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廣榮 感悟馬來西亞

李廣榮 感悟馬來西亞

風景就在路上,這段話不僅適合國內,更適合馬來西亞,由於人少,國土面積相對較大,使得當地環境非常好,空氣乾淨,加上溫暖濕潤的氣候,使得所有的地方都被綠色植被所覆蓋,路兩旁到處都是棕櫚樹,一派熱帶風光。馬來西亞位於赤道地帶,全年無明顯季節變化,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白天通常平均溫度為26~32C。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吹東南風,空氣潮濕,降雨量大,為雨季;降雨雖多,但雨下得驟,停得也快,極少有連陰雨。白天雖然較熱,但幾乎每天午後都有一場驟雨,雨後天氣轉涼。

千古馬六甲

隨旅遊車由新加坡過關到馬來西亞,晚上夜宿馬六甲市。馬六甲是著名的文化古城。興旺於15世紀初,1402年滿刺加王國定都於此。滿刺加當時是東南亞的第三大國,也是東南亞商業中心和回教中心。這裡既是一個蓬勃的商業中心,也是繁榮的港口,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停泊於此並進行交易。自16世紀初到20世紀中葉,馬六甲留下了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的足跡。幾百年來,華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和歐洲人陸續來到這裡居住,因此這裡既有中國古典式的廳堂、庭院和園林,又有荷蘭和葡萄牙風格的建築。近年來,當地的政府還在這裡設立了一些工業區和自由貿易區,為來到這裡的外國投資者提供便利條件,所以這裡發展得很快,目前許多的旅遊者也慕名前來觀光。

作為旅遊勝地,馬六甲主要以歷史古迹吸引人。我們見到了這裡的建於1646年的馬來西亞華人廟宇青雲亭,有葡萄牙人在1521年修建的聖地亞哥城門和聖保羅教堂,有17世紀的荷蘭紅屋等等。

在馬六甲可以看到,許多古老的建築物用燒結的紅磚代替石材,雖然歷經500多年的風雨侵蝕,至今仍然呈現出赤紅的顏色。市郊海濱阿布奎路有一處葡萄牙村,中世紀的古葡萄牙語仍在這裡通用。一條長400多米的街道名為荷蘭街,卻是世代華人的住宅區。舉目望去,中國古典式的建築廳堂、庭院、園林比比皆是。導遊向我們介紹說,每逢春節,當地的華人會按照中國傳統習俗貼春聯、掛宮燈、相互拜年,一派春意盎然的喜慶氣氛。據說,華人還在這裡建立了「潮州會館」、「雷州會館」、「瓊州會館」等鄉會,他們以此溝通情感,增進團結。我們在馬六甲見到了這樣的會館,大概有二三層樓高,建築醒目、漂亮,門口懸掛著對聯。

說到馬六甲,就不能不提到著名的馬六甲海峽,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是世界聞名的。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航道。通航歷史已有2000多年,它是環球航線的重要環節,平均每天通過的船有200多艘,每年通過8萬多艘,是世界上最繁忙海峽之一。然而海峽寬度有限,其中還有沙灘和沙洲,載重20萬噸以上油輪只得繞道印尼的龍目海峽,多航行2000多公里。同時兩岸泥沙不斷向海峽內淤積,海岸線每年大約向前伸展60至500米。如按此淤積速度,馬六甲海峽1000年內就會消失。因而加強航道疏浚和綜合治理是艱巨任務。

我們見到了一片茫茫水面和燈塔。在路邊熱帶雨林中有小巧玲瓏的山麓,因為這裡掩埋著許多華僑的屍骨,原名三保山,後來地方要拆遷,華僑們集資補償,此山也改名叫中國山 。

相傳,公元1405至1432年,鄭和七下西洋,曾五度在馬六甲停留。帶著對鄭和的崇敬之情,我們還參觀了座落於三保山麓的三保廟。此廟建於1795年,廟頂飛檐為彩龍戲珠,與黃瓦、朱柱、白牆相配,象徵三保公駕飛舟破浪的情景。廟門的楹聯為「五百年前留勝跡,四方界內顯英雄」。三保廟內大殿上設有鄭和的牌位,正中的匾額寫的是「福佑一方」,顯然將他推到保護神的位置。香案上供著鮮花和水果,紅色的黃色的布幔隨風飄拂,捐款者的名單連篇累牘,有的求子,有的祈福。庭院內有一尊花崗石雕成的鄭和立像,著戎裝,披風佩劍,英姿勃勃,比例勻稱,想來是當代的雕塑。看罷,不禁令人肅然起敬。廟後還有一口井,名為三保井,據說井水甘美香甜,卻被一把鐵將軍鎖將起來,不願輕易示人。中國明代漢麗寶公主,1495年嫁給當時的馬六甲蘇丹滿蘇沙為妻,這是他們的專用井。據說,喝過這口古井裡的水,他日定會回到馬六甲。所以,古井成為了遊人期盼故地重遊的許願井。所有中國遊客來此旅遊是必到之地,當地的華僑也常有人前來上香,足見其影響挺大。

馬六甲現在已成為了馬來西亞著名的旅遊勝地,它以歷史古迹吸引遊人,以滄海桑田記錄下了中國與馬來西亞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交往。

在馬六甲,我們僅僅停留了一個小時,膚色黝黑的馬來人就在廟外擺攤設點,工藝品做工,並不遜於新加坡,但價格還比較低。所以,我化了30元人民幣買了一頂棕色馬來帽,算作來此作為紀念。我們仍依依不捨地離去了。那些未盡的興緻,未了的心愿,只好深深地留在了記憶里。

現代吉隆坡

遊覽吉隆坡是旅程必有項目,並在此住了一宿。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的首都,也是其最大城市和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據記載,吉隆坡的歷史不足200年。1857年,一群為了生活而勇於探險的人,駕船從巴生河逆流而上去尋找錫礦,經過了兩年多的艱辛努力,終於在1859年運出了第一批錫礦。從此,來這裡的人越來越多,隨之出現了城鎮。1880年,吉隆坡成為雪蘭莪州的首府。1896年霹靂、雪蘭莪、森美、彭亨四州組成馬來聯邦。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後,吉隆坡被定為首都,隨後逐漸成為馬來西亞重要的工業城市。

漫步吉隆坡,可見到在其他亞洲國家難得一見的景觀。清真寺的圓屋頂與尖塔在椰林和翠綠色的各種植物襯托下,色彩格外絢麗。雕樑畫棟的中國寺廟與圍攏在塑像中的印度教寺院相伴相存。街頭,中國式的餐館隨處可見;路上,身穿紗籠、手執陽傘的馬來姑娘與頭罩面紗的印度小姐並肩而行,搖曳出一幅充滿異國情調的圖畫。 據說,吉隆坡的人口密度與北京相差不多,而汽車的密度甚至超過北京。但是我們見到,人們開車非常守規矩,轉彎車輛一定會讓直行車輛,行車規矩是左行,汽車都是右肽車,左手換擋,超車從右邊過。很少見到搶道加塞的情況,堵車的情況不多。若是在沒有交通信號燈的路口,車與車相遇或是人與人相遇,雙方都會同時駐足,有時竟出現雙方同時示意讓對方先過的情景。在公共場所,人們也是彬彬有禮,沒有人大聲喧嘩。我想,馬來西亞人有一種非常平和的心態,這也應該說是文明的表現吧。

吉隆坡市內的建築風格各異,其中既有穆斯林的古典特色,又有中國式的傳統風韻,更不乏現代化的高樓大廈。1996年竣工的88層摩天大樓,高400多米,為世界上有名的高樓之一。巍峨高聳的吉隆坡電訊塔,高達421米,是世界第四高的電訊塔。登塔俯視,整個吉隆坡盡收眼底,這座塔已成為吉隆坡現代化建築的象徵。不過這裡最出名的是位於西北角的石油雙子塔。

雙子塔由兩個獨立的塔樓並由裙房相連。設計獨特的銀色尖塔式建築在吉隆坡市中心拔地而起,以其高大與經典,使這個城市擁有了新的「高度」。 獨立塔樓外形像兩個巨大的玉米,故又名雙峰大廈。雙塔於1998年完工,高452米,它曾經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直到2003年10月17日被台北的101超越,現在是世界第四高的大樓,但仍是目前世界最高的雙塔樓。

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曾經說,每個國家都要有一座「讓國人仰視的建築」,雙峰塔就是這樣一座高樓。吉隆坡雙峰塔是馬來西亞的象徵一點也不為過。

世界著名的建築大師西澤配利是這座大樓的設計者。 雙子大廈,即國家石油公司雙塔大樓位於吉隆坡市中心美芝律,高88層,是當今世界名冠第一的超級建築。巍峨壯觀,氣勢雄壯,是馬來西亞的驕傲,它是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用20億馬幣建成的,一座是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辦公用,另一座是出租的寫字樓,在第40_41層之間有一座天橋,方便樓與樓之間來往。從吉隆坡市內各處都很容易見到這座大廈。大廈非常壯觀,就像兩座高高的尖塔刺破長空。難怪在旅遊車上,導遊都向我們推銷這雙塔形象的工藝品。

雖然吉隆坡市區面積很大,但其主要景點都集中在鵝麥河與巴生河交匯處周圍一公里半徑內,所以遊覽吉隆坡的核心區,完全可以用腳來丈量。

一早我就來到了巴生河邊,很難想像這條150年前承載大量華工來此采錫的「交通動脈」只有十來米寬,從現代運輸的角度來看幾乎毫無價值,當然看不到一條船,現在河兩岸已經開劈成「綠道」,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地方。

順著河邊的「綠道」往上遊走不遠,就來到了獨立廣場,它是個草坪廣場,中間有一柱高達百米的旗杆,1957年馬來西亞的第一任總理東姑拉肚阿曼就是在這裡升起了馬來西亞的第一面國旗,從此馬來西亞脫離英國統治而獨立,所以獨立廣場是馬來西亞的「天安門廣場」。

廣場的東側是蘇丹阿都沙末大廈, 這座宏偉壯觀、風格獨特的大廈建於1897年,當時容納了英國殖民地政府的幾個重要部門,它別具摩爾色彩更冠上銅光閃亮的圓屋頂,並擁有高達40米的大鐘樓,是吉隆坡市的重要標誌之一,每年的國慶日大遊行和迎新年的盛會都會在這裡舉行,目前是最高法院所在地。

獨立廣場的北側是聖瑪麗教堂,建於1894年,是吉隆坡最古老的教堂。帶有濃厚的「英國」色彩。

我們參觀了一幢別墅群,非常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比任何別墅都富麗堂皇,金碧輝煌,我將它全景錄像了。翻開馬來西亞的旅遊介紹,才發現這座建築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它本來是一位華人錫礦大亨的私宅,二戰時曾被日軍作為指揮中心,馬來西亞獨立後又稱為國會基地,現在成為「馬來西亞旅遊中心」。

下午乘了20分鐘時間的纜車索道,登上了東南亞最大的賭場:雲頂高原,我們好奇地觀戰,很少有人去試運氣,走在夜晚的雲頂街上,就像是在國內的某個城市的老街集市上漫步,只見街上掛滿了燈籠,標牌都有中國字,大家都說中國話,小吃全是中國風味,人頭和國內一樣攢動,當吃著熱吞吞的餛飩時,我不禁問自己,我到底出國沒有?

從馬來西亞回來已經很長時間了。也許大都市的繁華,對於我們來說容易混淆,或者說忘卻。但是,在馬來西亞的日子裡,耳濡目染到的文明、有序、和諧、溫馨的社會與人文環境,卻一直是我們回來後經常議論的話題。

我喜歡馬來西亞,不論是她的自然環境還是人文環境,都給我留下了一種恬適寧謐的感覺。

【作家簡介】:李廣榮 現任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協會會員,鹽城市作家協會會員,鹽城市詩詞協會顧問兼楹聯委員會主任,鹽城市老幹部文友會會長。

本文獨家首發於瀟湘夜雨原創文學平台,若轉載或刊用本文,需經本平台授權,請與本平台聯繫;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私自轉載或刊用的侵權行為,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瀟湘夜雨》投稿啟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瀟湘夜雨 的精彩文章:

TAG:瀟湘夜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