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病夏治,你準備好了嗎?

冬病夏治,你準備好了嗎?

冬病夏治,你準備好了嗎?

三伏天又快到了,小區的老人說,今年又準備去貼幾帖膏藥,去年夏天貼了幾帖之後,去年過年時咳嗽有所好轉,近年再試試。

近年來,國家對中醫的扶持使得一些傳統的中醫療法更多地為人所知。

毫無疑問,老祖宗的很多治病方法在現代社會,仍有許多可取之處。「冬病夏治」、「三伏貼」就是就是一個熱門話題。不出意外的話,七月中旬各大中醫院即將被擠破門檻。

一:何為「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即是在夏季人體陽氣最盛的時期(三伏天)治療多種因正氣虛弱,感受風寒而誘發,且好發於冬季的疾病,主要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體虛性感冒咳嗽,慢性哮喘等反覆發作呼吸系統疾病及過敏性病症。其中做著名的就是「三伏貼」。

二:為什麼冬病可以夏治?

《黃帝內經?素問》中有這樣一段原文,「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與自然界是有機的整體,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與自然界相互關聯,人在自然界中生活,必然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約,人體陽氣隨著自然界陽氣盛衰而產生相應的變化,這就是「天人相應」。

中醫有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意思是說當人體正氣(陽氣充足),則疾病就不能侵犯人體。對於許多反覆發作呼吸系統疾病及過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體虛性感冒咳嗽,慢性哮喘等,多因正氣虛弱,感受風寒而誘發,且好發於冬季,故稱「冬病」;

根據天人相應的原理,在夏季,人體機體的陽氣旺盛,腠理疏鬆開泄、榮衛通達、便於藥物吸收,採用穴位敷貼、穴位注射、拔藥罐綜合療法,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提高機體免疫力),從而扶助正氣、祛除機體內伏寒邪,起到「緩則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故稱「夏治」。

「三伏貼」通常需要連續帖敷3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夠得到明顯的改善甚至治癒。

三: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貼三伏貼?

答案是否定的,中醫治療疾病需要經過「辯證論證」,所謂辯證就是辨別某種疾病的寒、熱屬性以及人體氣血陰陽的盛衰,在辯證的基礎上來治療。

所謂「冬病」,已經限定了三伏貼的適應症,即正氣虛弱(我們通常說的陽虛、氣虛體質,表現為冬季比常人更怕冷、更易於感冒,四肢冰涼,咯白色清浠的痰液,精神差等。)

感受風寒而發病(受寒後咳嗽、咳喘加重,甚至呼吸困難)、好發於冬季的疾病,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老慢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等屬陰寒的病症,尤其適合患病的老人和小孩。

四:哪些人不適合貼敷貼?

如屬陽熱體質者(怕熱易出汗、易患膿腫瘡瘍等)、陰虛體質者(平素盜汗,手足心發熱易出汗,口腔皮膚乾燥,易便秘等)、濕熱體質者(口苦口臭、舌苔厚、排便時肛門灼熱、大便粘滯不成形等)。

五:2018年三伏貼在什麼時候貼?

三伏貼療法特取每年初、中、末伏第一天進行治療(三伏天即農曆夏至的第三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的第二個庚日止)。初伏、末伏各10天,二伏為10天或20天。

初伏: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共10天

中伏: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共20天

末伏: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共10天

六:敷貼一次貼多久?

根據年齡及個人耐受程度的不同,貼敷時間一般為:兒童每次貼 2~3 h,成人每次貼 4~6 h。因敷貼是採用特殊工藝將白芥子、細辛、甘遂、延胡索、薑汁等溫熱性中藥製成膏藥,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出現皮膚髮紅、瘙癢、起水泡等不適,應立即停止敷貼。

七:敷貼貼在哪些穴位?

肺俞、膈俞、腎俞、膏肓、天突、定喘、膻中等穴位,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敷貼。

又到了一年三伏天,患有"冬病"的朋友們可以開始準備「夏治」了。

如果你也對醫療、健康、養生、健康機器人相關的題材也有心得/見解,歡迎投稿。

原創稿件請註明原創,附上作者的聯繫方式;薦稿請註明原作者、出處及薦稿人詳細通聯。

投稿郵箱:

一旦確定採用稿件,會有工作人員聯繫你發稿費事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常仁科技 的精彩文章:

TAG:常仁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