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合組織擴員對中亞成員國有什麼影響?

上合組織擴員對中亞成員國有什麼影響?

插曲:「影響」這個詞比較模糊。從語言學的角度看,它缺乏確切的內涵與指稱。它既可能指稱因果關係,也可能指稱相關關係,亦可能兼而有之。一個學術概念的基本標準是:內涵清晰,指稱明確。從這個意義上說,「影響」著實不能作為一個嚴格的學術概念。但在目前的國際關係學界,這個詞被廣泛使用。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語言的貧瘠;其二,國際關係現象的複雜。以上兩點,決定了「影響」這類概念在國際關係中的廣泛使用。當概念不清晰的時候,我們的認知也會受到限制。無奈的是,即使如此,我們也必須建立認知;所以,還得使用「影響」這個詞。

言歸正傳。2017年阿斯塔納峰會上,印度與巴基斯坦成為上合組織正式成員國。這一事件必然對上合組織、各成員國及成員國與組織之間的關係產生影響。中亞四國(哈、烏、吉、塔)是上合組織的創始成員國;中亞又是上合組織合作的核心區,後者的反恐、反毒及經貿等合作都圍繞中亞展開。以上兩個因素決定了中亞在上合組織內的特殊地位,也決定了組織擴員將對中亞成員國帶來的衝擊。具體而言,對中亞成員國來說,上合組織擴員將至少帶來四方面的影響:

第一,衝擊中亞的核心區地位。中亞是上合組織的核心區;這不僅意味著後者安全、經貿等領域的合作都圍繞中亞展開,也意味著組織對這一區域的資金等資源投入。「以中亞為中心」——這是中亞成員國對上合組織的基本訴求。隨著印巴兩個地區大國的加入,上合組織的聚焦點可能南移,進而衝擊中亞的核心區地位。有兩個因素可能使上合組織的戰略南移:其一,阿富汗問題。中亞安全問題是上合組織最主要的關注點,但是前者的部分源頭在阿富汗。阿富汗是全球恐怖主義的輸出地,與其直接相鄰的中亞深受其害。有徹底根除中亞面臨的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等威脅,需先解決阿富汗殘局。而上合組織要介入阿富汗問題,必須進行戰略南移。其二,主要國家的南向戰略。中國、俄羅斯、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國對上合組織有各自的地緣政治、地緣經濟訴求。中國力推「絲綢之路經濟帶」,後者目前的建設重心是「中巴經濟走廊」。印度與巴基斯坦身處南亞,其對中亞的政治、安全、經濟、能源等訴求可能訴諸於上合組織。俄羅斯視中亞為其戰略後院,其戰略重心南移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其通過上合組織加強與南亞國家的政治、經濟聯繫的可能性。

第二,擴大合作議題,分散上合組織有限的資源。對國際組織而言,成員國的增加必然帶來的合作議題;上合組織擴員亦不例外。隨著印巴的加入,阿富汗問題、克什米爾問題、中印邊界問題、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等議題都可能納入上合組織的合作框架。對中亞成員國來說,有些議題是它們關注的,如阿富汗問題;有些則與它們的關切點毫不相干。納入這些新議題的直接影響就是分散上合組織有限的資源。擴員之前,上合組織的資源主要投向中亞的安全、經濟等領域;擴員之後,這些有限的資源可能流向其他領域。這顯然是中亞成員國不願看到的。

第三,削弱中亞成員國的影響力與話語權。成員國數量的增加及議題的分散化,意味著權力結構的分散化。中、俄、印、巴都是地區大國,有些還是全球大國;它們在上合組織框架下互動時必然追求與其實力相匹配的權力。在權力總量一定的情況下,中亞成員國的影響力與話語權必然被削弱。

第四,弱化中亞成員國對上合組織的認同,強化其離心力。上合組織的一個典型特徵是其鬆散性,成員國對組織本來就缺乏足夠的認同。擴員帶來的各種不利因素,會更加弱化中亞成員國對組織認同。況且擴員改變了上合組織的組織定位與地理歸屬,認同意識更加難以形成與鞏固。除了上合組織,中亞成員國在安全、經濟領域有很多替代性選擇;集安組織、歐亞經濟聯盟等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上合組織的功能。認同弱化與存在替代選項,這可能直接強化中亞成員國的離心力。對上合組織而言,這極有可能對組織的完整性帶來致命衝擊。

上合組織擴員已逾一年。在各方的博弈中,以上影響還未充分顯現出來。上合組織的未來發展,將取決於各成員國如何應對以上問題。當然,影響上合組織發展的因素有很多,中亞成員國的態度僅是其中之一。

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編輯:沼澤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點政事 的精彩文章:

TAG:說點政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