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商家不會告訴你的秘密:為什麼飲料幾乎不漲價?

商家不會告訴你的秘密:為什麼飲料幾乎不漲價?

雖然這麼多年來,飲料似乎都沒怎麼漲過價。但其實,飲料的價格不僅在時間上還是從空間上,其價格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我們都知道,二十年前的三塊和二十年後的三塊價值完全不同,而1999 年的飲料行業跟現在的飲料行業也不能同日而語。可以想像一下那個時候飲料都有什麼呢?除了可樂之外,還有健力寶、礦泉水、椰汁,似乎別的也很少了。但是現在呢?王老吉、加多寶、綠茶、紅茶、拿鐵、營養快線等等,光礦泉水就有農夫山泉、百歲山、恆大冰泉等眾多品牌。

對於消費者而言,二十年前的可口可樂也許是時髦,廠商有相當程度的壟斷勢力,所以可以賣出 3 元的「高價」,而現在,他再也不能用以前的價格策略,採取「高價」的定價策略。試想,如果以二十年前的通貨膨脹率來定價,現在誰還會為了一瓶可樂付出十幾元呢?

韋伯定律貢獻了JDN(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最小可覺差)的概念:人類對於某一特定的感官刺激所能察覺的最小改變。

因此,很多商家運用這個概念,在飲料的容量上做了微整,減量而不減價,以讓消費者感受不到這種改變,其實這就是一種變相的漲價行為。

還記不記得幾年前的飲料包裝,都是600ml,550ml,買一瓶拿在手裡沉甸甸的,一瓶飲料可以喝半天,現在呢?基本上飲料的包裝都是在400ml或者450ml左右,一瓶的量就這樣減少了五分之一或者六分之一,而且還不被消費者注意到。

從飲料的價格上,商家也運用了這個概念,一幾毛幾毛的漲價,比如康師傅冰紅茶,一開始是兩塊,後來變為兩塊二,後來又是兩塊五,然後是兩塊八,三塊,幾毛錢的價格,對於消費者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又是每年只漲幾毛錢,但對於企業來說,這種小幅度漲價行為,一旦以成千上萬甚至億的數額計量,都是一筆不可小覷的利潤。

有人提到,價格不變是否商家利潤會逐步變少?我們可以以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近幾年的毛利率變化參考一下不漲價行為對於利潤的影響。

2014-2017年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毛利率水平變化(單位:%)

根據可口可樂近幾年財報數據,2014年-2017年銷售業績都在下滑。雖然兩大可樂企業業績出現下滑,但毛利率水平卻十分穩定,甚至可口可樂的毛利率還出現了回升,上升了兩個百分點。這是源於兩大可樂企業將可樂濃縮漿提供給瓶裝廠,從而降低在標準化、運輸、分銷等方面的成本,以提升利潤。

所以光從價格判斷企業的利潤是否會減少是不具有科學性的。

綜上所述,飲料不漲價的因素有兩個。

一方面是快消品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定價透明化。若實行消費者能夠敏感感知的漲價行為,那麼你的企業很快就會被淹沒。

另一方面飲料市場的成本可以通過規模經濟、分銷渠道的成熟、原材料成本的降低、管理的改進等等方式降低成本,有著足夠的利潤空間。

作者:美女播財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女播財經 的精彩文章:

TAG:美女播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