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三國的盟主,因兒子偶感風寒錯失一統山河,劉備大罵庸主矣

此人是三國的盟主,因兒子偶感風寒錯失一統山河,劉備大罵庸主矣

原標題:此人是三國的盟主,因兒子偶感風寒錯失一統山河,劉備大罵庸主矣



許攸曾經這樣評價:我家主公迂腐的時候讓人感到可怕,賢明的時候讓人感到可敬。這個主公便是袁紹,歷史是勝利者記載,袁紹出身四世三公,昌盛之時擁有四區之地,兵士上百萬、戰將上千、謀士上百,如此陣容在任何時期都不是弱者,為何最後兵敗而受辱,他的一生本可以一統山河,只因兒子偶感風寒拒不發兵,失去了最佳戰機,劉備大罵他是庸主。


袁紹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被推舉為盟主,當時因為內部不團結,袁紹本人優柔寡斷,董卓只是略施小計,最後聯盟軍土崩瓦解紛紛潛逃。董卓被斬殺後,曹操舉義兵佔取兗州之地,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活捉呂布得徐州,區域也得到了進一步擴張,那時的兵力有二十萬。此時的袁紹大破公孫瓚,徹底控制青、幽、並、冀四區,擁兵八十萬,佔據漢朝三分之一的天下。



曹操和袁紹的內心都想過一件事,他們之間必然有一場生死之戰,只是等待最佳時機。曹操在得到徐州後,劉備臨時倒戈投降曹操,曹操向來識人,他觀劉備是真英雄也,向來以仁義收買人心,關、張、趙三人視他為兄為父,隨他出生入死,此時的劉備沒有城池,兵不過數千,可以說是一位光桿司令。曹操因為不放心劉備的為人,最後帶他回了許昌,天子的一句劉皇叔,讓劉備步入皇親貴族之尊,曹操徹底的大失所望。


一直被掌控的漢獻帝,他看到劉備有勇有謀,對他寄予了厚望,劉備畢生的夢想便是興復漢室,如今他必須讓自己強大起來,於是以剿除叛亂的借口逃出許昌,利用信件騙取徐州城池,此時的劉備不僅擁兵九萬,而且徐州城池堅固,進可攻退可守。而如今的曹丞相,區域不僅沒有擴張,徐州丟失,兵力大大減少,只有一區之地而已。



有人說官渡之戰是袁紹和曹操的最佳大戰,其實並不是。官渡之戰時,袁紹擁兵六十萬,曹操擁兵三十萬,這是一比二的比例,而且袁紹當時只抽調三十萬前去,曹操率兵二十萬,人數並沒有很大的差距。然而在曹操只有一區之地時,他的兵力大減,最多不過十五萬,因為有九萬被劉備奪取,十五萬軍中精兵只有五萬,兗州資源匱乏,也沒有充足的糧草,所以此時的曹操和袁紹是差距最大的時刻,也是袁紹和曹操的最佳生死之戰之機。


當時劉備派糜芳為使傳信袁紹,只要袁紹出兵討伐曹操,劉備第一個站出來幫助他。曹操因為記恨劉備的叛變,舉全城之兵攻打徐州,此時的兗州只有幾千守軍,曹操之所以這樣做,不僅是弄險也是破釜沉舟,他是看準了袁紹的性格和處事風格。這個時候袁紹在幹嘛呢?袁紹出兵作戰,不僅妻妾成群而且把幼子也帶在身邊,當時糜芳拜見袁紹時,告訴他此時是最佳出兵時機,袁紹不僅一句話沒聽進去,而且聲稱幼子害病,他沒有心思出兵作戰,他要求撤兵。



當時作為謀士的許攸極力勸諫出兵,最後被仗責二十。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隨意的撤退都會耗費巨大的錢財,袁紹因為幼子生病,不僅失去戰機,而且還要撤兵,真是婦人之見,曹操之所以空城對之,這便是他的高明之處,他對袁紹太了解了。


袁紹錯過了最佳時期,最後徐州復得,劉備兵敗如山倒,一人逃到袁紹處,關羽投降曹操,張飛做起了山賊,趙雲下落不明。袁紹只有這一次最佳作戰時機,錯過了便再沒有機會,歷史就是這樣,開了一個玩笑讓大家去觀看,最後所有人都相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游游史語 的精彩文章:

彼岸花九形十二環,日本稱為金燈,古人最不想看到它,它是死神

TAG:游游史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