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電影說 飛越網戒所:除了戒網的噱頭,還有對人性的尊重

電影說 飛越網戒所:除了戒網的噱頭,還有對人性的尊重

《飛越網戒所》是一部極其小眾的網路大電影,甚至片場只有65分鐘,如曇花一現般消失在數萬部網路大電影當中。平心而論,這部成本有限甚至顯得很「廉價」的片子,打著年輕人最反感的「戒網」這個噱頭,無論劇情還是特效、乃至人設與演技都瑕疵不少,但能以網癮少年的角度去回溯網癮成因和「戒網毒瘤」,就像一股清流般真誠。

曾幾何時,被媒體用爛了的「電子海洛因」、被定性為精神病的「網癮」,成為全民接受和探討的話題,網癮者如病態的殘疾人,被曲解、歧視,被關進了「感恩學校」接受嚴苛的「再教育」。一部《網癮戰爭》不知感動了多少在昏暗的網吧中偷偷打遊戲的少男少女,一位楊姓「網癮專家」又引來多少遊戲玩家憤怒的反擊。

現如今,還有多少人再提「網癮」是病態?還有多少「電子海洛因」的陳詞濫調,能被大眾無條件認可?得著想,隨著從小就「沉迷遊戲」的80後、90後長大成人,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和主要的消費群體,這些,都不再成為什麼大問題。

甚至比當年的「網癮」更嚴重的「低頭黨」,也不過是被大家並無惡意的調侃和自嘲後,再默默的帶著嗤笑的低頭看手機。這不僅是社會的進步和心智的開話,更多的還是對人性的尊重。

其實,「戒網學校」之類的機構,掙得是孩子父母的前,摧殘的是孩子的身心,這種「法外之地」的震撼教育手段,本質上是存在質疑的。然而,你有沒有換個角度想一想,其實患有「網癮」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因為缺乏父母的關愛,而淪為「網路」和「遊戲」的精神奴隸,無法自拔。

所以,最終的問題不在孩子,甚至不在替父母管孩子的網癮學校,而是自覺不自覺放棄關愛和撫養義務的那些不負責任的父母們。雖然本片的結局——母親認識到只顧工作不顧孩子的錯誤,孩子體會到母親的艱辛與不易,更像是美好的「個例」,但至少這種充滿人性和理解的結局。

對國產電影,得著從來不會一棒子打死,但凡有閃光點都值得鼓勵和稱讚。雖然,國產網路大電影的路還有很長,但至少走在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發展之路上,至少還有不去矯揉造作的複製粘貼,而是用心理解和表達自身感受的作品,僅憑這一點,就值得寫點什麼出來。

得著說 |拿興趣說事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得著說 的精彩文章:

電影說 念力:披著超級英雄外衣的科幻喜劇親情片
電影說 上位2:塑料姐妹花與極道大亂斗,我可能看了一部假日本動作片

TAG:得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