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代美女詞人,驚才絕艷不讓鬚眉

清代美女詞人,驚才絕艷不讓鬚眉


永遇樂·舟中感舊

【清】徐燦

無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別。

前度劉郎,重來江令,往事何堪說。

逝水殘陽,龍歸劍杳,多少英雄淚血。

千古恨、河山如許,豪華一瞬拋撇。

白玉樓前,黃金台畔,夜夜只留明月。

休笑垂楊,而今金盡,穠李還消歇。

世事流雲,人生飛絮,都付斷猿悲咽。

西山在、愁容慘黛,如共人凄切。

【注釋

永遇樂:詞牌名,始創於柳永,雙調一百零四字,有平仄兩體,上下片各十一句四韻。

前度劉郎: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記東漢永平年間,劉晨阮肇在天台山桃源洞遇到仙女。至太康年間,二人重回天台。後世稱去而復來的人為「前度劉郎」。唐劉禹錫《再游玄都觀絕句》詩:「種桃道士今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江令:隋江總先後仕南朝梁、陳、隋三朝,仕陳時官至尚書令,世稱「江令」。

龍歸劍杳(yǎo):《晉書-張華傳》載,張華望豐城有劍氣,乃以雷煥為豐城令,煥掘得雙劍,一與華,一自佩。張華與雷煥死後,煥之子持劍經延平津,劍從腰間躍出墮水,但見化為二龍而沒。後用「劍化」比喻人離世。

一瞬:一眨眼,比喻極短的時間。

拋撇(pāo piě):拋開;丟棄。

白玉樓:傳說唐詩人李賀晝見緋衣人,雲「帝成白玉樓,立召君為記。天上差樂,不苦也」,遂卒。後因以為文人去世的典故。

黃金台:古台名。又稱金台、燕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北易水南。相傳戰國燕昭王築,置千金於台上,延請天下賢士,故名。

穠(nóng)李:華美的李花。

銷歇:衰敗零落。

斷猿:孤獨悲啼之猿。

西山:山名,北京市西郊群山的總稱。南起拒馬山,西北接軍都山,林泉清幽,為京郊名勝地。

慘黛(dài):謂愁眉。黛,可供畫眉的青黑色顏料,借指眉。

【譯文

桃花依舊含笑開放,燕子也仍然翩翩起舞,這種春天的景色已經多年沒有看到了。那些再度出仕的人,重又出仕新朝,這些往事都不堪再提起了。在近水夕陽的殘照下,寶劍化龍歸去,壯志未酬,蹤跡杳然,在這巨變中,流盡多少英雄淚血。江山依舊,但事業未成,無以報國,只留下千古遺恨,一切繁華、豪情都拋開吧。

當年名噪一時的黃金台、白玉樓,如今夜夜只能留住明月而顯得分外冷落。垂楊像黃金縷般的枝條在春天的時候是鵝黃嫩綠的,你休要笑它現在成了枯楊斷柳。那穠桃艷李。所有的粉白黛綠都不見了。世事的無常就像天上的雲彩幻化不定,人生就像那隨風飄去的柳絮,所有的盛衰興亡都交給那群失群斷侶的哀猿去悲泣了!那北京城外的西山依舊在那裡,但是西山的景色已經失去了舊日的光彩,黯淡無光。它好像和我一樣為這國破家亡悲哀、凄切!

【賞析

《永遇樂·舟中感舊》是清代詞人徐燦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是舟中行旅感嘆懷舊的詞作。詞的上片感嘆故國的豪華眨眼間拋盡,下片抒發因故國覆亡而愁苦沉鬱的心情。詞作主要通過景物、山川和典故來抒發故國之思、興亡之感,不無悲壯之語,但更多的是悲咽凄切,採取引而不發、含而不吐的表達方式。

【作者

徐燦(約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號深明,又號紫言(竹字頭)。江南吳縣(今蘇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詞人、詩人、書畫家,為「蕉園五子」之一。光祿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學士海寧陳之遴繼妻。從夫宦遊,封一品夫人。工詩,尤長於詞學。她的詞多抒發故國之思、興亡之感。又善屬文、精書畫、所畫仕女設色淡雅、筆法古秀、工凈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畫水墨觀音、間作花草。

明日詞牌

朝中措:又稱《芙蓉曲》《梅月圓》《照紅梅》等,唐鄭縈《開天傳信記》: 「有一美措,傲脫直人。」此調有多種體格,均為雙調。這首詞就是其中之一體。上闋四句,下闋五句,共四十八字。上闋第一、第二、第四句,下片第三、第五句押平聲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詩宋詞元曲 的精彩文章:

寂寞芳菲暗度,歲華如箭堪驚
載酒買花年少事,渾不似,舊心情

TAG:唐詩宋詞元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