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同樣是網紅綜藝,島國少年說,中國少年不能說

同樣是網紅綜藝,島國少年說,中國少年不能說

毒藥君這兩天刷微博的時候,偶然間看到一段視頻,標題是《超甜告白!高三畢業男生表白女同學:#高考志願借我抄#,以後我還想和你一起加油!》

看題目就知道講的是什麼了,小夥子一定是忍了很久,終於逮著機會了吧。

翻翻評論,也都是各種「被撒狗糧」,「年輕真好,真懷念」這樣的回復。

不過,還是有跟毒藥君一樣心明眼亮的童鞋發現了,這個天台告白「借鑒」日本綜藝《屋頂告白大會》的痕迹很重嘛!

仔細一看,《少年說》,芒果台出品,毒藥君在心裡就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畢竟在創意上,芒果台一貫的作風是即使鐵證如山,也是打死不承認。

最近剛剛開播的網劇《我們的青春期》,播出前還打著中國版《請回答1988》的旗號,無論從人設、布景、海報都高度相似。

圖片截自微博

但主創就是表示「我們沒看過《請回答1988》」,也是讓人無話可說。

圖片截自微博

言歸正傳,鑒於之前傳言芒果台買了日本8檔綜藝的版權(沒有明確指出綜藝名稱),而《少年說》官方又沒有任何說明,那麼,抄沒抄襲這件事我們先抱著懷疑態度。

當然,毒藥君今天主要想聊的也不是抄襲這件事,而是想說說不同於當初看日本原版時感受到的熱血、感動,這檔《少年說》帶來的無奈與悲哀

《屋頂告白大會》其實源於日本國民男團V6於1997年至2008年出演的綜藝《校園瘋神榜》中的經典環節——《未成年人主張》

每一期節目中,V6成員都會到不同的學校,組織學生聚集在教學樓下,讓孩子們走上樓頂天台,對著全校師生大聲喊出自己的心聲。

而這些未成年們的主張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比如,有羞恥度爆表的,下面這兩位小男生聲嘶力竭地喊出了自己成長的欣喜與煩惱;

而這位男同學則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掏出哥哥的內褲,吐槽款式老土。

哥哥內心OS:我不要面子噠!

有坑哥哥的,坑姐姐的怎麼能缺席,下面這位弟弟,惟妙惟肖地模仿出姐姐跟男友的交流模式。

經鑒定,親姐弟無疑。

還有的主張明明講述了一個很悲傷的故事,但毒藥君還是不厚道地笑了。

當然,除了爆笑,還有讓人淚目甚至是熱淚盈眶的:

女兒在媽媽的鼓勵下向心儀的學長告白,但學長已經有女朋友了。這時,可愛的媽媽還親自走上前鼓勵男生和女兒成為朋友。

小正太聽說鄰居家的小蘿莉要搬家,非常難過,站上天台鼓起勇氣表達心意。

當得到了小蘿莉的回應後,小正太還說:「千萬不要忘記我啊!」

也正是這種最純粹最真摯的感情最容易觸動老司機、老阿姨們心中的柔軟。

而在2017年的《校園瘋神榜》特輯中,節目組再現了這個環節,主題是告白,而校長也說出了自己鼓勵孩子們參加的原因:

別人家的校長

當孩子們勇敢告白,不論最終結果如何,將來都會成為一段最珍貴的回憶。

作為成年人,在看《未成年人主張》的時候,會有遺憾,我們的青春年代,咽下去多少想說的話;但更多的是羨慕,因為我們沒有這樣的機會,可以毫無顧忌地暢所欲言。

而說回到國產版的《少年說》,毒藥君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節目無論是設置還是內容上,都透露四個字:精心安排

來,我們看看到底有多精心。

在校園裡專門搭建一個天台,為了安全起見,每個同學背後都幫著一條繩子。

當女同學站上去「抱怨」她的父母因工作忽略自己,希望能夠從他們身上得到更多的關注時,好巧不巧,父母就站在下面;

當男同學「埋怨」自己的媽媽一年365天「逼」自己吃雞蛋蘋果的時候,又那麼巧,他的媽媽也在場;

還有下面幾位在學生中顯得鶴立雞群的家長們,也都節目中被孩子們吐槽的對象。

也許當天,這幾位家長就是不用上班,心血來潮來學校看孩子,正好遇上節目錄製了呢!

可是,家長在場,你指望孩子說出什麼心裡話?

這裡要插上一句:原版節目中父母的糗事即使被孩子們說出來,也只有在節目播出之後才知道了。

又一個坑娘的娃

再來看看學生們的告白內容

來自初二的女學生表示要藉此機會想一個男生告白,在揭曉告白對象真實身份之前,一定要把前戲做足:

主持人們的反應也很加戲:

欲揚先抑的寫作技巧運用得十分到位:

有才華的不良少年?

終於,答案揭曉:

李白!別意外,這個真是那個「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至少我還能寫寫詩來澎湃,逗逗女孩」的那個李白。

致敬個偉大詩人還需要勇敢,毒藥君分分鐘表白一千遍。

除了這個例子,光看每期節目的標題就能發現,主題總是圍繞著感恩、夢想這樣的主旋律。

毒藥君不禁好奇:這些真的是這些十幾歲的想要說的嗎?

如果是,這些在學校、家長教育管理的祖國的花朵們的處境再一次刺痛我,至少通過站上去的孩子們我看到,他們依舊被圈在條條框框之中

學生帶領全班舉行中考倒計時誓師大會

如果不是,那麼這檔節目跟高考命題作文又有什麼區別?節目的意義又在哪裡?

在前面,毒藥君有提到自己看《少年說》時最大的感受是無奈和悲哀

這其實來源於節目中孩子們在表達對父母的意見時,家長們的態度。

女學生在台上「控訴」自己的媽媽總是拿自己和學霸女閨蜜比較,永遠看不到自己的努力(對於這種「被人家的孩子」其實我們已經司空見慣了)。

這時站在台下的媽媽可有話說了,滔滔不絕地開始當眾教育女兒。

這位媽媽真的是很適合從事教育行業了,說起話來邏輯分明、條理清晰。

而當女兒問媽媽為什麼每次考完試就只會用「你看看人家XX數學好厲害,英語好厲害」這樣的話訓自己的時候,媽媽又選擇自動無視女兒的話,論述起自己教育理念——挫折教育。

最後女兒都已經哭著求媽媽能不能不要再總是說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好這樣的話的時候,這樣真的很打擊自己,媽媽依舊是答非所問。

從頭到尾,這位媽媽就是站在」我是正確的,我就是權威」的立場之上跟女兒對話。

這不正是如今大多數學生與父母相處時的模式嗎?而這也會造成孩子越來越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沒有人奢望絕對平等的溝通,因為父母作為長輩,閱歷、經驗都是他們的資本。

但即使是在這樣的一個公開的平台上,孩子的意見都得不到尊重,更不要提下了節目之後了。

豆瓣上有人說,看了《屋頂告白大會》(《未成年人主張》),年輕真好!看了《少年說》,還好我長大了。

這或許就是兩者本質的區別。

前者,話題多元,理想、成長、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等等,雖然我們不可能全部感同身受,但總是可以在某個孩子身上產生共情,或開懷大笑,或涕泗橫流。

然而後者,雖然能夠體現出國內親子教育存在的問題,引起觀眾的反思。

但大多數時候,還是在刻意地以煽情為目的,製造所謂的話題性。

最關鍵的是:

《少年說》是湖南衛視新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心理釋放表述節目,廣募國內中小學生心聲、傾聽少年們的訴求、接受少年們的「吐槽」,呈現中國當代校園積極向上、青春活潑的精神風貌。

節目的初衷,毒藥君並沒有看到。

近 期 熱 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藥 的精彩文章:

染血的竹刀,三池崇史的武士道
65歲吳孟達近況令人擔憂,曾向周潤發借錢被拒,今過成這樣!

TAG:毒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