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師制止學生上課玩手機 遭家長帶人暴打

老師制止學生上課玩手機 遭家長帶人暴打

原標題:老師制止學生上課耍手機遭家長暴打 學生不聽話老師還要不要管?

日前,一名來自河南基層鄉鎮的四年級班主任,因為把學生在校默寫古詩的成績和照片發到了家長群里,引來部分家長不滿,一紙辭職信讓輿論嘩然;四川資陽市樂至中學一位高三班主任,因在校期間管教了上課耍手機的違紀學生,在高考結束當晚被學生家長(均為教師)帶來的人暴打。

不知從何時開始,老師管教學生成了個「事兒」,有老師直言「不敢管」。

九龍坡一中學英語教師

說了學生幾句,他偷溜到操場繞圈

如今,在很多老師眼中,管教學生愈加成為一項「艱難的選擇」。九龍坡區一所重點中學的英語老師,跟重慶晨報記者分享了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班級測試後,一名學生的成績不盡如人意,這名老師與其進行了簡單交流,誰知,當天課堂上,這名學生又與同學竊竊私語,不認真聽講。老師有些生氣,不僅在課堂上批評了他,下課後又讓他到辦公室進行反省。「當時,學生並沒有什麼過激反應,我以為他還是聽進去了。」

到晚自習時,老師突然發現那名同學不見了,「當時把我嚇慘了。」最後,在操場把他找到了,據說,他是覺得心情不好,到操場來轉圈了。

老師趕緊拉著他溝通了半天。這次,半句重話都不敢有,「生怕他又鬧出其他事。」

這件事之後,這名老師說,再管教學生時,自己都是小心翼翼的。「現在,很多孩子從小嬌生慣養,自我中心意識很強,聽不進老師的批評意見。最怕有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受到批評管教後,反應過激,做出極端行為,我怕是老師都當不下去了。」

南岸區一小學語文教師

降低批評語調,隨時觀察對方表情

2009年頒布的《中小學班主任規定》中,有一則「班主任有批評學生的權力」的條款規定,但實際上,不管是幼兒園、小學還是中學,老師大都談「管」膽顫。

「學校講究賞識教育,要鼓勵學生。一些老師因擔心承擔責任,而選擇完全杜絕懲罰的教育方式。」一位小學老師說,自己盡量不去碰孩子身體,避免出現容易引起爭議的行為。

「現在我也不知道該用什麼辦法管教,體罰這樣的事想都不敢想,連批評學生時說重一點都在擔心他們接受不了。」在南岸區某小學教語文的陳老師說,批評學生時,她總是提醒自己,要注意語氣語調和對方的表情變化,不要讓學生出事。

家長周先生說,他的兒子今年上初三,「太淘了,最近一個月連學校都不愛去了,講道理已起不了作用。我跟老師說『你打嘛,只要能管得住他』,可老師說,現在不能、更不敢打學生。」

一名普通班主任

逮到學生抽煙,那孩子竟出口辱罵

一位老師說,雖說大多數家長都是比較配合學校教育的,但是每個班級總會有那麼幾個家長,覺得他們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對的,不認同老師對學生的嚴格管理。

這樣的話,如果老師對學生嚴格要求,就會與這些家長發生矛盾。輕則,老師與家長的對話不歡而散,重則家長還可能對老師惡言相向,甚至會到學校找麻煩。

一名班主任老師回憶,有一天,他在廁所抓到一群抽煙的初中生,在得知老師要把他們帶到年級德育小組辦公室或學生處辦公室作進一步處理時,其中一名學生一反常態,當即矢口否認,並出口辱罵老師。

第二天上午,老師和其所在班級的班主任深入地溝通後,決定聯繫他的父親。但是,這名家長自稱工作繁忙,相對於老師的迫切心情,他似乎對此並不是太上心。

在孩子被抓住抽煙的當晚,這名父親就把孩子接回了家,並告訴老師:有些事情,還是家裡好處理些……

退休教師黃老師回憶說:「我教書的那個年代,家長們知道老師是真心為學生好,不會因為老師批評孩子而有怨言,雖然嚴格一點,教育效果卻比較理想。」

管不管?怎麼管?老師們有話說

重慶外國語學校老師萬勇:管教學生,有五個原則要把握

萬勇認為,管理需要懲戒,教育需要引導,只有懲戒沒有引導,就只有管理沒有教育。「那樣的話,我們的教育就容易走得太遠,忘了為什麼出發。」

萬勇說,在孩子教育管教問題上,有一些原則是必須要把握的。

首先,建立「關係」是第一位的。有了關係就有了情感基礎,有了這樣的關係,一切都沒有關係。這也恰好是很多老師在處理學生問題時最大的難題。網傳寫辭職信的那位班主任,把學生在校默寫古詩的成績和照片發到了家長群里僅僅是一個誘因,若其當時有良好的關係作為基礎當不至於此。

其次,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人只有在平靜的心態下才可以處理好問題,合理地處理人際關係,如果帶上情緒的話,判斷力、處事能力都會下降。

第三,注意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我們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很容易犯「得理不饒人」的毛病,認為自己的站位是對的,出發點是好的,學生是錯的,於是就「認死理」。殊不知青春期的孩子本就是叛逆、樂於挑戰權威的,這時候我們的管教剛好撞在槍口上。

第四,教師應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修養。「我相信,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感覺到痛苦,那麼你的方法一定是錯的,也可能你跟孩子完全沒在一個量級上。」

而一個成熟的、理性的老師應懂得凡事「溫柔的堅持」,對人「和善而堅定」,而不是針鋒相對或束手無策,更不至於引爆矛盾,讓局面變得不可收拾。

對此,萬勇認為,老師自身的專業能力、個人修養至關重要,需要「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同時,學校領導和教育行政部門也應更多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和生存現狀,有了健康、優秀的老師團隊,才有教育的春天。

第五,父母應「愛子必以其道」。為人父母,不可一味遷就、溺愛孩子,錯誤的家庭教育觀念和行為,很難不結出「惡之花」。

藍湖郡巴蜀小學班主任老師劉俐宏:管教方式最好先和家長溝通

劉俐宏認為,老師的管教機制需要提前和家長溝通,比如,孩子沒有完成作業,老師可以讓他補做,或者罰抄一遍;孩子調皮和同學發生糾紛,打架,可以罰站、寫檢討。

這些管教措施,需要在家長會上做溝通,家長認可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在班級施行。現在很多老師都怕管孩子,擔心沒有把握好度,一不小心就觸碰了家長的神經,其實家長的心通了,自然問題就解決了,要讓他們知道老師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和孩子沒有血緣關係,卻為孩子的進步而高興、退步而著急的人。

其次,她認為老師的管教力度不能過大,比較輕微的懲罰方法是可以的,切記不能過度懲戒。另外,溝通認同很重要。管教後,要及時和孩子溝通,和家長溝通,做到家長有知情權,讓家長認同你的管教方式。

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市政府兼職督學王緯虹:關係緊密,難免就會出現磕碰

王緯虹認為,老師與學生及家長的矛盾事件屬個別事件,不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其次,這樣的事件也不是突然發生,很有可能是老師、家長、學生三方面在不滿情緒上的積累。

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還是缺少理解和溝通。教師、學校、學生、家長之間可以說是皮毛關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由於關係緊密,在處理事情時出現磕碰是難免的。所以應講究以和為貴,加強家校合作、師生溝通。同時應該明確一個共同目標——教育孩子。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批評懲戒都必須有合法程序

熊丙奇認為,對學生進行批評、懲戒以及處分,都必須有合法程序。

當前,我國中小學批評、懲戒、處分學生,有很多由當事班主任、老師直接做出,貌似十分直接、快速,可缺乏程序正義,把屬於學校公共事務的批評、懲戒和處分,演變為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恩怨,直接導致被批評、懲戒、處分的學生及家長把矛頭對準教師,製造師生間的衝突。

有時候,正是由於教育部門對學校辦學不恰當的考核,以及對家校衝突的不合理介入,使正常的家校溝通變得艱難,有的家長看準這一點,動輒就「威脅」要告到教育部門,而這隻會增加家校的不信任,和教師的職業倦怠。

讓教育懲戒權真正落地,既要明確懲戒實施的範圍與條件,又要規範懲戒權行使的主體與形式。

網友聲音>>

小時候不乖的小朋友都會被罰站,沒毛病

@娛大王:學生不聽話就該批評。

@覓小錢:我上小學時,清楚記得同班有個孩子,不寫作業,不交作業,班主任用細竹條抽手……之後請來家長,他媽媽嚴厲地訓孩子,並對老師連連稱讚。

@包崇正89:沒事,以後到社會上會有人再教育的。

@江水東逝:現在老師確實不敢嚴管學生,除了可能會導致暴力傷害、怨恨,更嚴重的是心理脆弱的學生可能會走極端。——老師不好當,除了教學本身(教材的不斷更新等),還要面對升學率和職稱評定的壓力、面對社會的誤解和妖魔化、承受教育體制和教育管理弊端之過……教育體系需要深度改革!

@屠律師風聞言事:現在保護學生也有些矯枉過正了。我們小時候老師罰站什麼的很正常,現在老師批評嚴重一點都可能被問責,和體罰學生、虐童事件掛鉤。老師和學生之間應當有引導和被引導的關係,地位不應當完全對等,不能把個別教師的劣行,簡單同教師的正常管教行為掛鉤,過於嬌慣對孩子們進入社會肯定不好。

@花熙的美好時光:正常的批評教育是應該的,適當的小體罰我都覺得應當。印象里小時候不乖的小朋友會被老師罰站,還有罰去操場跑兩圈。這些對於管束一些調皮搗蛋的孩子還是非常有用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BBC:歐洲宇航員們為何學中文?想當神舟飛船副駕駛
媒體人士呼籲打造上合組織媒體合作新平台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