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收穫了什麼?恐怕比你想像的還多!

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收穫了什麼?恐怕比你想像的還多!

原標題: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收穫了什麼?恐怕比你想像的還多!



隨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武裝的式微,以及敘利亞政府軍逐漸掌握戰場主動權,以俄羅斯航空部隊為核心的駐敘俄軍開展的大規模軍事行動看來也開始走向尾聲。自2015年發動出兵敘利亞的行動以來,俄軍既以小規模航空兵混成集群和地面特種部隊分隊相組合的方式,以相對小的代價支援了敘利亞政府軍的行動,實現了自身在敘利亞的地緣政治目標;同時,也在頻繁的戰場實踐中收穫了在現代戰場條件下運用航空兵的豐富經驗,使俄軍一線將領和部隊得到了廣泛的鍛煉。

那麼,俄羅斯自己是如何認知其在敘利亞戰場的經驗的呢?近期,美軍智庫就發布了一篇從俄羅斯的「內部視角」觀察俄軍在敘行動的報告,提出了若干具有參考價值的觀點。



▲圖為駐敘俄軍航空部隊與敘航空部隊協同作戰


近日,美國海軍研究中心發布了俄羅斯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研究員安東·拉夫羅夫撰寫的題為《俄羅斯在敘利亞的空中戰役》的報告,從戰事進程、兵力運用和戰法戰術等角度盤點了俄軍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的特點。報告認為,對於俄軍來說,在2015年開始的這次規模並不算大的軍事行動,實際上為俄軍提供了檢驗空天軍「新面貌」改革的成果,以及磨合適應大量的新列裝裝備的寶貴契機。

在兩次車臣戰爭和2008年俄格戰爭中,俄航空兵部隊暴露出戰法僵化陳舊,武器過時落後和部隊編成結構不適應現代局部戰爭要求等缺陷。因此,在2008年開始的「新面貌」改革中,俄軍將空軍/航空兵部隊的轉型和換裝視為「優先事項」。在改革中,俄軍將其航空兵、防空兵和太空反導部隊合併組建出新的空天軍,同時在航空兵部隊中推廣以空防基地為基本戰役-戰術兵團的編成結構。在裝備方面,俄空天軍則列裝了超過350架新型作戰飛機、約1000架各型直升機和數百套防空系統。因此,在出兵敘利亞以前,俄空天軍已經悄然轉型成為一支結構和裝備都頗為新銳的作戰力量。


然而,改革轉型也給俄空天軍帶來一系列新問題。由於其部隊轉型的指導思想並非依據俄軍自身經驗產生,在改革進程中也缺乏實戰的檢驗,因此俄軍在結構和戰法上的轉型是否能夠適應作戰需求,在當時還有很大的未知數。同時,由於此前俄軍遂行的高技術作戰較少,因而對近年快速發展的精確制導武器、電子戰系統與無人機等新質作戰力量的運用也缺乏了解。此外,俄空天軍龐大的兵力結構以及漸進的換裝進程,使其航空兵部隊長期處於多種新老裝備型號混編的狀態。對新裝備的磨合適應,以及對老舊裝備在現代戰場中的潛力的挖掘,也對俄軍提出嚴峻挑戰。


針對上述問題,俄空天軍在規劃設計在敘作戰行動,以及決定駐敘俄軍的作戰編成的過程中採取了多項措施。俄軍在戰場實踐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並很快予以改進。雖然駐敘俄軍的兵力規模不大,最多時也只有數十架軍機常規部署在赫梅米姆空軍基地。但該航空集群的機型構成複雜,且時常根據俄軍的作戰任務和汲取實戰經驗的需求發生變化。駐敘俄航空部隊既曾裝備過蘇-57、蘇-35、蘇-34和蘇-30SM等新銳戰機,也長期編有蘇-24M和蘇-25SM等老式戰機。在俄軍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武裝的後期,為執行近地火力支援任務和搜索殲滅任務,米-35M、米-28N和卡-52等武裝直升機也廣泛參與作戰。


此外,部署在俄本土的圖-22M3和圖-160轟炸機,以及隨航母部署在地中海東岸的蘇-33和米格-29K艦載戰鬥機也都參與了作戰行動。以這種兵力結構為基礎,駐敘俄軍逐漸摸索出小編成混合機群同時實施打擊地面目標和編隊防空的作戰方式,以及新老機型在作戰中的整合運用。隨著俄軍武器運用水平的日漸成熟,俄軍在行動後期也試驗了精確制導武器的運用,無人機和電子戰系統與航空兵部隊的協同等作戰課目,並很快改進了對地攻擊的戰法戰術,達到了研究戰法和鍛煉部隊的效果。


俄軍在編組駐敘集群時所推行的另一個措施——實施前線部隊和指揮員的定期輪換,則使上述措施和經驗的績效倍增。駐敘俄軍規模較小,雖然頻繁的戰事能使參戰部隊獲益頗多,但終究只能覆蓋俄軍的少部分部隊。通過實施部隊的定期輪換,俄軍已經使其80%的戰術航空兵飛行員和95%的直升機飛行員具有實戰經驗。而從近年俄軍提拔的高級將領的履歷來看,駐敘俄軍的高級指揮員職務,也成為俄軍將領晉陞的必經之路。據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期刊刊文稱,只有通過指揮敘利亞戰事的考驗,俄軍將領才被認為適合擔任高級指揮職務。這兩種措施,使俄軍僅付出較小代價就使全軍獲得實戰經驗,並為研究和貫徹新戰法戰術奠定了較好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在實施境外作戰的有限派遣部隊中實施輪換的措施,在歷史上也曾被參與朝鮮戰爭的蘇軍航空兵和參與越南戰爭的蘇軍防空兵所採用。因此,俄軍對部隊和指揮員實施輪換的行為,也體現了俄軍對自身歷史經驗的汲取。

此外,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也為俄軍發展其武裝力量運用模式與理論提供了充分的機遇。俄軍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是在任務繁重且局勢複雜的情況下展開的。在俄軍介入敘利亞內戰時,敘利亞政府軍在反對派武裝和「伊斯蘭國」武裝的夾擊下岌岌可危。俄軍需要以有限規模的兵力,實施對盤踞在城鎮、沙漠和山地等多種地形的多股敵軍的打擊,支援和掩護敘政府軍的地面作戰,並提防土耳其、美國和以色列等國的軍事行動。

在複雜的局勢中,俄軍分階段對各反對派武裝和「伊斯蘭國」武裝的目標實施逐次打擊,幫助敘政府軍穩定戰場形勢,隨後以在單個重點進攻方向集中兵力的方式協同敘軍將對手各個擊破,逐漸奪取了戰場主動權。而在不同類型的作戰中,俄軍也適時根據任務需求不斷修正部隊編成和戰法(如俄戰機被土戰機擊落後,駐敘俄軍即顯著加強了地面防空力量),以提高作戰效能。俄軍在敘利亞的作戰經歷表明,如果兵力和戰法運用得當,且得到駐在國政府和軍隊的有效協同,一支有效規模的航空兵部隊也能對一場中低烈度局部衝突的走向產生重要影響,並成為實現國家戰略目標和利益訴求的有效政策工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企業新聞觀察網 的精彩文章:

發現一隻骨頭外露的狗狗,主人在旁哈哈大笑,一切果然不簡單
全球媒體關注中國核動力破冰船 但外媒報道存在常識錯誤

TAG:中國企業新聞觀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