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詛咒寶石」的傳說與真相

「詛咒寶石」的傳說與真相

今天,如果有誰還在整天糾結「魔法」、「詛咒」之類的概念是不是真的,多半會被周圍的人當做笑話。但寶石有些例外。歷史上,幾乎每一顆地位顯赫、涉及權力的貴重珠寶,或多或少都會牽扯到種種不乏神秘學意味的元素。為什麼「來自大地的自然之贈禮可能帶有詛咒」這種飄渺的觀念,在人類的集體意識里始終揮之不去?

例如,在谷歌輸入「希望鑽石」(Hope Diamond),自動跳出來的第一個後綴就是「詛咒」。鑒於這顆在過去百年間與死亡相伴、如今被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收藏的「厄運之鑽」聲名遠揚,與之相伴的「詛咒」也得到名滿天下的待遇,這個搜索結果似乎順理成章。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令「一切寶石都內在地具有魔性」這種說法得以世代相傳的,是一些有關科學、文化或歷史的事實,而非超自然力量。

該背鍋的是歷史和文化?

世上約有1/3的鑽石帶有一項俗稱「熒光」的物理屬性。這意味著,當紫外線照到鑽石上時,它會發出光芒。比「熒光」更稀少的屬性是「磷光」,紫外線的照射會使鑽石有如「充電」般,在一段時間裡緩慢放射光芒,甚至在移除光源後繼續發光。「希望鑽石」就符合這一情形,它投射出的磷光是一種明朗的、看上去不乏「魔性」的紅光。有趣的是,在珠寶商和鑒定師看來,這種磷光屬性通常會被定性為瑕疵,進而壓低鑽石的價格,原因在於,有這種屬性的鑽石用肉眼看來,往往缺乏色彩的變化。

更令人好奇的是:究竟有多少古人可能目睹過某顆寶石發出攝人心魄的光芒,進而認定有不祥之物棲身於其中?姑且以目前藏於法國的「德累斯頓綠鑽」(Dresden Green Diamond)為例,它攝人心魄的綠色其實與放射性元素有關;在科學不昌明的年代,若接近它的人患上各種輻射病,人們覺得它被「詛咒」了也就不足為怪。

不過總體來說,物理化學跟大部分被認為「受詛咒的」寶石沒多大關係,該背鍋的是歷史和文化。正如「懷璧其罪」這個成語指出的那樣,若某個人擁有一顆價值連城的寶石,種種壞事便向他襲來。在歷史上的某些黑暗年代,人們的種種美好心愿屢屢被暴力橫加破壞,此時,一顆貴重的寶石就好比一塊吸引著不幸的磁鐵。

追根溯源,很多被奉若珍寶的寶石來自不發達國家,是殖民者的戰利品。反過來說,被掠奪的人民除了「詛咒」殖民者,還能有什麼辦法討回被奪走的珍寶?

英國作家威爾基·柯林1868年的小說《月亮寶石》的情節,很大程度上是在影射科依諾爾(Koh-i-Noor)這顆鑽石的命運。這部小說以連載形式出版,開創了現代偵探小說的基本套路,但它問世之初是以驚悚的警世之言的面目出場的,用意在於批判殖民主義,並用恐嚇式的口吻提醒讀者,巧取豪奪會帶來各種後果。

故事內容大致是:一個名叫瑞秋的英國女孩在18歲生日時,繼承了一顆名叫「月亮石」的神秘寶石,隨後便出現了各種與此有關的犯罪事件和怪誕現象,結局是,這顆寶石歷經磨難重歸故國,被重新安裝到一尊印度教神像的前額上。

珍寶與權力鬥爭相伴

「來自遙遠異國的詛咒寶石」的意象流傳後世,各路寫手圍繞它揮灑想像力,實在不算什麼奇談怪論。2017年,專著《科依諾爾: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鑽石》問世。作者之一阿妮塔·安南德有印度血統,她創作這本書的目的在於重述與科依諾爾鑽石相關的歷史,希望以此解析這顆著名的鑽石橫遭強奪帶來的諸多苦難。

如今的科依諾爾鑽石是英國皇室御用寶庫的組成部分,其原石是在印度的河流沖積層里被發現的。也就是說,這顆寶石不是挖礦挖出來的,而是在河床里歷經淘洗、經受大地的自然雕琢而成。它最早的現身地點據稱是印度的戈爾康達地區,此地以盛產品質好、純度高的鑽石聞名。1628年,一條關於科依諾爾鑽石的記錄稱,莫卧兒帝國皇帝沙迦汗曾命人建造一個巨大的孔雀石寶座,這顆鑽石位於寶座上某隻鑲滿寶石的鳥兒的頭部。不幸的是,一個多世紀以後的1739年,它被波斯統治者納德·沙搶走了。

納德·沙把科依諾爾鑽石與鐵木爾紅寶石(TimurRuby)共同鑲在臂環上,它流落於印度之外的時間超過百年。《科依諾爾: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鑽石》一書得出的結論是:這顆寶石得到如此多的關注,並不只是因為其美麗,也在於氤氳其間的權力與強勢。「它象徵著東方的強權,如此一來,當它於19世紀回歸印度時,便招來了大英帝國的覬覦。」

1849年,英國人強令年僅10歲的印度王位繼承人達立普·辛格放棄主權並交出科依諾爾鑽石。到1851年,這顆鑽石已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囊中之物,在倫敦舉辦的水晶宮世界博覽會上展出。倫敦人覺得這顆僅經過粗略切割的鑽石「跟一塊玻璃沒什麼區別」。1852年,王室命人重新對其加以切割,去除了一半的體量,頓時令它光芒四射。

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後,科依諾爾鑽石和鐵木爾紅寶石一樣,作為英國王室御用珠寶現身於後來的多次儀式中。1937年,伊麗莎白王后(英王喬治六世的夫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之母,2002年去世)登基時佩戴的冠冕上就有它的身影。除了在倫敦塔面向公眾展出之外,它上次亮相是在2002年伊麗莎白王后的葬禮上。

與科依諾爾鑽石有關的一則著名傳言稱,擁有它的人會榮登九五之尊,但也可能身敗名裂、橫死異鄉。另一種說法是:只有女性能安全地佩戴它。事實上,自維多利亞女王以來,它在白金漢宮裡的確是傳女不傳男的:從1901年的亞歷山德拉王后到1911年的瑪麗王后,1937年之後則屬於伊麗莎白王后。

「詛咒」一說是為娛樂大眾

古往今來,統治者對寶石的迷信,屢屢製造出一幕幕荒誕劇。英國文化史學家本傑明·懷爾德曾重點研究亨利三世,後者於1216年至1272年在位。

「皇室珠寶賬目顯示,亨利從國庫里取用了『一顆嵌在黃金里、重量為2先令11便士(譯者註:如今為英國貨幣單位的鎊、先令和便士原本是重量單位,古時的1鎊就是指對應重量的貴金屬)的黃寶石』。此舉據稱是為了緩和這位君主的煩憂,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麼亨利急著把它帶在身邊:1261年至1264年,也就是這顆鑽石出庫的時間段里,這位國王正為保衛王位斗得焦頭爛額,這種事當然會帶來巨大壓力!」懷爾德說。

接著,懷爾德解釋了生活於13世紀的人可能透過何種渠道獲知與寶石相關的知識與偏見:「中世紀有關寶石之特性的評論……多來自羅馬帝國學者蓋烏斯·普林尼·塞孔都斯的《自然史》第37卷。據信,1199年至1216年在位的亨利之父約翰藏有一套該書的抄本。我們可以合乎情理地認為,亨利至少精通該書中某一部分的內容。」

蛋白石(opal)也經常被認為會帶來不幸。供職於知名珠寶品牌蒂芙尼的礦物學家喬治· F·昆茲認為,對英國知名作家沃爾特·司各特所著《吉爾斯坦的聖安妮》一書的誤讀,是蛋白石蒙受罵名的起因,對蛋白石的惡評於該書故事情節中隨處可見。昆茲在《寶石奇談》一書中談到了蛋白石名聲不佳背後的思想根源:「和相對合理的起因相比,廣為流傳的迷信沒能給出更可靠的解釋,但原本的起因很快就會被忽視掉,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在主旨上完全跑題、經過精心包裝以激發受眾幻想的都市傳說。」

從號稱能引起心靈感應的藍寶石「昆士蘭黑星」(Queensland Black Star Sapphire),到擁有者接連跳樓自殺的黑鑽「黑色奧拉夫」(Black orlov),歸根結底,絕大多數口口相傳已久的「詛咒鑽石」,不過是一時一地的環境因素所致。

昆茲在《寶石奇談》中提到:「一隻在鬥雞比賽中無往不利的小公雞忽然發現了主人手上那顆光彩照人的鑽石,隨即把鑽石啄下來并吞進肚子里。不久,這隻雞死了,但不是被鑽石害死的,而是受到藥物的麻醉而死,這是為了儘快取回鑽石。」

這段文字挑明了一個事實:許多涉及歷史上知名寶石的災厄,其連累的對象通常是那些原本就麻煩纏身的傢伙,但幕後的決定因素往往遭到刻意忽略。所謂的「詛咒」的確有助於提升報紙和戲院門票的銷量,但與這些寶石本身幾乎不存在實質性關聯。

美國「每日野獸」網站

本文刊載於《青年參考》報6月21日A1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參考 的精彩文章:

夏威夷火山噴發:原住民的苦難,外來者的狂歡

TAG:青年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