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市場價格趕超清官窯:王步的青花厲害在哪

市場價格趕超清官窯:王步的青花厲害在哪

湖南電視台《東方尋寶》第七屆全國收藏盛會,結交收藏朋友

四位國家級老師同台鑒寶

免費官網發布交易信息(省級廳長、博物館館長、實力投資人士、投資公司均會參與本次活動)

免費評選「五佳珍寶」(六個老師簽名的證書),獲得前五名者免費參與線下電視節目

想讓你藏品被幾百萬上千萬的藏家關注嗎??

想讓您的藏品出手更容易嗎??

想讓你隨時打開手機,打開電腦都能看到您藏品的視頻嗎??

藏品需要包裝,出手需要人脈,還在等什麼???

報名熱線: 155 7485 7543

提前報名,報一件送一件,500一件,其他費用沒有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2011年北京匡時春拍,王步青花「嬉禽圖」筆洗以713萬元成交;

2011年12月7日,北京保利拍賣,王步青花「靈禽春夏秋冬」尺二四屏瓷板以2701.5萬元成交;

2013年秋拍,北京保利王步青花「飛雁秋葦圖」小梅瓶以805萬元成交;

2015年,北京保利王步作清華粉彩九桃萊菔瓶以851萬成交;

2017年 北京匡時秋拍王步青花文人垂釣會友圖以1150萬成交……

王步,被藏家評為「年度作品上漲最快的工藝美術家」,在一份「歷史上最優秀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家排行榜」上,王步僅居大清督陶官唐英之後,位居第二,可謂實至名歸。

王步(1898~1968年),江西豐城長湖竹溪人。字仁元,號竹溪,晚年作品常署陶青老人款,齋名「願聞吾過之齋」。他1907年到景德鎮學藝,1968年病逝,畢生從事陶瓷美術創作達62年,製作釉下、釉上、堆雕、刻花瓷器數以萬計,尤精於青花。其青花作品從濃到淡一次染成,不見細碎筆跡,可謂前無古人,當時在景德鎮被尊稱為「青花大王」。

1907年,王步到景德鎮拜青花藝人許友生為師,學徒5年,1912年徒滿出師時所在工場倒閉,只得靠畫鳥食罐為生。1919年景德鎮著名陶瓷藝術家吳靄生聘請他加入景德鎮瓷業美術社從事仿古瓷製作,朝夕臨摹明、清官窯名品,為日後創新作好了準備。1926年吳靄生病逝後,他受王琦、鄧碧珊等人影響,學習傳統中國繪畫,同時向鄧碧珊學習書法,刻苦臨帖,採用水墨畫技法繪製青花,製作出大方、清新的作品,在當時的陶瓷藝術界開啟了一種嶄新的風氣。下面分別從分水、筆法、構圖三個方面來剖析王步的青花瓷繪藝術。

青花人物紋玉米瓶

青花分水

青花分水是一種青花繪製技法,用一種名為雞頭筆的特種工具蘸鈷料水,筆鋒不觸及坯體,以筆鋒牽引著料水在坯體上方移動,從而分出各種深淺色階層次,燒成後顯現濃淡分明、水料融瑩的藝術效果,猶如國畫的水墨丹青。國畫中有墨分五彩之說,青花中則料分五色, 根據畫面需要將青花料配成不同的濃淡,即頭濃、二濃、正濃,正淡、影淡之分。雞頭筆的發明和分水技法的出現,是青花繪製技藝上的一大進步,給青花藝術帶來了嶄新面貌,為形成料水淋漓的明代民窯青花,漂翠濃艷、瑩潤欲滴的清代康熙青花打下了技術基礎。

王步在分水上有獨到之處,他將中國水墨畫技法運用到青花繪畫中,在借鑒水墨畫的筆墨技巧時,特別注重坯體與宣紙的區別,結合青花傳統技法,充分發揮鈷料的色澤效果,增強青花藝術的感染力,守法而不囿於法,匠心獨運。他在青花繪製中,針對不同的色階與料暈,以雞頭筆蘸料水,利用料水積層的厚薄以及托拿坯體的左手側坯和右手提筆收水相配合的技巧來表現。他習慣於在分水筆上保持一定的水量,落筆輕捷,運筆從左到右,根據畫面的大小、筆上料水的多少一氣呵成,不留筆跡。他常常飽蘸料水,以下流成線的涌水在坯上繪畫,因水多而涌,坯體吸干稍緩,料水粗粒下沉,細粒上浮,燒成後青色漂潤,明凈瑩澈,水色鮮亮,蒼翠雋秀,淋漓甜暢。為了更好地表現水色的濃淡層次,他常採用蘸濃水後以筆尖蘸些清水落筆分水,在最濃處收水的方法,呈現由淡到深的效果,有效增強了水色的表現力。

青花觀海圖瓷板

王步在青花藝術實踐中大膽革新,借鑒國畫潑墨技法創造青花淌水法,拓展了青花水色的表現力。他以勺舀水倒入坯上後按胸中畫意,隨手轉動坯體,讓料水自然流淌到物象的適當部位,拫據料水流動的勢向因勢利導,進行藝術構思上的勾線處理,使作品具有水墨畫的潑墨韻味,無論是青釉還是白釉,無論是大塊色面的白菜、荷葉還是小花小草,無論是濃重的點線還是淡淡的筆致,其料色之美依然如故。

如青花觀海圖瓷板,畫面頑石碩大,蒼鷹穩立,月落日出,若隱若現;水面層波疊浪,似行雲流水;青花色澤層次分明,富於變化;用筆或隨意揮灑,濕筆、干筆相輔;或斷線為點,粗實穩健,簡潔多變,體現出畫家對大自然的深入觀察和高深的筆墨技巧。此瓷板畫雖無年款,從風格上看當為王步20世紀30年代後期的作品。

▌青花筆法

用料水在泥坯上繪製青花圖案,運筆時因坯體的吸水力強,不允許細描慢畫,稍一停頓,就會筆勢凝滯。如行筆太快,線條易失勢而纖弱,以致淡料;若太慢,則筆意滯澀,還易犯料刺的毛病,線條不易流暢。尤其是畫長線不易一氣呵成,要畫出厚薄一致的長線,必須做到眼明、心細、手准,用力均勻,快慢相宜,運筆自如。青花料線在坯上不透明,它的深淺是通過積料的厚薄來表現,在坯上不易辨別,只有經過高溫燒成後才能顯現出來。因此,在坯上要繪製出理想的青花作品,不僅要有駕馭原材料特性的技能,還要有豐富的分水經驗和過硬的畫技,王步在這些方面是同行中的佼佼者,雙鉤法與大寫意法並用。

青花繪畫的基本技法是雙鉤法,以雙鉤線為主來塑造形象。王步早年作品多為鐵線雙鉤描,據說,他在坯上一筆能畫出一尺多長的線條,功力高深。在他的青花作品裡,水中的青蛙、松樹上的松針等,線條工整精細,柔中帶剛,暢而不滑,渾圓蒼勁。

王步晚年根據青花繪製的工藝特點,借鑒水墨畫的筆墨技法進行探索,將分水劃線法發展為分水勾線的沒骨法,創造了既符合青花製作工藝要求,又能充分體現青花瓷器材質美的大寫意筆法。為了避免分水時衝線,採用先分水後勾線的方法,以落筆粗、收筆細的釘頭鼠尾線描勾繪各種花葉的筋脈,這樣不僅水色瑩凈、筆線清爽,且畫意生動。王步有深厚的藝術素養,掌握了高超的青花分水技巧和靈活自如的筆法,在坯體上能做到隨心所欲,運筆如神,或大筆揮灑,或小筆點染,或濃料勾勒,或淡料輕描,深得妙諦。

青花白菜圖琮式瓶

他的青花作品無論是青翠瀟洒的藤蔓、料水渾融的老乾虯枝、凌寒獨秀的梅花,還是嬌艷欲滴的夏荷、霜花爛漫的秋菊以及青嫩的白菜等,無一不描寫得栩栩如生,意趣盎然。如青花白菜圖琮式瓶,每個面設計了一二株白菜,畫面安排在下側,上半部分大面積留白,左下角分別押「王步」「長湖」「竹溪」「陶青老人」印。他大膽地將菜葉張開,其葉片起伏翻卷,葉子邊緣的起伏、正側、仰俯種種形態,都在畫家高超的技法中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畫時用頭濃料水在主葉的上部灌頂直下,快中有穩,在主葉根部則以繪畫手法快速收筆,形成由深至淡的理想色階。主葉中空出白點,在視覺上起到了打破沉悶的作用。待整棵菜葉的分水完成之後,在這酣暢淋漓的潑墨分水中,王步以他圓潤蒼勁的中鋒筆法勾勒出菜葉的筋脈,線條曲展相宜,讓人覺得菜葉筋脈在自由蜿蜒地伸展,意趣天成,極富文人畫韻味。

▌青花構圖

王步作品在構圖上融入中國文人畫疏可跑馬、密不透風的構圖方法,達到了計白當黑、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為青花藝術的發展創新開闢了廣闊道路。他的作品構圖常大片留白,主體形象突出,使無象的空白成為意象的空間,畫面空靈開闊,氣勢宏大,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青花竹菊圖四方筆筒

如青花竹菊圖四方筆筒,每個面僅畫一株菊花或三兩支竹,大面積留白,空白處白中透青的地色給人以純凈大方的感覺,凈化了畫面,增添了美感。釉的白色相對於青花圖案的深藍色來說,有擴張的錯覺,深藍色則有收縮的錯覺,對比強烈。可見,王步的作品巧用留白,既體現了景德鎮瓷器的材質美,又能產生寬敞、豁亮、輕鬆的藝術效果。

王步作品的另一特色是熔書畫印於一爐,根據構圖的需要,藉助題跋和鈐印,起到點明畫作主題、豐富畫面情趣、加深畫中意境的作用。其作品常見落款有「竹溪」「王步」「豐城長湖主人」「竹溪道人」「竹溪陶青老人」等,亦有許多作品無款。他的篆書款穩而不俗,險而不怪,老而不枯,闊而不肥,個性鮮明;常用印文有「王步」「竹溪」「長湖」等。王步的題跋與畫中物象力求對比,物象取圓勢,以求內含,而字塊取方勢,通過對比營造動感。

紅彩無量壽佛圖瓷板 辛巳年款 1941年制

如彩繪無量壽佛圖瓷板,人物開相奇古,渲染逼真,僧衣不以線描,用沒骨法染出衣褶,起伏褶皺極富立體感,僅於僧衣邊沿略以墨線勾勒衣紋;石法亦以墨彩渲染而成,不加勾皴,如煙霧升騰,似潑墨幻化。全圖氣氛神秘莫測,為王步彩繪精品。畫以篆籀題字「無量壽佛」,印章為「竹溪」「王步」「長湖」3方。

青花蘭竹圖菱形筆筒 落款癸卯年 1963年

青花蘭竹圖菱形筆筒,則根據所繪器物造型來構圖,把菱形筆筒相鄰為鈍角的兩個面作為一個面來裝飾,因為菱形筆筒是橫向擺在案桌上,兩個面會同時投入人的視野,產生的透視變化不大,接近平面的瓷板;同時,在畫面分割過程中,又有意識地安排一個面的物象為主體,一個面為題款,既可渾然一體,又可自成畫面;畫蘭、竹的兩個面,枝葉延伸到了相鄰的面;題款的兩個面,各題行草長詩一首,風格豪邁洒脫,詩與畫情景交融,其一為文徵明《題畫蘭》:「手培蘭蕙兩三栽,日暖風微次第開。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其一為元好問《題喬夫人墨竹》詩:「萬葉千梢下筆難,一枝新綠盡高寒。不知霧閣雲窗晚,幾就扶疏月影看」。

粉彩艷菊橫秋圖葫蘆瓶

紅彩無量壽佛圖瓶

青花青蛙圖碗

王步與以粉彩見長的珠山八友同時,一生致力於青花藝術的探索與實踐,他繼承了景德鎮青花藝術傳統,又不斷創新,在半個多世紀的藝術生涯中,以中國畫寫意畫風的特色與青花傳統技法結合起來,又擷取各流派的藝術成果,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瓷繪藝術特色。他既有深厚的藝術修養和高超的繪製技巧,又能熟悉和掌握原材料的性能,因材施藝,運用自如,以其熟練的青花技藝融匯中國水墨畫之筆意,別開生面,自成一派,創作了許多筆意奔放、淋漓甜暢、博大精深的作品,為景德鎮青花瓷繪藝術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開創了青花藝術一代新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收藏愛好 的精彩文章:

雍正朝與明成化年間的鬥彩有何不同?其實鬥彩您還真不懂
對玉無感?那是因為你沒見過「痕玉」

TAG:古玩收藏愛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