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疆要走下神壇?背後的華科男站了出來

大疆要走下神壇?背後的華科男站了出來

在深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疆」)早期投資人中,有位「華科男」。他就是華中科技大學92級電子工程系的李喆,現為遠瞻資本創始合伙人。

遠瞻資本從2011起開始關注大疆,那時大疆還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蝸居」在深圳南山區一家孵化器內。

如今,足以代表深圳創新精神的大疆,已從一家做飛控等零部件的小公司,成長為無人機行業估值超過200億美元的獨角獸。

6月27日,支點財經對李喆進行獨家專訪,知曉了大疆成長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無巧不成書

這是一段非常巧合的經歷。

2010年,李喆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商學院讀書,當時他的同學中還有一位中國留學生胡明烈。

李喆和胡明烈常常在一起玩,他們看到很多美國人在玩無人機,便加入到無人機發燒友行列。

美國同學告訴他們,「你們不知道嗎?不少美國人玩的無人機,其中配件、飛控等是由一家叫大疆的中國公司生產製造。」

次年春天,李喆畢業回國。半年後,他與胡明烈再度重逢。當倆人聊起國內創業環境時,都覺得PE的春天正在到來。

「我們成立一支自己的基金吧!」經過通宵達旦的思考分析後,他倆一拍即合,遠瞻資本在上海成立。「遠見未來,高瞻遠矚」,這是公司名字的由來,也代表著公司投資有前瞻性產業的定位。

第一個項目非常關鍵。李喆和胡明烈想起在美國留學期間,被美國人稱為「非常好用」的大疆無人機。

巧合的是,胡明烈與大疆創始人汪滔是高中同學。高中畢業後,他們失去了聯絡,後來胡明烈只知道汪滔在創業,並不清楚他創辦了大疆。

2011年底,三位同學坐在大疆的會議室里。李喆告訴支點財經,「當時大疆還在深圳南山區一個不起眼的小樓里創業,一年的銷售額剛過千萬元。辦公區的牆壁上,張貼著歷史上知名飛行員的畫像與事迹,如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世界第一名女飛行員阿梅莉亞·埃爾哈特等。」

當場,李喆還玩起一款最新版的無人機,他對汪滔豎起了大拇指。

這次碰面讓李喆與胡明烈深刻地感受到,汪滔對無人機充滿著熱愛,並且意識到這次投資機會一定不能錯過。

顛覆無人機行業

在李喆看來,2012 年以前的大疆還只是一家賣無人機零件的公司。胡明烈和汪滔也計算過,這個行業的天花板也就1億美金左右,因為自己買零件組建無人機的極客畢竟是少數。

「2012 年,大疆推出防抖雲台,我就知道這個公司會很賺錢,但我不知道會像現在這麼賺錢。」李喆向支點財經如此感慨。

李喆說,大疆在飛控、配件方面已經可以算是細分行業里做得最好的,之所以投資大疆還有著更多的考量。

投資就是投人,這一點在投資界有廣泛的共識。李喆和胡明烈特別好看汪滔,「Frank(汪滔的英文名) 在五年前就已經看到了未來十年甚至十五年後的產品形態。」從大疆Phantom 系列到 Mavic 系列再到 Spark 系列,基本都在汪滔當年的預想之內。

在產品方面,徹底打動李喆的是大疆防抖雲台的發布。李喆說:「大疆並非首創飛控系統,但自動三維防抖雲台的確是大疆的發明。」

防抖雲台的價值在於極大地穩定攝像機,可以避免風、手持、轉向等因素對圖像質量的影響,使得原始圖像不需要專業軟體處理就能達到專業用途的要求。

2012年,大疆在德國紐倫堡的展會上正式發布了第一款三軸防抖動雲台Z15,這是世界首款無刷直驅陀螺穩定增穩雲台,也是全球首個民用高精度穩定雲台。

「當大疆把每個雲台的價格降到 3000 元左右的時候,我就意識到航拍行業將被顛覆。」李喆說,這讓大疆無人機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可能,其To C產品一直保持領先競爭對手2代以上。

2012年,遠瞻資本完成對大疆1000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簽下協議的次日,李喆和胡明烈便帶著團隊去日本旅遊,「因為我們知道這筆投資一定賺錢」。

苛刻的理想主義者

其實在2012年之前,大疆一直就不差錢,也不想拿投資人的錢。

這種「傲慢」,與汪滔的性格不無關係。

在李喆眼裡,汪滔是位要求苛刻的理想主義者。有一次,新品發布活動即將開始,汪滔發現該產品在使用說明書及其他設計環節中還有幾處不太完美,便立即叫停了發布活動。這直接導致新品推遲幾個月才上市。「這種對產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能體現汪滔的強勢與傲慢。」

從汪滔的個人求學與創業經歷,也能看出他的特立獨行。汪滔小時候就這樣,夢想一個東西,便渴望把它變成現實。

汪滔家境不錯,從小就愛玩航模,便考入華東師範大學電子系,「想做一個能夠自動控制直升機飛行的東西出來」。

大三時,汪滔選擇去香港科技大學就讀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尋找解決飛行控制系統的難題。在這裡,他得到導師的支持,聯合做畢業課題的兩位同學在深圳創立了大疆,專註於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的研發生產。

創業艱難百戰多,汪滔一直不改「本色」。

「當時大疆讓經銷商先交錢後收貨。」李喆說,在資本面前,大疆亦能夠保持相對獨立發展,即便對領投方也採取一致態度:不設業績對賭與上市時間,不開放內部盡職調查,且投資人不能影響和干預公司正常運營。

這種「三不原則」讓投資機構愛恨交織。兩年前,汪滔曾出驚人之語,「這個世界笨得不可思議!愚蠢的人太多了。」

今年4月初,大疆新一輪10億美元股權融資曝光。這次融資,大疆不按常理出牌,搞出了一套超乎尋常的融資新玩法——競價。

「我們2011年開始接觸大疆時,正如每個投資機構要做的一樣,也進行仔細的考察和研究。當時的大疆就和今天一樣驕傲,並不對外開放內部盡職調查,而且是以相當於前一年利潤的150倍估值進行融資。因此,我們主要從外部盡調,如了解全球範圍內消費者的體驗和觀點,和國外的經銷商溝通。」李喆說,按照當時主流的投資邏輯,投資人對此是很難接受的。

大疆的發展遠遠超過了李喆與胡明烈的預期,在遠瞻投資後的一年內,大疆推出整機產品,此後一發不可收拾,2014年在創投圈幾乎無人不曉,2016年後可謂風靡全球。

「當年我們打了錢並沒有拿到股份,一直到 2015 年,大疆才把價格確定。可想大疆一直以來就是這種強勢與傲慢的風格。想要投上好的公司,就要耐得住寂寞。」李喆向支點財經透露。

走下神壇?

對大疆的質疑一直不絕於耳,眼下公司就處在輿論的爭議中。

日前,一篇題為《大疆的盔甲與軟肋》的文章在朋友圈轉發,開篇就提到「現在,大疆要走下神壇。」

早在今年4月那場充滿爭議的融資後,大疆的高冷與強勢便引發資本圈一陣嘩然,大疆被形容為一頭「橫衝直撞的怪獸」。

有人稱,大疆已摸到消費級無人機的天花板,而在技術+行業級市場,大疆「樹敵無數」。

一份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無人機市場的前三名分別是大疆、零度智控、派諾特,其中大疆市場份額佔到了52%,零度智控則佔24.3%。

在業界人士看來,無人機市場並沒有那麼絢爛,真正成功的企業寥寥無幾。從2016年下半年起,整個行業經歷了資本的寒冬。同時,受「黑飛事件」等影響,不少品牌的銷量下降,大疆也未能倖免。

此外,還有人指出,大疆在物流無人機領域開始掉隊。京東第一架重型無人機目前下線,亞馬遜、蘇寧、圓通、中通等都在測試用多旋翼機送貨。不過,大疆認為,物流無人機技術仍不成熟。

李喆告訴支點財經,他看過類似「大疆走下神壇」的報道。「當人們在討論大疆何時走下神壇的時候,大疆已在默默培養下一個乃至多個種子。未來,無人機在新的場景運用中仍有巨大潛力,大疆持續爆發不無可能。比如,無人機將扮演著智能機器人的角色,為你端茶送水。」

「其實,汪滔也問過自己,大疆是誰?不過,汪滔早在大疆公司網站上寫下幾個字:未來,無所不能!」李喆說。

END

記者丨袁二聲 何芬(實習) 編輯丨吳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支點財經 的精彩文章:

TAG:支點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