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膀胱沖洗用具的使用

膀胱沖洗用具的使用

膀胱沖洗是一項基礎的護理技術操作,其目的是通過大量生理鹽水的沖洗,稀釋膀胱內滲出的血液,防止血液凝固後阻塞尿道,也是膀胱、前列腺、尿道疾病術前後重要的治療手段。

膀胱沖洗時既要保持導尿管系統的密閉性,又要保證沖洗引流通暢,有效沖洗出膀胱內血凝塊、組織殘渣、結晶等。目前臨床上常用一次性輸液器或輸血器進行膀胱沖洗,但難以達到以上目的。因為一次性輸液器或輸血器只有一個調節閥和一個接頭,如與三腔氣囊導尿管連接行膀胱沖洗尚可,但若與雙腔氣囊導尿管連接進行間斷沖洗,會造成護理工作中的諸多不便,且沖洗效果欠佳。

膀胱沖洗用具的使用

膀胱沖洗用具的使用

以上改良的膀胱沖洗器具有密閉性能好、獨立包裝、一次性使用、方便實用的優點,不會造成沖洗過程中沖洗液外漏,並可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隨時調控沖洗速度,避免了反覆更換接頭造成泌尿系感染及操作污染的機會,在預防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中起重要作用;且該裝置操作簡單、安全可靠,適合於所有需膀胱沖洗的患者,能夠節約人力、物力及時間,減輕護士的工作量及患者痛苦,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值得在臨床加以推廣和應用。

膀胱沖洗用具的使用

該文獻闡述了靜脈留置針在膀胱沖洗中的使用方法。

膀胱沖洗用具的使用

沖洗方法:①實驗1組。採用單瓶輸液器持續膀胱沖用洗法,用一次性輸液器上端接沖洗液瓶,下端連接一次性引流袋前端,導管後連接三腔尿管入口進行膀胱沖洗。②實驗2組。採用四聯三通膀胱沖洗法,即將4副一次性輸液器分別插人4瓶膀胱沖洗液瓶內,前3副輸液器分別去掉排氣管,用無菌剪刀在後3副輸液器的輸液管上端約25cm處剪斷,按串聯方式依次連接於前1輸液器的排氣接頭製成四聯三通膀胱沖洗器。保留第1副完整的輸液管,下端連接一次性引流袋前端導管直接與尿管相連接後進行沖洗。③實驗3組。採用3L輸液袋(3L袋為一種高分子材料製成的密閉、真空無菌塑料袋)膀胱沖洗法進行膀胱沖洗,開啟3瓶(500 ml/瓶)沖洗液常規消毒,將三頭式添加藥液導管分別插入3瓶沖洗液瓶內後掛於輸液架上,同時關閉出口導管控制開關。待3瓶沖洗液體流人3 L袋後,再次補充3瓶沖洗液,直至補充裝滿至3000ml時,即關閉三頭式添加藥液導管控制開關,將出口導管連接輸液器,在橡膠管連接處去掉輸液器的過濾器及頭皮針,下端連接一次性引流袋前端導管,直接與尿管連接後進行沖洗。

評價方法:①尿細菌培養。均在持續膀胱沖洗後72 h進行尿培養。②尿紅細胞計數。三組患者分別在持續膀胱沖洗後24、48、72 h進行尿紅細胞計數檢查。③沖洗液殘留量。

結論:四聯三通膀胱沖洗法,具有省時、使用方便,減少護理人員工作量,準確記錄沖洗量的優點。

膀胱沖洗用具的使用

膀胱沖洗用具的使用

膀胱沖洗用具的使用

該文獻闡述了智能溫控沖洗加溫器在膀胱沖洗中的應用。

國外有報道:

一種基於無線感測器的前列腺電切術後膀胱連續沖洗自動調節裝置的前瞻性研究

膀胱沖洗用具的使用

膀胱沖洗用具的使用

實驗組採用自動調節裝置控制膀胱沖洗流量。基於無線感測器系統的自動膀胱沖洗裝置由3個模塊組成,包括引流液顏色監視器、沖洗液速率調節控制器和計算機微處理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後,患者被安排在醫院的病床上。顏色監視器安裝在真空導管上,沖洗液速率調節控制器安裝在沖洗管路的墨菲氏滴管上。利用光/頻感測器採集顏色變化的光信號,由計算機微處理器分析,自動調節灌洗率。系統參數由專家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

膀胱沖洗用具的使用

方法:實驗組患者接受新型自動調節裝置進行膀胱灌洗,對照組採用傳統膀胱沖洗方法。

結果:將146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n=76)和對照組(n=70)。實驗組的平均灌洗體積(24.2±3.8L)明顯低於對照組(54.6±5.4L)(P<0.05)。與對照組相比,使用自動灌洗裝置治療的患者血栓形成率(8/76)和膀胱痙攣(12/76)的發生率顯著降低(21/70,39/70,P<0.05)。對於灌洗時間,兩組間沒有顯著性差異(28.6±2.7vs 29.5±3.4小時,P=0.077)。

結論:無線感測器應用於膀胱沖洗的自動調節裝置對患者術後安全有效。然而,還需要進行大樣本量的研究和長期的隨訪來證實我們的發現。

總結:從以上文獻中可以看出,膀胱沖洗用具的選擇主要是圍繞調節沖洗速度,控制合適的溫度,操作方便進行研究,但在文獻中沒有找到有綜合這些所有優點的沖洗用具,這為持續膀胱沖洗進一步探究提供新思路,同時為臨床持續膀胱沖洗工具的規範和選擇提供依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醫精誠 的精彩文章:

兒子摔了一跤,不料因此走了一回鬼門關……
一圖看懂人類過敏史

TAG:大醫精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