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規律記住拳架中碾腳的動作

有規律記住拳架中碾腳的動作

《和美太極》中國專業太極微刊

陳雄老師聊太極

不少太極拳初學者學練拳架時,不容易記住甚至記不住哪個拳式拳勢的前腳或後腳是該不該內碾或外碾的。類似腳內碾、腳外碾的練法是腳外撇、腳內扣的練法,然而是有區別的,腳內碾、腳外碾的練法是以腳跟為實為軸心帶動為虛的腳掌一起在地面往內碾或往外碾,腳外撇、腳內扣的練法則是以腳跟為實為軸心、腳掌翹起離地的在地面往外撇或外內扣。再有內碾、外碾多少或外撇、內扣多少也是記不清楚。其實是有規律記清楚練拳的,那就是:上一式拳勢的腳內碾、腳外碾或腳外撇、腳內扣都是為了下一式拳勢步型的標準化,內碾、外碾多少或外撇、內扣多少也都是為了拳勢步型的標準化。啥是步型標準?比如:拳架中的弓步、半馬步、虛步、川字步,其後腳尖都是斜向前方的斜向角度大約是3545°,這就是步型的技術要求之一。又為啥需要那樣的步型技術要求啊?後腳尖斜向前方是為了有利於後腿松腰、塌胯、裹襠或圓襠合住沉勁。所以說,無論弓步、半馬步、虛步、川字步的拳勢往哪個方位走架,其定勢的步型後腳尖都是斜向前方35—45°的。如果在理解認識方面搞清楚了以上問題,明白了練拳的道理,要記住拳架中碾腳或撇扣腳的動作,應該是輕鬆不難的了。在此以楊氏太極拳115式大架為例說明,以下所述:

比如:承上一式「單鞭掌」的下一式「提勢上勢」,轉換時,「單鞭掌」的側身弓步前腿以松腰開胯帶動左腳往內碾,就是為了「提勢上勢」的川字步後腳尖能斜向前方,把腰腿的沉勁合住。

又如:承上一式「左摟膝右拗步掌」的下一式「右摟膝左拗步掌」,轉換時,「左摟膝右拗步掌」的正身弓步前腿以松腰開胯帶動左腳往外碾,就是為了「右摟膝左拗步掌」的弓步後腳尖能斜向前方,把腰腿的沉勁合住。

又如:承上一式「右倒攆猴」的下一式「斜飛勢」,轉換時,「右倒攆猴」的半馬步後腿以松腰開胯帶動左腳往內碾,接著一邊松沉一邊向右轉的同時左腳再次往內碾,就是為了「斜飛勢」的弓步後腳尖能斜向前方,把腰腿的沉勁合住。

又如:承上一式「扇通臂」的下一式「翻身撇身捶」,轉換時,「扇通臂」的側身弓步前腿以松腰開胯帶動左腳往內碾,接著一邊松沉一邊向右轉的同時左腳再次往內碾,就是為了「翻身撇身捶」的弓步後腳尖能斜向前方,把腰腿的沉勁合住。

又如:承上一式「右玉女穿梭」的下一式「左玉女穿梭」,轉換時,「右玉女穿梭」的正身弓步前腿以松腰開胯帶動左腳往內碾,接著一邊松沉一邊向右轉的同時左腳再次往內碾,就是為了「左玉女穿梭」的弓步後腳尖能斜向前方,把腰腿的沉勁合住。

再如:承上一式「抽身下勢」的下一式「上步七星捶」,轉換時,「抽身下勢」由仆步變左弓步的前腿以松腰開胯帶動左腳往外碾,就是為了「上步七星捶」的虛步後腳尖能斜向前方,把腰腿的沉勁合住。

前天晚上,弟子們在拳場研討拳理拳法時,其中有個弟子提問:由「右野馬分鬃」轉換「左野馬分鬃」時,見有人前腿腳下往外碾的,有人前腳一點不碾的,究竟前腿用不用以松腰開胯帶動前腳往外碾?女弟子黃霞即興答上:碾不碾腳得看下一式拳勢的方位而定,如果下一式拳勢是像「摟膝拗步」走直向的,那麼前腳就需要外碾,要不弓步後腳尖怎能斜向前方而把腰腿沉勁合住?如果下一式拳勢是走「Z」形的,前腳就不需要外碾也能使弓步後腳尖斜向前方而把腰腿沉勁合住。過後有弟子問我:黃師姐的說法是否對頭?我答:她說得對,拳圈內確實是有那樣的兩種練法,明白拳理懂得練法就行了,不要拘泥於哪種練法,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而定為較好

陳雄

修改於2018年6月30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美太極 的精彩文章:

腹式呼吸與「逥腸盪氣功」的練法

TAG:和美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