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個已婚姊妹對單身人士的忠告:以七個豐年預備七個荒年

三個已婚姊妹對單身人士的忠告:以七個豐年預備七個荒年

來才發現,到了谷底的時候才會呼求神,才知道用自己的方式解決不了。沒有到絕境的時候呼求,那都是情緒發泄。」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單身的年輕基督徒在小組中分享,很想快點結束自己的單身狀態進入婚姻時,那些年長的已經結婚了的弟兄姐妹們通常就會這樣說:「不要著急,你都不知道婚姻有多磨人,我現在有多羨慕你們單身人士!」

有一次在團契中,我甚至聽見有一個弟兄這樣說:「那真是『七個豐年七個荒年』,你們要好好珍惜單身時的七個豐年,因為要知道結婚之後就會進入七個荒年了。」

他們這樣分享,大抵是為了安慰我們單身弟兄姊妹的心吧,然而這樣不僅不會讓單身的弟兄姊妹對婚姻的焦慮減輕,反而讓他們因為困惑而更加好奇且忐忑:難道結婚真的會比單身更磨人?

如果從單身到結婚是從七個「豐」年進到七個「荒」年,那為什麼我現在所處的單身生活卻沒有「豐足」之感?七個豐年的「豐」究竟「豐」在哪裡?七個荒年的「荒」又「荒」在哪裡?我們要怎麼為主所喜悅的婚姻來預備?

1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對於我們單身的弟兄姊妹來說,有很多途徑,可以找一些關於婚姻的書籍,也可以參加一些單身營會,但我相信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看我們身邊較為成熟的基督徒家庭的生活,當然是在她們允許的範圍內。

我找到三個這樣的家庭,她們分別結婚3年、15年、15年,有一個家庭是在婚後夫妻才雙雙遇見主,其餘兩個則是在結婚前就已經是主內的肢體。

我希望通過她們的眼睛,從時間的這一端去回溯單身到婚姻的轉變過程,她們究竟經歷了什麼,是否體會到這種「豐年」與「荒年」到轉變?對於我們正處於單身的弟兄姐妹來說,是否有值得注意或引以為戒的地方?

因為我自己是姊妹的緣故,所以只與家庭中的姊妹做了對話。

我相信這些經驗的分享對於我們單身的弟兄姊妹都是同樣適用的,但當我結束這次尋訪時,我心中其實更加期待我們單身的弟兄姊妹能夠自己去尋找答案,能夠有更多與身邊成熟的基督徒家庭面對面交談的機會。我相信會比以下的回答更加生動,更加具有說服力。

2

第一個家庭,結婚3年,育有2子。

她和她的先生進入婚姻的時間較晚,他們都是信仰比較成熟的肢體,在彼此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我幾乎看著他們進入婚姻,預備得非常成熟,以至於實在想像不出來他們婚後會有什麼問題出現。

然而她給我第一個的回答,就是時間。

時間上來說的話,單身的時候,想要學習與人建立關係,閱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籍,都是很自由的;結婚之後這些都不用想了,婚後如果開始育養孩子了,就很難抽出時間來去做單身時認為很理所當然的事,這些讀書的時間很難再尋覓了。

當第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時間可能還會鬆動一些,但是隨著第二個孩子的出生,能夠睡一個好覺就已經很感恩了,每天讀經也只能跟上打卡的速度,丈夫幫助帶娃,姐妹才能鬆一口氣出門參加團契,這樣的狀況她預計會維持5-6年。(但她不知道,這個預估有點樂觀。)

第二,關係。

婚後發現,學會與人溝通,有正確的溝通的方式,能夠建立穩固和睦的關係很重要。這包括了家庭關係,朋友的關係,是否有一路陪伴的閨蜜,以及首要的,與神的關係,學會和神親近,處理孤單。

因為婚後也會有孤單,不能指望先生滿足妻子所有的需要,何況有一些情感和情緒上的問題,弟兄也不大理解,所以她感恩的是在單身時身邊就有幾個熟識的,彼此信賴的姊妹,這幫助她適應婚後的生活,而讓她現在花時間去結交閨蜜,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第三,室友。

這位姊妹現在回顧單身生活的時候,覺得給予她很大幫助的就是如何處理與室友的衝突。室友是離開原生家庭後、住在一起比較親近的人,也因此會有許多生活習慣上的磨合。後來發現,這就像是婚姻生活的預演。

剛巧這位姊妹畢業後,與之一起合租的另外一個姊妹在個性上跟她有很大差異,是個慢調子。她們在一起合住的時候出現過一次很大的衝突,不過好在都是姊妹,都學會借著主的恩典去解決。

這也讓她學會了如何不逃避關係中的衝突,用正確的方式去看待彼此不同但有張力的地方。

哈,沒想到,上帝給她預備的弟兄就是個慢調子。

第四,家務。

婚後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事,而且都很瑣碎。

婆婆有時候也會幫忙,但是不能所有的事都交給老人。在家的時候,一大早收拾好的房間,一轉眼就會看到被兒子弄亂了,然後又要重新收拾。每一件事都不大,但每一件事都要去處理。一天下來,你都不知道時間是怎麼流逝的。

所以比較感慨,做家務需要快速,熟練,有智慧。這個是在單身的時候就要訓練出來的能力。

當然,這不是說婚前就要完全預備好,但若有更多操練,則會減少婚後很多壓力,不然婚後就會容易有抱怨,甚至憋出苦毒。

第五,尊重。

這個是姊妹在結婚前就認識到、在婚後回想起來很感恩的一點。因為以前她是一個不自覺就會反對「權威」的人,在職場上曾經一個想法不對就會立刻站起來反對上司。

不過很感恩的是,天父阿爸改變了她的認知,讓她意識到這是自己裡面習慣性的反抗,源自於原生家庭的慣性模式。她在職場上學會尊重順服自己的上司。

這也讓她意識到,婚後家庭的秩序與權柄需要怎樣建立。她的弟兄雖然很溫和,但她懂得上帝賦予這個家庭的權柄在哪裡。這讓她不會像單身時那樣,貿然反對丈夫的決定。

第六,學會做babysister

建議單身的時候有機會能進入家庭去做babysister,會對家庭有些概念。姊妹不僅是根據個人婚後帶娃的經驗提出這個觀點,也是跟她自己單身時經歷的恩典有關。

她曾經去一個韓國夫婦的家庭住了七天,在那七天她發現基督徒的家庭跟與原生家庭很不同,她親眼看到夫妻之間的禱告,家庭中的禮拜,這樣對婚姻的想像就不會建立在韓劇上。

3

第二個家庭,15年,育有2子。

第一個感慨也是時間。

結婚15年,她仍然感慨時間不夠用,她預計要等兒子上高中之後,時間上才能有一些鬆動。因為結婚,她不能毫無顧忌的使用時間,不能全身心地去工作、服侍,甚至靈修、讀書。

她期待高質量的閱讀和更多的神學裝備,然而俗話說,生一個孩子傻三年。她是兩個混小子的媽媽。她在大兒子一歲三個月之前,一個好覺都沒有睡過,在那段時間,曾經一度心裡都在問:神哪,你在哪裡?

第二個感慨,豐年之豐在於建立穩固的和神的關係

婚後發現掙扎以及家庭的衝突,都是靠著對上帝的信心度過。如果在單身的時候,信心沒有立在磐石上,解決這些衝突就會走很多彎路,費時費勁。

而婚姻里的衝突大過人所想像的,當然這是基於這位姊妹自己的婚姻,也是基於她牧會輔導的經歷來的。

第三個感慨,預備自己去學習。

婚後當然也需要持續不斷的學,但在單身時獨有的,就是有更多安靜學習的時間和機會,這位姊妹鼓勵單身的弟兄姊妹制定計劃,有目標地去學,包括了:興趣愛好,理財,游泳,化妝,家務,敬拜司琴等。因為這些在婚後,就很難有挪去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去學習了。

第四,學會處理張力關係。

也是從室友說起,會碰到彼此性格很不同的人。學會欣賞不同的人的優點,彼此互補,是這段時間要去經歷的功課。拿這位姊妹的故事來說,她在畢業後的第一室友,就跟她是個很不同的人。這位姐妹行動力比較強,行動力強的代名詞就是很多家務輪到她頭上;而優勢互補的室友則是個思考派,思考派就負責管錢。

這個經歷幫助她學會接納不同的人並且彼此看為寶貴。

恰巧,後來上帝給她的丈夫就是個互補型的,比較喜歡思考,在家務上可以說一竅不通。姐妹因為從很早開始就被養成了勤勉的個性,倒讓他們婚後的摩擦變小。

我聽過關於他們家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姐妹在拖地,而她先生在旁邊坐在沙發上說:我來幫你吧,於是打開了一個音樂。姐妹就邊聽音樂邊拖地,這就是她的丈夫的幫助了。

第六,建立1對1禱告夥伴。

單身的時候特別感恩的是,有一起禱告分享的同伴。那個時候還在大學裡,哪怕深夜很晚了12:00之後在女生宿舍的天台上,都可以跟那一位屬靈的夥伴一起禱告。這也是很特別的經歷,誰能想到在同一棟樓里有2個被神揀選將來預備全職服侍的姊妹呢?

第七,對於婚姻意義的認識。

可以通過婚前的輔導,或者成熟夫婦的幫助,在婚前就對婚姻是什麼有一個比較真實的認知。不過也需要有所挑選,要看輔導你的家庭根基是否穩固。這位姊妹自己的婚姻15年來,都有屬靈前輩的遮蓋,一直有人在為他們的家庭禱告。

她和她的先生從起初就明白,在主里相遇進入婚姻的意義,並且不偏左右。所以她也期望,單身的弟兄姊妹能有這樣的智慧去尋求輔導,或者借著幫助已婚肢體照顧孩子,或是別樣的機會,能真正認識基督所掌權的家庭是怎樣的家庭。

4

第三個家庭,15年,一子一女。

因為是婚後才遇見主,所以特別先提出對婚姻意義的認識。

他們從2003年至今,步入婚姻已有15年。前七年,姊妹很懷念,因為那真的是七個豐年。她和先生是在職場上認識,一個是甲方一個是乙方,彼此都很欣賞對方。

婚後2人就從職場回到校園,一起讀碩。在碩士期間一起信主,除了經濟上的一些壓力,姊妹內心所經歷的都是很甜蜜的,因為風暴都是一同面對。

他們2006年剛畢業的時候,在外租房子。婆婆因為他們的經濟環境不穩定,常常對他們的婚姻有挑剔。丈夫求問神之後,就特別保護她,不容許父母干涉家庭的生活。

2009年他們買房安定下來,2年後長女出生,家庭充滿活力和盼望,夫妻關係也很好,經濟壓力也不大。可以說這是最開心的七年。

但神對她說會有第2個孩子。

第2個孩子來到後,很多生活就被打亂了。帶第1個孩子的時候,還遊刃有餘,第2個孩子一來,她就覺得昏天黑地了。

「明顯地感到精力不夠用,完全無法同時滿足2個孩子對我的索求。發現自己給予到了極限,超過我所能做的和我的底限。每天盼望老公能夠快點回來,但他回來了我就指責他,我知道他回來也是希望看到妻子和孩子開開心心的,但是我就是做不到。」

姊妹發現自己裡面的怒氣,甚至苦毒。然後才開始在婚姻中對付「老我」,這是辛苦的七年時間,也是在最近1年半,她才尋求輔導,利用「禱告解決法」來面對「我」裡面的問題,以及婚姻裡面的問題。

「後來才發現,人如果沒有走到谷底,真的變得走投無路,是不會轉向神,依靠神的。」

姊妹看了很多書,最後才重新回到福音裡面,在近期的輔導中,才逐漸被拆毀,重新體會到神的同在的滋味。也因此,丈夫也與她一起來到了神的面前。

荒年,是對付罪中之樂的荒年,因為在婚姻中無處可逃。

姊妹的建議是:

認識婚姻的意義,可以適當做一些輔導。但對於許多單身的弟兄姊妹來說,還沒有必要進入到婚姻輔導或者婚前輔導這樣的課程,而且課程本身也是比較泛泛而論的,所以這裡所說的輔導,是深層次的輔導,第一要解決的是原生家庭問題,就是我們與父母的關係。

跟父親的關係,影響著我們跟丈夫的關係;跟母親的關係,影響著我們跟孩子的關係。這兩樣都處理好了,對我們將是很大的祝福。所以盡量別把原生家庭的苦毒帶入到婚姻中。

可以從現在開始就看一些書,比如《婚姻的意義》《改變生命改變心》等都是不錯的預備。

現在許多家庭都是由老人來帶孩子,但建議最好自己來料理。因為神起初就說過,「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

如果跟婆婆在一起,人就有依賴感不願意動,有父母幫忙問題好像很容易解決,但真正的深層次問題還沒有暴露出來,而這正是夫妻二人要共同去對付的。當然若是有特殊情況,比如夫妻中有一人生病了,偶爾的幫助也是合神心意的。

5

我很感謝以上三個家庭,願意敞開自己,將自己在婚姻中所經歷的掙扎和轉變都同我們分享,我也相信,當我們與每一個基督徒家庭去對話時,都會有一些新的亮點和答案。

我鼓勵單身的弟兄姊妹們,特別是那些還在為自己的呼召憂愁,為自己的前路迷茫的年輕基督徒,能多去叩問,與那些已婚了的成熟的基督徒家庭交談,直到知道如何正確地去看待婚姻,而不被那些虛幻的影像所影響;如何去數算我們在單身時的年日,而不再虛度光陰。

看了他們的故事,

你得到怎樣的啟發呢?

移步留言區和我們聊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7Gtv奇蹟網 的精彩文章:

挫折真的是生命的養料嗎?
離過婚的弟兄,倒底能不能嫁?

TAG:7Gtv奇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