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德輔博物館系列瑜潤凌河 新石器時代之玉器

德輔博物館系列瑜潤凌河 新石器時代之玉器

瑜潤凌河

新石器時代玉器展

紅山文化玉器的主要內涵為唯玉為禮、唯玉為葬、唯玉通神,紅山時期的先民們用玉來表達人與自然、神靈、祖先的關係,玉禮制在紅山文化時期確立,玉器成為社會等級、階層、身份的重要標誌,被賦予了厚重的社會屬性和精神內涵。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重大的宗教和祭祀,成為人與神溝通的神器,紅山文化玉器不僅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每一件紅山玉器都凝聚了紅山文化先民們審美情趣, 思想意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玉豬龍

材質:蛇紋石

尺寸:高7.6cm寬5.5cm厚1.5cm

質地細密,硬度為莫氏5度,呈黃白色, 局部透光。體蜷如環,頭部有明顯豬的特徵,雙耳豎立,肥首闊嘴,圓眼有皺,身體首尾相連,開口未透,背部對鑽圓孔。通體拋光,渾厚圓潤,線條流暢,造型生動,是紅山文化時期特有的圖騰崇拜玉器。

蜷體附脊玉雕龍

材質:蛇紋石

尺寸:長11cm直徑2.7cm

該器為玉雕龍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缺失。為碧綠色玉質。體蜷曲,昂首揚頸。吻部前伸,鼻端截平,無鼻孔,梭眼上翹,頭似鹿首,額頭處有三道橫紋和網格紋。鬃毛殘損,殘損處鹼殼厚重,應為老殘。通體打磨拋光,包漿自然,單側鹼殼。為趙寶溝文化時期特有的圖騰崇拜玉器。

勾雲型玉器

材質:蛇紋石

尺寸:長7.8cm 高4.2cm厚0.5cm

整體呈扁平片狀。以平面減地打磨的工藝中心鏤空一旋渦形彎勾。四角對稱向外呈卷勾狀,左右兩側為雙獸首,下端並列6個齒狀物。器身雙面滿工雕琢精細,造型奇異。通體受沁較重,呈白色,局部透青並透光,包漿自然。為紅山文化時期代表玉器。

玉箍形器

材質:透閃石

尺寸:前高5.5cm後高7.5cm寬9.1cm厚75cm壁厚0.6cm

整體呈扁圓筒形,上端斜口,下端平口,口沿薄而有鈍刃,表面局部鹼殼堅硬,沁色自然,包漿厚重。通體磨光,素麵無紋飾。為紅山文化時期的代表玉器。

興隆窪文化時期玉器

興隆窪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6200年至前5400年,屬新石器時代中期,是中國東北地區現已確認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亦為迄今所知最早採用真玉(即陽起石和透閃石結晶體)製作玉器的考古學文化,其主要分布於內蒙古東南部和遼寧省西部。興隆窪文化玉器作為東北地區玉文化的基礎,可能是本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玉器以及青銅時代早期的夏家店下層文化玉器的直接源頭。興隆窪文化玉器在內蒙古境內的出土地點主要有敖漢旗興隆窪、興隆溝,巴林右旗洪格力圖、錫本包楞,林西縣白音長汗等,遼寧省境內者主要為阜新查海。

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玉器

夏家店下層文化是一支活動於中國北方的早期青銅文化,年代在公元前2000至前1500年。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出土的夏家店下層文化玉器所見較少,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大甸子遺址出土的大量玉器,對認識、研究夏家店下層文化玉器的器類、器形、紋飾、工藝、質地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夏家店上層文化時期玉器

夏家店上層文化是以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王家店鄉夏家店村發現的古先民遺址所代表的文化類型。因為在夏家店村同時發現了兩種不同時代的文化,為區別,分別命名為夏家店下層文化和夏家店上層文化。

紅山文化玉器

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玉器。紅山文化玉器最早發現於遼寧省凌源縣牛河梁遺址,194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那裡見到一件勾雲紋玉佩。之後,在紅山文化諸遺址中多有玉器發現,以凌源縣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縣東山嘴等遺址出土較多,內蒙古翁中特旗三星他拉、敖漢旗大窪、遼寧省阜新縣胡頭溝等處也有不少重要玉器發現。紅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數為動物造型的裝飾品,構成這一文化的顯著特徵。

關注中國石器網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哥 的精彩文章:

TAG:趙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