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為何會有起跑線

人生,為何會有起跑線

作為家長自己沒實現的理想就要讓孩子去實現,沒有實現的抱負就要加在孩子身上,不一定行得通的。

正文:3216字

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文 | 王少明

來源 | 王少明的法律博客

前幾日,看到一則這樣的新聞,「山東淄博市發生一宗少年殺害同窗的命案。一名14歲初中男生不忿自己長期考第二,在長期考第一名的同學寓所樓下,用利刀狂捅對方,致對方失血過多而亡。死者母親抱住兒子淌血的屍體,哭得傷心欲絕。疑兇已被警方拘留,他承認不滿死者生前成績比他優異,又不理其「死亡恐嚇」而萌生殺機」。

看完新聞,思索良久。僅為個案,但是學生對成績的重視、攀比卻是共性,無論是學校、家長、社會,唯一關注的也具有顯在特徵的就是成績。孩子背後的攀比無非是家長的攀比、社會的風氣。正像現在社會的攀比心裡,一切可量化的都會成為攀比的砝碼,諸如房子、車子、位子、票子,從未有人去攀比健康、幸福感等等,因為這些無法量化也就無法攀比。可健康和幸福這些東西才是根本,離開這些,一切都是浮雲。

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應該是在學習中潛移默化的,且不說真善美,關心有愛,學他人之長,補己之短,至少應該學會尊重他人的生命個體,生命是大於一切的。一時的激憤,還是思想偏激,無論如何這都會有其根源的。自己想要得到的就一定要的得到,得不到就要對他人進行迫害或是報復,這樣的思想也絕非一朝一夕形成的。

養尊處優的孩子,大多是家長越俎代庖、一切包辦,缺乏自理能力、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也會慢慢的顯現;不求上進、懶散拖沓的孩子,大多是父母疏於管理、缺少溝通所致,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懶於上進,甚至會誤入歧途。如果是一個成年人,他的思想和行為依然會受到社會環境或是身邊的人的影響,何況是未成年的孩子呢,環境的影響和家庭的教育也是至關重要的,所謂的教育起跑線,不如說是孩子的父母,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絕非是給孩子輔導作業、提高成績這樣簡單。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孩子的成長又不是百米賽跑,如何界定起跑線。應該把人生比作是一場馬拉松,重要的不是開始跑的多快,重要的是要持續的跑下去。起點和重點甚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直跑在人生的路上,見到的風景和自己的體驗。人生本就沒有設定好的意義,也不應該為探索人生的意義而活,人生更多的是一種體驗和經歷,而絕非外界的評價和他人的眼光,誰也不能代替你自己去活著,誰也不能代替你去思考,代替你去喜怒哀樂。

在生命面前,那些名利也許就是浮雲。剛剛三十而立的復旦大學女博士于娟在大學任教,已經評為副教授,可謂前途無量。忽然而知的癌症,讓這一切戛然而止。于娟在生前就寫下了大量的病中日記,詳細記述了治療情況以及對病因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對人生看法的轉變,非在病中,人生是不會如此的。可上天並不會給你再一次的機會,于娟的反思和記述更大的價值是警醒後人。就像一部外國的作品《相約星期二》,一位老教授得了重病,便讓自己的一個做記者學生,每個星期二到他家裡,兩人就像當年課堂上一樣,一個講述自己的想法,一個在認真的做著筆記,可是這內容卻不是當年的學習內容,而是如何面對死亡,在死亡即將來臨時,人的心理是如何的。這位胸懷豁達的老教授,自認為人生最完美的一天是如何度過呢,依然是早上起來吃營養的早餐,上午侍弄一下種滿蔬菜的小院,下午約上三五好友小聚暢談,晚上享用美食,然後跳舞。這就是教授自認為是最完美的一天,而不是去參加名人云集的宴會,也不是接受任何錶彰的大會。

看到過這樣的假設,假如生命只剩很短的時間,你最想做的事情,答案也許豐富多彩,但大多數的人會覺得這樣短的時間,難以完成自己的想法,可在假設來臨之前,人們卻有的是時間而不去做。也許有的人不知道自己最想做的是什麼,還想像現在這樣度過每一天。可終究有一天,時間會在每個人的生命里停擺,戛然而止或是緩慢的停止。

正像于娟說的那樣,自己長期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自己給自己的壓力,使得在而立之年就得此重症。她自己是這樣總結的,長期的熬夜(這些情況幾乎是可以避免的),大多的熬夜都是年輕瘋玩,而絕非是工作的必須(想想現在在熬夜的人們,有多少是真正工作的需要,還是遲遲不願睡去,想要享用一天僅屬於自己的時光);吃不健康的食品,于娟小的時候,家是海邊的,經常吃各種海產品,什麼都敢吃,毫無顧忌,這些東西長年累月積累在身體里,也許是她得病的一個誘因。人是由食物塑造的,這話說的並不過分,那些過了而立之年的人,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油膩中年人,大多是在酒肉中度過,身體上的疾病,無論大小,無疑不是與飲食有關係,當你拿著體檢單的時候,沒有大病但是很多指標都有上下箭頭時,大多是這樣的建議,管住嘴,邁開腿,當然先天遺傳的疾病的除外。再一個就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于娟在國外讀博士,正常可以三年畢業,一定要逼迫自己兩年半畢業,高強度的學習和熬夜也是生病的因素之一。于娟考了大量的從業證書,也就業壓力或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勞心勞力考的證書卻沒有任何作用,成了自己重病的砝碼。

在疾病面前,于娟才開始反思,自己太要強,很多條條框框都是自己給自己設置的,為何一定要兩年半博士畢業,而不是三年,是自己的虛榮心,還是自己太想證明自己,可這些別人來說重要嗎,一點都不重要,甚至你博士不畢業,對別人都不重要,為了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而拚命去追求身外的東西,這本身就不靠譜。

世間再無回頭之路,即便對於大徹大悟之人,于娟的悔恨、反思,世人的感嘆、惋惜,終究不能留住花樣年華的生命,留在其身後的是年幼的孩子和深愛著她的丈夫,傷心欲絕的父母。

很多的積勞成疾或是猝死,背後是否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是長期的熬夜,睡眠不足,不規律、不健康的飲食,一個人活生生的把自己累死的,的確不多見,況且那些過勞死之人,大多是腦力勞動者。是否我們看完《滾蛋吧,腫瘤君》熱淚盈眶,接著又熬夜到很晚才昏昏沉沉的睡去;看到各種由於飲食導致的疾病,卻難以控制自己在美食麵前的大快朵頤。那些所謂的偶然,背後都是一種必然。

看過兩期和陌生人對話,一期的主題是人生的追求,一期是關乎生死。一個北大的高材生在北京金融中心工作,高新體面的生活,卻毅然決然的遠離城市,在帆板划水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義,一位是在北京昌平區因拆遷而突然間獲得了上千萬的拆遷費,一個打工族突然過上富翁的生活,幾年過後背負一身的高利貸,期間的各種揮霍,各種失敗的投資,又幾乎回到了最初的原點。一切且不可用固定的條條框框去衡量,那些日進斗金之人也有常人難以理解的壓力,那些流著汗水的販夫走卒也有著常人的幸福和天倫之樂。這就要分清內外,外在的東西不是不可以擁有,但要清楚的知道它是外在,也就不要丟失自己。縱使擁有再多的外在,丟失了自己,也不會幸福,這也許就是那些抑鬱之人的一個原因吧。

回過頭來,再看一看起跑線有那麼重要嗎。壓根就不存在起跑線,只有終點站。假如在墓碑上刻上你想要實現的一切名利,結束你的生命,沒有一個人會願意。人生無非就是一個體驗的過程,沒有起點、終點之分,沒有快慢之分、高下之別,也沒有規定好的人生意義和價值,如何體驗人生,活出自己才是重要的。

大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優秀,希望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很少有家長覺得只要孩子健康成長,做一個身體和心理都健康之人,將來對社會有用。作為家長自己沒實現的理想就要讓孩子去實現,沒有實現的抱負就要加在孩子身上,不一定行得通的。

孩子有著自己成長的軌跡,正像一棵小樹苗,只需給它陽光、空氣、水和土壤就行了,它自然會向上茁壯成長,除非是有長歪的可能需要人為的修正一下,僅此而已。

本期編輯 | 白雪

你可能喜歡的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律博客 的精彩文章:

TAG:法律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