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兵馬俑為何都不戴頭盔?是作戰勇敢,還是軍紀使然?原因竟是簡單常識

兵馬俑為何都不戴頭盔?是作戰勇敢,還是軍紀使然?原因竟是簡單常識

原標題:兵馬俑為何都不戴頭盔?是作戰勇敢,還是軍紀使然?原因竟是簡單常識


看過秦始皇兵馬俑的人,都對其巧奪天工的技藝和磅礴大氣的陣勢所震撼。但有一個細節問題,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那就是,所有的秦始皇兵馬俑,都沒有佩戴頭盔,有的甚至沒穿甲胄,僅著布衣。


有些專家學者如此解釋:因為秦人是一支崇尚武力的民族,他們也有類似於「武士道」的精神,所以他們作戰勇敢,不畏生死,戴頭盔都覺得麻煩,耽誤殺敵。


他們還引用了商鞅變法作為佐證,商鞅變法後,秦國大力為作戰有功之人加官進爵,凡是取得敵人首級者,一律封賞,這極大調動了秦軍作戰積極性,所以他們打起仗來忘乎所以,不戴頭盔,甚至是赤身露體上去搏命。


這種說法,聽起來煞有介事,彷彿很有道理的樣子。但結合常識推敲起來,卻是漏洞百出,毫不可信。


如果說秦人也有如日本「武士道」一樣的不怕死精神,但是,我們看日本人在抗戰中的裝備。他們的士兵,大部分是有鋼盔的,反而是我們的軍人,因為經濟問題,無法配備鋼盔。而但凡有坦克車、戰車掩護,鬼子們也不會像神劇中一樣,傻傻的提著槍衝鋒,他們會躲在坦克之後走,雞賊得很。


說到秦國的戰鬥力,給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是他們如飛蝗般的弩箭,射程遠,穿透力強;二是他們長達幾米的秦戈,士兵們排成方陣,用這種戈衝鋒,所向披靡。



而自古,矛與盾,向來是並行發展的,試問,他們能夠研發如此攻擊力的武器,難道就會忽視防禦裝備嗎?如果對手也有攻擊力相當的弩箭,他們就不怕不戴頭盔會被直接爆頭?


而隨著「秦軍鐵胄」等文物的出土,更加證明了秦軍是有頭盔的。他們不光有頭盔,而且許多士兵戴的還是鐵頭盔,防禦效果一點不比現在的鋼盔差。


而秦陵兵馬俑為何都沒有頭盔呢?比較靠譜的解釋是:他們是秦始皇的禁衛軍,是秦陵里的禮儀方陣,他們正在接受秦始皇的檢閱,而接受檢閱的士兵,出於禮儀原因,是要對皇帝脫帽致敬的。

而至於有些士兵為什麼僅著布衣,甚至連盔甲都沒有,不是他們不怕死,而是因為他們是預備隊而保存體力,裝甲武器都在戰車之上呢,一旦開戰他們作為第二梯隊,隨時準備披掛上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君與槽 的精彩文章:

他是世界第一老爸,一生娶了500個媳婦,生了1000多個娃
這個皇帝一生有100多個兒子,確沒有一位是自己親生的!

TAG:史君與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