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字看不懂的注射器「射墨書法」 別拿老百姓不懂藝術說事

一個字看不懂的注射器「射墨書法」 別拿老百姓不懂藝術說事

最近,一段關於「射書」的視頻火了,一位中年男子手持幾支灌滿墨汁的注射器,幾位姑娘手舉宣紙,男子邊走邊用注射器射出一條條墨跡,一旁還有人不斷喊著:「好!好!」幾經輾轉,記者終於聯繫到了這名男子。他叫邵岩,出生於1962年,山東人,現為自由職業。與邵岩見面的地點約在其北京宋庄的畫室。屋裡從地面到牆上,目之所及,幾乎全是「射書」作品。但他說這個詞不對,應該是「射墨」。(7月1日中國新聞網)

圖片來自網路

邵岩糾正「射書」說法稱其為「射墨」,已然間接承認了所謂注射器呲墨創作法實則是行為藝術,與書法藝術並無多大關聯,「藝術家就是要完成這樣一個使命——視覺上的一種引領」的說法也已清楚地印證了這一點。畢竟視覺上的審美只是表象,書法藝術更在於內涵美。

據稱,邵岩發明「射墨」創作法,緣於生病住院期間突發靈感,覺得傳統草書特別是狂草要不斷地蘸墨,裡面有好多重複,氣還不通暢,「要表現人的情感,一瀉千里、百般纏綿、激情四射,用注射器就解決了。」乍聽起來確實不無道理,但創作的「氣」通暢了,讓人看不懂的「書法」,何來藝術感染力,「神」又在哪裡?

圖片來自網路

誠然,作為一種個人追求、創新,或者一種情感、藝術表達,注射器噴墨作書未嘗不可,有人追捧也是正常現象,只要無傷大雅,創作自由和自信也應該得到尊重。但針對網上質疑的聲音,自詡一點都不次於王羲之的作品,妄言「普通老百姓不懂得藝術是什麼」,就未免太過自負了,別人「一個字都看不懂」,所謂「先鋒的東西」,自以為是的意淫而已。

圖片來自網路

正如報道披露,邵岩還曾用繩子蘸墨進行創作,推廣網站將其定位為「水墨現場」,就差沒直接點明「行為藝術」。注射器呲墨「射書」之所以附和者少,顯然並非「曲高和寡」的緣故,更像是因為偏離了書法藝術軌道,圍觀者也就只能看看熱鬧。不然大家完全可以效仿而行,「發明」出諸如「拖把甩墨」「腳盆潑墨」「噴霧器噴墨」等等,如此「超越」豈不更是一氣呵成、大氣磅礴?不管別人怎麼看、能否看懂,我說它是「藝術」就是藝術了。

圖片來自網路

作為一個書法外行,無意否定更無意詆毀邵岩的「射墨書法」,只是覺得尊重應該是相互的,不管是藝術創新還是行為藝術,都別拿老百姓不懂藝術說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舌企鵝君 的精彩文章:

多名公職人員飯後毆打燒烤店主被拘留究竟吃了啥虧?
男子吸毒後砍殺兒女獲死刑能否驚醒癮君子?

TAG:長舌企鵝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