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朱元璋的親軍心腹,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其成就不在李善長之下

他是朱元璋的親軍心腹,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其成就不在李善長之下

說起馮勝,大家都知道,馮勝是明朝開國名將,因累積軍功而受封宋國公。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以馮勝為大將軍,與傅友德、藍玉等率兵二十萬遠征遼東,肅清元朝在遼東的勢力,後以功高遭太祖猜忌,賜死。

馮勝初名國勝,他還有一個哥哥叫馮國用,馮國用幼時喜歡讀書,並精通兵法。元朝末年,正值各地農民義軍蜂起反抗蒙古族的壓迫,馮國用與弟馮勝組織武裝,召集數百人據守山寨自保。朱元璋率軍至定遠妙山時,馮國用兄弟二人率部前來歸附,朱元璋見馮國用儒冠儒服,溫文爾雅,對他甚為信任。朱元璋曾向他詢問平定天下的大計。馮國用答道:「金陵為虎踞龍盤之地,世代帝王的都城。可先奪金陵作為根本。然後四齣征伐,倡導仁義,廣收人心,不要貪圖子女玉帛。這樣,天下就不難平定。」朱元璋聽後十分高興,當即留他在自己身邊當謀士。後來朱元璋果真採納了他的建議,定都南京。

後來,馮國用親自率兵從克滁、和縣,在三叉河、板門寨、雞籠山的戰鬥中,都立下了戰功。又隨軍渡江南下,攻取太平,累建軍功。朱元璋命馮國用統領親兵,委以心腹之任。至正十五年,馮國用參與採石渡江之戰,與諸將率軍攻破元朝中丞蠻子海牙的水寨,又擊敗陳兆先,將其生擒,盡降其部眾三萬餘人。當時降卒都疑懼不定,朱元璋便從中挑選驍勇能戰者五百人為親軍,宿衛帳中。又將舊人全部擯去,只留馮國用隨侍榻側。至此,眾人才安定下來。

在此之後,朱元璋又命馮國用率領這五百親兵進攻集慶,眾士卒紛紛拚死搶先登城。馮國用與諸將齊心合力,接連攻取鎮江、丹陽、寧國、泰興、宜興,又隨朱元璋征討金華,進攻紹興,累功升至親軍都指揮使。

但是這樣一位文武全才,卻英年早逝。至正十九年四月,在參與紹興之役時,馮國用因暴病死於軍中,年僅三十六歲,朱元璋為之痛哭,於雞籠山築壇來祭奠他。後繪像於功臣廟,位列第八。洪武三年,朱元璋追封馮國用為郢國公。

明代文、史學家王世貞說:馮國用不死,其在韓公、岐陽伯仲乎?

韓公是誰?明朝建國後,明太祖朱元璋封六名功臣為公爵。他們分別是:韓國公李善長、 魏國公徐達 、曹國公李文忠、 宋國公馮勝 、衛國公鄧愈 、鄭國公常茂(常遇春之子)。韓公也就是韓國公李善長,李善長是誰?他在明朝的地位可以比肩漢代丞相蕭何。

岐陽又是誰?李文忠,明朝開國第三功臣,戰功顯赫,獲封曹國公,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陽王,岐陽也就是李文忠。李文忠是誰?他是朱元璋的外甥,深受朱元璋的喜愛,明朝建立後,詔命李文忠主持大都督府(最高軍事機構),又兼主管國子監(全國最高學府)。朱元璋讓李文忠執掌這兩個部門,足見朱元璋對他的器重。

王世貞說馮國用不早死,其成就在李善長和李文忠的伯仲之間,這或許是對他的最高評價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惹塵埃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大封諸將,其中六人死後被追封為王

TAG:不惹塵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