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知道北伐會失敗,卻為何一直北伐?原因只有9個字

諸葛亮知道北伐會失敗,卻為何一直北伐?原因只有9個字

原標題:諸葛亮知道北伐會失敗,卻為何一直北伐?原因只有9個字


諸葛亮早年跟隨劉備南征北戰,可謂是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就這樣一點點的幫助劉備打下了偌大的蜀國,也做到了當年胯下的海口。人們常說:卧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背負這樣過的名頭,也是比較累的,以至於最後為了蜀國累死在軍中。人們只看到了成功者風光的一面,但從來沒想過,這成功的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心酸。自從劉備白帝城託孤以後,諸葛亮做事就更加的小心翼翼了,怕稍有不慎毀掉了先主劉備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


劉備在世時,蜀國的大小勢力還能和睦的相處,因為劉備能震懾和從中調停。劉備一死南方的孟獲首先發生叛亂,不過還是諸葛亮用計把他給降服了。回到蜀國後的諸葛亮也是憂心忡忡,因為以孫乾、糜竺代表的劉備本部勢力;以李嚴、黃權代表的東州勢力;以法正、譙周代表的益州勢力和諸葛亮、馬謖代表的荊州勢力,各個勢力為了自身的利益你爭我奪。劉備死後就沒有人能平衡各個勢力,蜀國的局勢可謂是岌岌可危,作為丞相的諸葛亮當然是看在心裡。



為了緩和各個勢力之間的衝突,必須要想一個解決之法才行。思前想後,諸葛亮想到只有各個勢力共同做一件事又沒有利益衝突,才能緩和日益加深的矛盾。於是諸葛亮想到了打仗這個方法,也是之後的北伐。但同時諸葛亮也非常的害怕,因為魏蜀吳三國中,魏國最強,經過劉備攻打東吳的失利,導致了蜀國墊底。如果攻打東吳,曹魏會趁機攻打蜀國,說不定還能一舉滅掉蜀、吳一統天下,所以只能聯合東吳攻打曹魏。諸葛亮之所以害怕是因為:他如何能在強大的魏國面前保證蜀國實力,所以諸葛亮走上了一條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道路。


第一次北伐,人們都認為諸葛亮任用馬謖是他戰爭生涯中的敗筆,熟不知這是他刻意而為之。劉備臨死之前就囑託諸葛亮說:馬謖其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以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和識人善用的眼光他能不知道,世人皆沒看清諸葛亮的良苦用心。



當時有很多的大將可以任用,提拔馬謖這是為這次北伐無法繼續做好了準備。果然街亭失守,後方補給的咽喉被敵軍控制,諸葛亮宣布不得不退兵,就這樣第一次北伐有驚無險的結束了。但此次的北伐失敗,各勢力都極為不滿,為了給各勢力一個交代,本該不死的馬謖被諸葛亮給殺了,自己也降職處分,這樣就堵住各方勢力的嘴。



在眾多的勢力中,劉備的本部勢力和荊州勢力是不用擔心的,他們肯定是支持劉氏家族的,但以李嚴為首的東州勢力和以譙周為首的益州勢力就不一定了。所以北伐的目的除了緩和各勢力外還要削弱或消滅這些不服管制的勢力。第二次北伐,因糧草耗盡不得已還朝,這次沒打成。第三次北伐,素來與諸葛亮不和的東州勢力之首李嚴,從中作梗,不及時給諸葛亮供應糧草,還想戰敗之後治諸葛亮的罪。偷雞不著蝕把米,諸葛亮反治李嚴,聯合二十多位大臣一起上書彈劾李嚴,最終李嚴被貶為庶民。這一次北伐行動幹掉了東州勢力的首領可謂是收貨頗豐。


接下來的北伐基本肅清了蜀國各大勢力,解決了後顧之憂。可惜的是諸葛亮實施北伐的目的算是達到了,但等他想進一步發展時,他卻應為勞累過度而死,死後也把蜀國最後一個威脅魏延給帶走了。所以諸葛亮死後,蜀國才能堅持二十九年而沒有分裂。


明知道北伐會失敗,還一直堅持,後世之人認為這是諸葛亮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而進行的戰爭,但卻不知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策略,要不然他是無法平衡蜀國各勢力的,如果不進行北伐,有可能導致蜀國的分裂和內亂。所以易中天先生用9個字道出了諸葛亮進行北伐的目的,那就是:「以外戰防內亂或內戰」。這才保住了蜀國安然度過許多年。創作不易,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贊關注,並留下您的寶貴評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人軌跡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為蜀國奉獻一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得不到劉備的信任
劉備來歷不明,在看重出身的時代,他是靠什麼立足的?

TAG:名人軌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