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員工持股計劃連續爆倉,老闆缺德有能力拯救卻不出手!

員工持股計劃連續爆倉,老闆缺德有能力拯救卻不出手!

行情慘淡,上市公司暴雷頻頻,最近又多了一個新雷:員工持股計劃。這項本被認為是為員工謀福利的項目,最終卻坑得員工血本無歸。

從凱迪生態到智慧松德:

大股東有能力拯救卻不出手

首先被引爆的是凱迪生態。幾天前,凱迪生態宣布員工持股計劃爆倉。其實,這種「爆倉」僅需大股東拿出1500萬元進行補倉就可避免,但大股東卻對此視若無睹。員工們的數億血汗錢,血本無歸。

有人說,可能是大股東也沒錢出手拯救了吧!但是,你卻沒看到大股東可恥的另一面。

財聯金牌操盤手查閱凱迪生態公告發現,這幾年,凱迪生態大股東陽光凱迪不斷讓上市公司購買自己資產,就這樣嚴重拖垮了上市公司。

陽光凱迪及其賣給凱迪生態的企業,大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僅2014年至2016年三年,累計佔用金額就超過400億元。

你想想,這是多麼的無恥無賴?當年把員工可憐的資金圈進上市公司,現在又用這些錢來購買自己的資產。

不論是大股東變賣自家資產給上市公司還佔用上市公司資金,財聯君都想在這裡問一句,在如此巨額的交易下,陽光凱迪為何違約不支付區區1500萬元的補倉款?為何將98%的持股質押出去,還因為質押糾紛而被凍結?套現的資金都去了哪裡?

就兩個字:無恥!呼籲證監會嚴查涉嫌利益輸送、侵佔員工利益的凱迪生態,讓大股東把吞進去的血汗錢,給吐出來。

而最近被爆倉的智慧松德,同樣讓人看到了大股東無恥的一面。

6月22日晚間,智慧松德公告稱,因資金補償方未能及時補足現金補倉,公司員工持股計劃信託受託人興業國際信託,對信託計劃所持的公司股份約438.51萬股全部減持。

自2014年7月,特銳德推行A股首例員工持股計劃以來,完成的員工持股計劃,共計約610份,共有約7成處於浮虧狀態。

員工持股計劃,通常被認為是員工激勵計劃,市場也將其當做是安全墊,「不坑自家人」,是對員工持股計劃的普遍認知。可惜的是,智慧松德卻恰恰「坑」了員工的真金白銀。

比較滑稽的是,對於此次員工持股計劃被強制平倉的事件,上市公司表示,因工作人員疏忽,在「員工持股計劃」屆滿前6個月時,沒有及時披露進展提示性公告,說明該計划到期後退出的方式。

事實上,早在這項員工持股計劃推行之初,其「坑人」本性就逐漸開始顯露。

在員工持股計劃於2017年3月24日完成股票購買之後,智慧松德的股價跌跌不休的走勢就再也沒能止住,僅用了3個交易日,股價就跌破了當時員工計劃購入價格。

此後,智慧松德的股價再也沒有突破員工持股價格。數據顯示,自2017年4月以來,智慧松德股價累計跌幅超過六成,在此期間,大盤的跌幅則約為10%。

除了員工持股計劃之外,2017年6月份,在市場整體都較為低迷的時期,伴隨著A股颳起的「員工兜底增持」風潮,大股東郭景松也積極倡導自己員工在2017年6月6日-6月9日間增持公司股票,並表示員工在2018年6月10日~2018年12月9日賣出增持的股票,其將對虧損部分予以補償。

此後,共有12位員工選擇了「接盤」公司股票,共計購入3萬餘股,涉及金額40餘萬,購入價格逾13元/股。

如今,智慧松德股價已經跌到了約6元/股,此番響應董事長號召的員工已經浮虧逾50%。

康盛股份(002418)6月29日晚公告,近期公司股價持續下跌,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不斷觸及止損線。

慘遭平倉前夕,康盛股份還試圖自救。6月27日公告顯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及部分核心員工基於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和對未來發展前景及戰略規劃的信心,擬自2018年6月27日起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合計增持金額不低於5000萬元。

沒想到,最終還是難逃被迫減倉的命運。

財聯金牌操盤手統計,今年以來,有70份員工持股計劃實施入市154億元 目前近六成浮虧。

而自去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長提出「兜底式增持」,表示公司股價出現「非理性下跌」,強調「公司股票投資價值已經凸顯」,倡議公司員工積極買入自家公司股票,但鮮有公司大股東出手拯救的。

而更有意思的是,也有上市公司高管借用員工持股計劃操縱市場牟利的。證監會6月29日表示,上市公司董事長濫用提案權控制信息發布時點操縱股票價格案中,何思模是易事特董事長、總經理、實際控制人。

2015年2月,易事特成立員工持股計劃,該持股計劃的資金來源包括員工自籌資金,以及何思模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揚州東方集團向員工提供的無息借款及其他款項。對於揚州東方集團提供無息借款部分對應份額,除符合條件的員工享有的約定收益外,其餘收益歸揚州東方集團所有。

證監會查明,何思模濫用提案權,以拉高股價為目的,控制提出並公告「高送轉」預案提案的時點,易事特披露「高送轉」預案提案後連續五個交易日漲停,在此期間,何思模決策賣出員工持股計劃中96.15%的股票,員工持股計劃獲利約6077萬元。

「加槓桿」扼殺了員工持股計劃

皮海洲說,其實在「爆倉」之前,也有員工持股計劃清盤的。如今年5月8日晚間,科力遠公告稱,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的資產管理機構,已將其持有的公司股票全部出售並終止了員工持股計劃。該員工持股計劃所出售的股票已虧損了六成。由於該計劃加了2:1的槓桿,這也意味著參與計劃的員工虧光了全部本金。

員工持股計劃的設計初衷,大多是將員工利益與公司利益捆綁,可視為一種有效的激勵手段。但如今,上市公司還在,但參與持股計劃的員工卻虧了個精光,這顯然背離了員工持股計劃的本意。員工不僅沒有分享到公司成長的果實,相反還出現了「虧光」的悲劇,讓員工蒙受了較大的投資損失。不僅如此,由於不少員工持股計劃被用來為大股東及高管的減持接盤,這也讓公司及大股東留下了「坑員工」的惡名,損壞了大股東、高管與員工之間的關係。如此一來,員工持股計劃的設計以及投資中出現的問題就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注。

員工持股計劃何以出現「爆倉」現象?這是因為員工持股計劃轉換成了「信託計劃」的緣故,而作為一種「信託計劃」,通常又給員工持股計劃採取了「加槓桿」的做法,不僅槓桿比例通常都是1:2,即員工持股計劃1元錢,加槓桿2元錢,並且在「信託計劃」中,員工持股計劃通常處在「劣後級」,而新加的槓桿處於「優先順序」,即:虧損先虧員工持股計劃部分。正是基於這種「加槓桿」的設計,將員工持股計劃推向了極其不利的位置。

「加槓桿」的初衷當然是希望能夠放大收益。但「加槓桿」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放大收益的同時也放大風險。尤其是在股市處於「牛短熊長」的市況下,從一個較長時期來看,「加槓桿」其實就只剩下放大風險的功能了。因此,作為員工持股計劃是不應該「加槓桿」的。

而且「加槓桿」也背離了推出員工持股計劃的初衷。因為推出員工持股計劃的初衷,是將員工的利益與公司的利益捆綁在一起,是為了讓員工能夠分享公司成長的果實。但在員工持股計劃「加槓桿」的情況下,這就不是將員工的利益與公司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了,而是將員工的利益與股市的漲跌捆綁在一起了,股市的每一個漲跌都牽動著員工的利益與心跳,以至最終將員工的本金虧個精光。實際上,如果不採取「加槓桿」的操作,員工的本金無論如何都是不可能虧光的。

此外,給員工持股計劃「加槓桿」的做法,也在員工與高管之間或與公司之間,以及與受託人之間埋下了不必要的糾紛。給員工持股計劃「加槓桿」,盈利了當然萬事大吉,但虧錢了甚至虧光了,這中間難免會出現一些扯皮拉筋的問題。比如,「加槓桿」是否事先告之了參與員工持股計劃的員工,如果只是公司方面的主意,或是受託人方面的主意,而員工卻被蒙在鼓裡。那麼作為員工來說,是可以要求賠償的。

正是基於「加槓桿」引發的種種危害,因此,「加槓桿」成了員工持股計劃的殺手。員工持股計劃的「爆倉」與清盤,或者說員工持股計劃損失慘重,其罪魁禍首就是「加槓桿」。也正因如此,對於員工持股計劃,有必要予以規範。對員工持股計劃「加槓桿」的做法,應採取新老劃斷的方式,進行一刀切。凡是新的員工持股計劃,一律不得「加槓桿」,不僅1:2的加槓桿為資管新規所不允許,就是1:1「加槓桿」也要嚴格禁止。以此降低員工持股計劃的投資風險,讓員工持股計劃回歸其「將員工利益與公司利益捆綁」的初衷。

你所在的公司,是不是也有類似員工持股計劃?老闆是真正為你的長遠利益考慮,還是在給你挖坑?不妨轉給你老闆看看。

歡迎中國式好老闆,在推出員工持股計劃時,能夠真正的為員工的長遠利益考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Android APP加固後重新簽名
紫砂壺的市場價值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