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都說多出汗排毒好,但總是這個地方出汗可就危險了!

都說多出汗排毒好,但總是這個地方出汗可就危險了!

世醫堂中醫養生

世醫濟世 · 齊聚一堂

夏季氣溫一高,我們就容易出汗,特別是那些比較胖的人,動不動就出汗。很多人說出汗排毒好,但是很多汗液的味道真的讓人很尷尬,而且黏黏的,讓人有點煩躁。關鍵是,如果總是一個地方出汗就不是件好事了。

1

汗為心之液,調節體溫

發汗的原因有:外界氣溫升高引起發汗;或體內產熱增加所致的熱刺激引起發汗;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吃辛辣熱燙的食物、運動等亦可引起發汗。

如果汗腺功能不正常,當人體處在高熱狀態時,不能發揮分泌汗液的作用,人就會發高燒,還可能造成心、腦、肝、腎及血液系統受損。

中醫則認為,汗是人體五液之一,人體內的津液出於腠理,就叫做汗。《素問·評熱病論》說:「汗者,精氣也」。中醫還有這樣的說法,叫「汗為心之液」、「血汗同源」等

這是因為,中醫認為心在脈為血,在津為汗,汗與血同源,由陽加於陰,氣化而成,故稱「汗為心之液」。

2

出汗到底是好還是壞?

因運動而產生的排汗是主動出汗;因天氣、環境或心理壓力造成的出汗稱為被動出汗。專家解釋,被動出汗只是在人體淺表層出汗,如蒸桑拿;主動出汗才是真正的深表層出汗,也就是讓人從裡向外出汗,如運動出汗。

主動出汗是人體進行的自我調節,出汗後不僅讓人感覺很舒服,還能起到排出毒素、控制血壓、促進消化、防骨質疏鬆、增強記憶、護膚美容、減肥等作用。

另外一方面,中醫講身體靜止情況下出的汗,叫「動汗」,極易出問題,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

不因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自汗,是氣虛的表現。

夜晚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泄即止,叫盜汗,是陰虛的表現。

而且,如果總是一個地方出汗,要警惕身體健康問題。

3

這些部位總是出汗,可能身體出了問題

1、前胸總是出汗:心虛

如果平時前胸總是出汗,就表示你的心虛了。這個要特別注意,需要補心氣。補心用蓮子,補氣用糯米。用蓮子和糯米一起熬粥喝,既補心氣又補腎氣。

【做法】:把十幾顆帶心蓮子泡軟,加糯米一起煮成粥。

2、手腳心愛出汗:心肺功能比較弱

有人其他地方不太愛出汗,一出汗,就出在手心、腳心。這是什麼原因呢?這一般是心肺功能出現障礙後導致的問題。

首先,這人的肺里應該有寒,而且是陳年的積寒。這種陳年的積寒被關在肺里,導致出汗的功能出現障礙。所以,身體別的部位就不容易出汗。

其次,這人心臟功能可能還比較弱。心臟功能弱,肺里又有積寒,那麼,就會導致其他部位的汗排不出來。因此,汗只能從最容易出汗的地方——手心和腳心出來。

這種情況,往往是小時候開始並長期積累形成的,不容易轉變。只有通過長期堅持不懈地調理,才會起到緩解的作用。可以嘗試以下這個比較方便堅持的小方法來調理。

【做法】:晚飯的時候,把2~3瓣大蒜切碎了,擱置20分鐘,讓它氧化一下,大蒜的有效成分是要跟空氣接觸以後才能發揮出來的。然後,可以在吃餃子、吃麵條的時候,生吃這些大蒜。

蒜是走肺的,它能夠幫助肺熱起來,有一定的驅趕肺寒的作用。對於心臟功能,它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3、額頭出汗:肝陽上亢

如果額頭常常出很多汗,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的。

【建議】:平時盡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氣,要保證充足睡眠,否則容易導致陰虛、肝陽上亢。每天沖泡枸杞茶飲用,有平肝功效。

4、鼻子出汗:肺氣不足

如果平時鼻子總出汗,說明肺氣不足,需要調理補氣。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議1】肺氣不足主要是因為其天生體質虛弱造成。沒事的時候用雙手敲打雙臂,並按壓雙臂的左右內側,因為這是人體肺經分布的部位,通過敲打刺激,可起到調理肺經的作用。既能按摩勞累了一天的雙臂,也能提高免疫力~

【建議2】:百合玉竹粥

玉竹,有滋陰潤肺,養氣,生津止渴之效;又因其補而不膩,可補益五臟,滋養氣血;且有抗氧化功效,可調節免疫力;百合恰好有清肺養肺、鎮咳平喘、清心安神的功效,可以改善肺部功能,抗擊並排出毒素。

5、頸部出汗:內分泌失調

頸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頸部會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與你內分泌失調有關。

【建議】:最好去醫院接受全面激素檢查。平時調節內分泌主要從飲食、運動上入手,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果蔬、高蛋白類的食物,多喝水,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同時多參加各種運動鍛煉,加強體質;還要有科學的生活規律,不要經常熬夜。

4

這種情況出汗,暗示身體健康問題

1、睡覺時愛出汗:陰虛盜汗

有的人睡覺時愛出汗,睡著睡著,身上就濕了,覺得燥熱不舒服,就把被子撩開。撩開被子又冷,蓋上又出汗,這就是典型的陰虛盜汗。

夏天,北方的飯館經常提供酸梅湯,裡面有烏梅,它有兩個作用,一是止汗,二是養陰,其解暑清熱作用要好於綠豆湯。加上烏梅養陰,出汗多了就陰虛,所以酸梅湯是一個最佳選擇。有條件的還可加點五味子、黃精,能補腎補陰。孫思邈建議人們從農曆五月份開始吃五味子,就是怕夏天汗太多,耗散太重。

2、一動就出汗:氣虛

如果身體平時沒有其他特別的癥狀,但一動就出汗,這是氣虛。氣虛可以用黃芪和大棗一起煮水喝。

【做法】:每天用30克黃芪,加6個掰開的大棗,用熬中藥的方法,連續三煎三煮。黃芪屬於根部,熬的時間要長一點,才能熬出它的藥性。把3次熬出來的葯汁合在一起喝就可以了。

【注意】:感冒的時候不要喝黃芪大棗茶,上火的人也不要喝。

5

養生出汗有妙招!

除了患有心力衰竭等嚴重疾病的人群外,大多數人都適合依據自己的身體條件主動出汗。以下是養生出汗的幾種方法:

1.運動前喝熱水、熱粥

運動前喝杯熱水或熱粥,讓毛孔進入將開未開的狀態,再鍛煉一段時間,就能讓毛孔全部打開。但運動後一定不要馬上吹空調、風扇或洗涼水澡,要耐心等汗消退。

2.巧用生薑促汗出

生薑既暖脾胃,又走表開汗孔。經常在空調環境上班的人,可以堅持喝生薑水,比如茶葉加生薑片泡水、生薑紅棗水等,促進排汗。

3.靜坐一小時

每天定時關掉空調,靜靜地坐一個小時,培養身體主動出汗的能力。

4.曬15分鐘太陽

夏日陽光是人體出汗最佳的動力,應每天上午9至10點或下午4至5點,曬15分鐘左右的太陽。

5.自我發熱

可以用熱水袋、暖寶寶等貼在膝蓋上,讓人體傳熱,熱深入到皮膚深處,或者用熱水泡腳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主動出汗作用多多,但若是出現某個部位經常出汗或者動不動就出汗、陰虛盜汗的情況就要注意了,及時調理一下身體。這麼好的提示,快快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吧!

氣血雙補、美容養顏、調脾強腎、緩解疲勞、調理睡眠

邁出嘗試的小一步

一起來體驗神奇的氣血充盈之旅吧!

————世醫堂·龍鳳膏

【世醫堂中醫】

京有同仁堂,遼有世醫堂

世醫濟世,齊聚一堂,生生不息,乃是中醫的本份!吾乃小中醫,植根經典,立足療效,歡迎大家積极參与討論,無心做過多的無關療效的爭論!但願我的努力,能給你增添一份真正的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醫堂中醫養生 的精彩文章:

冬病夏治,三伏貼

TAG:世醫堂中醫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