運動基因實在是可遇不可求的;足球也是比較看重技術的運動,運動員要有很好的身體協調能力才能發揮出技術優勢;不僅身體健康還有保持心理健康,自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很必要的,傷仲永的例子在任何領域中都不少見,而且運動員要在關鍵時刻保持冷靜,如果訓練時候生龍活虎但是一比賽就兩腿發抖也註定不能成大器。

此外足球是一項團體運動,在掌握了一定技術後還需要有很好的理解戰術的能力,參考冰島的足球培訓體系,如果從小就能接觸到專業的訓練的話對足球運動員的成長也可以起到關鍵作用。

3.足球基因可以遺傳嗎?

簡單的某一類運動基因存在對足球運動並不起決定因素,當然這只是傳統的遺傳學觀點,那麼有沒有可能發布這則廣告的小編是一名拉馬克的用進廢退的進化論的忠實擁護者呢,拉馬克比較廣為流傳的例子就是短頸鹿因為需要伸長脖子才能吃到高處的樹葉,所以不斷的伸長脖子,這種長脖子基因也遺傳了後代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長頸鹿,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在世界盃期間這麼多優秀足球運動員通過不斷地提升自我素質達到了人中龍鳳的境界,然後通過one night的手段讓本國人坐享其成,這位小編還是做到了大膽假設,但他明顯還沒有想好怎麼求證。

長頸鹿:又有人cue我?

與拉馬克相比,我們了解的更多的是達爾文的進化論,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出物種是進化的,而且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動力,同樣是以長頸鹿為例,在達爾文的理論當中,脖子短的長頸鹿由於食物匱乏就逐漸滅絕了,而脖子長的種群可以吃到高處的樹葉就活了下來,由於有時代的限制,所以缺乏足夠的化石證據支撐這一假說,後來科學家對達爾文的理論進行了豐富和補充,包括添加了基因突變為生物進化提供材料等基因層面的理論,形成了我們在生物書本上看到進化論。

進化論是一個龐大且複雜的體系,隨著科學的發展會不斷有新的理論出現,生物進化並不像高中課本中寫的完全依靠基因突變,表觀遺傳學的興起也對進化論進行了補充,雖然目前沒有證據支撐拉馬克的生物能夠根據環境有意識的改變自己的基因並遺傳給下一代的說法,但是環境是能夠對基因組做出永久的改變並且可以遺傳下去,即在基因序列不改變的情況下通過對DNA進行修飾影響它的表達,比如常見的在DNA分子上添加一個甲基基團,就可能引起這個基因的關閉和表達,而且也是可以遺傳給下一代的。綜合來看基因突變和環境造成的表觀遺傳學共同作用於表型的變化,然後自然選擇再進行篩選,而且進化論還在不斷的補充完善,所以我們要抱著敬畏的態度對待大自然,畢竟我們對自然的了解不過九牛一毛。

作者:首都醫科大學 汪志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數字科技館 的精彩文章:

中國科技館驚奇照等你來參與
羊肉為什麼有膻味?

TAG:中國數字科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