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原標題: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丞相是重要的官職,可謂 「一人之下,萬人之下」,比如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諸葛亮、曹操都兩位丞相都掌握各自朝廷的大權。正是因為丞相的權力過大,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正式廢除了丞相這一官職。不過,對於明朝、清朝時期的重要文臣,很多人以「宰相」來稱呼,比如明朝大臣張居正,就被後世譽為「明朝第一宰相」。那麼,問題來了,在歷史上,「丞相」和「宰相」是一回事嗎?有什麼區別嗎?



首先,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丞相」和「宰相」不是一回事,二者存在比較明顯的區別。對於丞相來說,是封建王朝下具體的官名,而就宰相來說,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大權的官員的一種俗稱,不是具體的官名。由此,非常明顯的是,丞相一般都可以稱之為宰相,但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具體來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相國與丞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官職,而且是同時並存的,而且相國地位高於丞相。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滅六國,建立秦朝。彼時,李斯被秦始皇任命為丞相。對於秦國和秦朝來說,相國、丞相都可以稱之為「宰相」。劉邦建立西漢後,漢承秦制,依然設立相國,同時設立丞相作為相國的副手。在這一歷史階段,丞相的地位是低於相國的。不過,自公元前1年,漢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到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這兩百多年的時間裡,漢朝沒有設立丞相這一官職,這個時候的宰相主要就是指「大司徒」、「尚書令」等官職了。




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了東漢朝廷的大權。公元208年,曹操正式擔任東漢朝廷的丞相。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劉備建立的蜀漢,也設立了丞相一職,由諸葛亮擔任。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就魏晉南北朝這一歷史階段,大部分朝代是沒有設立丞相這一官職的。比如在諸葛亮去世後,蜀漢就沒有丞相這一官職,而費禕、蔣琬等人,因為擔任尚書令等官職,所以也被後世稱之為「宰相」,比如諸葛亮、費禕、蔣琬、董允就被後人稱之為「蜀漢四相」。



最後,唐朝時期,尚書左、右僕射等擔負著宰相的職責,唐玄宗開元元年(713),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亦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元朝時期,丞相權力過大,對於皇帝的權力形成了不小地的限制。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正式廢除了丞相一職。不過,在明朝時期,內閣大學士一般被稱為宰相,清朝只有內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才稱的上是真正宰相,比如和珅等人。總的來說,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丞相這一官職並非一直存在的,對於部分朝代來說,往往沒有丞相官職。但是,對於任何朝代來說,總有人因為承擔著類似丞相的工作,所以被稱之為「宰相」。

文/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號 的精彩文章:

清朝的總督、提督、巡撫是什麼關係?誰的權力更大?
太上皇和皇帝之間,誰是君,誰是臣?

TAG:情懷歷史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