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梁啟超說:李鴻章財產也就10個億而已,其家族後代有3人是億萬富豪

梁啟超說:李鴻章財產也就10個億而已,其家族後代有3人是億萬富豪

公元1901年11月7日,清末一代重臣李鴻章在代表清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後抑鬱而終,享年78歲。中國人一向喜歡「蓋棺論定」,而李鴻章死後卻無法論定,有人稱他是賣國賊、外夷奴僕,有人稱他是大清王朝的中流砥柱、治世能臣,其中與他同時代的梁啟超的評價算是最為中肯:「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然而,在老百姓的眼裡,評價一位官員的好壞往往喜歡用一個標準:是不是清官。如果以這個標準來看,李鴻章顯然不是一個好官。當時就有一副對聯來描述李鴻章的富有: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以此來諷刺李鴻章(合肥人)、翁同酥(常熟人)的富有。那麼李鴻章到底有多富有呢?我們從1904年4月,他留給直系子孫《分家合同》可以了解一二。

這份《分家合同》沒有包括金銀財寶等動產,僅涉及分布在安徽、江蘇、上海市的土地、房產和一處當鋪等不動產,沒有註明其規模、價值,但若以當下的行情來估算至少上億。另外,保存在上海圖書館的《李氏積善堂房地產契約集》中,李鴻章在招商局、電報局、開平煤礦、中國通商銀行等都留有不少股份。從這些第一手史料可以看出,李鴻章無疑是相當富有的。

上述僅僅是登記在李鴻章名下的資產,若要算上李氏家族的家產,雖稱不上富甲天下,富甲一方絕對是有的。據傳聞,李氏家族在李鴻章發跡後開始大量購置田產,最盛時達250多萬畝,光合肥東鄉就佔耕地約60萬畝,占當地耕地面積的2/3。李氏家族採取「萬畝建倉」的方法租借給親朋管理以收取租金,而根據李鴻章名下的田產,他每年可從中收租5萬石。

當然,李氏家族的富有除了李鴻章得勢外,還得益於其中的幾位富有經商頭腦的人物。如李鴻章的四弟李蘊章,他能兩手同時打算盤,蓋房子繞著地基走一圈就能算出需要多少材料、工時;買地時在地里走一走就能聞出該地能產多少糧食;他在湘、淮兩軍攻滅太平天國時大發橫財,曾買下太平天國陳玉成英王府和安慶的幾十處房產,其家業連李鴻章都望塵莫及。

還有李鴻章的五弟李鳳章,尤其善於利用二哥的關係,他經營過地產、商貿和典當行,曾買下大半個蕪湖,堪稱李氏兄弟中的首富。梁啟超說:「世人競傳李鴻章富甲天下,此其事殆不足信,大約數百萬金之家產,意中事也。」這是最保守的估計:幾百萬良白銀,那也相當於今人民幣10億元左右。然而,風光一時的李氏家族最終隨著李鴻章的逝世而四分五裂。

李氏家族可謂成也李鴻章,敗也李鴻章。他們在李鴻章死後背負罵名,不得不開始自力更生。其中有秉承好學上進的家風而開拓了自己一番天地的,也有因吸食鴉片、打牌賭博而傾家蕩產的。到了李鴻章家族的第四代、第五代,適值建國初期及文化大革命時,他們的出身又成了最大的障礙,他們不僅沒有沾染到李鴻章的半點光,反而比平常百姓生活地更艱難。

如今,李氏家族中學術地位最高的是李鴻章三弟李鶴章的第五代孫李道增,是清華大學首任建築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鴻章六弟李昭慶的三子李道鈞及其大兒子李國源和侄子李國棟三人先後擔任外交官。李昭慶的第四代孫中李家昶、李家景和李家曙3人靠自己的打拚成為國內外負有盛名的億萬富豪,被稱為李家的「三艘航空母艦」。如今,李氏後人遍布海內外各個領域,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家望族,他們正試圖重建曾經的家族聲望。

本文由軒軒有禮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軒軒有禮 的精彩文章:

戚繼光死後戚家軍哪去了?參加了萬曆三大征,最後被努爾哈赤所滅
她是孫中山的愛女,卻恨了父親一輩子,晚年醒悟時說的話令人落淚

TAG:軒軒有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