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河·水患·漕運

黃河·水患·漕運

歐洲人說黃河是中國之害。其實也不盡然。據研究所得,黃河也曾有利於中國,亦曾撰了一篇幾千字的《水利與水害》一文,當時人頗為欣賞。何以黃河有害卻成為中國文化的發源地呢?其實,前期的黃河對中國有利,黃河到後期才對中國有害。

黃河的水患據史籍記載,最早見於周定王五年時,即魯宣公七年,此時進入春秋時代已有110年,當時黃河北岸有衛國。衛國是殷商的故墟,《詩經》上形容她「淇奧綠竹,淇上桑田,檜楫松舟,泉源考盤」,是一個美麗的水鄉。春秋五十年左右,衛為狄所滅,由於狄不諳水利,黃河決堤頻頻,農田水利失修,故經常發生水患。

到魏文侯時,有西門豹、史起等專家起來大修水利,使這一帶的人民仍然可以安居樂業。

至於歷史上第二次的黃河遷徙,時在漢武帝元光7年,距周定王五年,已有440年。此次黃河所以發生水患的原因,是由於戰國以來,各國的長期戰爭,大家競築堤防所致。漢代賈讓曾說堤防之作,近起戰國。壅防百川,各以自利。」當時齊、趙、魏各國競相築堤,使河水遊盪無定,水去時固然成為肥美的耕田,大水時至則漂沒而競築堤防以自救。

此時亦有決水以浸敵國者。如趙肅侯決黃河之水以灌齊、魏的軍隊;梁惠成王時,楚國決黃河水以灌長垣;趙惠文王決黃河之水伐魏,造成水潦;秦時引黃河水灌大梁城,使城傾頹。

此時亦有壅塞水源以害鄰國者。《戰國策》記載:「東周欲為稻,西周不下水。」故秦始皇主張「決通川防」。

由於戰國時期多戰爭,水利失修了,黃河河道被破壞了,遂造成了西漢時期的嚴重水患。要到東漢明帝時,王景治河成功,從此黃河平息水患,達900年之久。由於此時期的政府對溝洫河渠,時有興修,因此對北方的經濟文物促成興盛。此即黃河有利中國的實證。

此後黃河造成水患,始於宋代,下溯至元、明、清二代而千年不絕。由於沒有搞治河的工作,北方的社會經濟文化因此逐漸衰落。

宋代之黃河水患,起因於唐代以後之藩鎮割據。當時黃河水災橫亘千里,由於當時四分五裂的藩鎮,大家爾虞我詐,互相掣肘,根本無法合力共治,只有任由河水溢決,遷移城邑以避之而已。因此,黃河下游兩岸的農田水利在藩鎮統治下,失修特多。

又加上五代時,黃河兩岸梁、唐對峙,為了軍事上的需要,在梁貞明四年、龍德三年及唐同光二年,曾多次決河,到宋代時,黃河水患遂急劇發生,造成了黃河下游一二千里的河床,多次的遷徙。遼亡金興以後,黃河仍常有潰決。元代黃河大決,河水遂自淮水流入海,造成此下之不利。自春秋到清末,黃河水道有六次重大的變遷。

——摘自《中國經濟史》,錢穆講授,葉龍記錄整理,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漕運在中國經濟史上是一個特別的課題。這是西方國家所沒有,而中國獨有的一個問題。漕運就是水道運輸,中國在古代時,漕運的問題不大。如兩漢初年,《漢書·食貨志》記載,每年只把山東之谷400萬斛運到長安即可。

三國鼎立時期,直至南北朝對峙,大家各自立國,亦不聞有南方之糧運往北方之事。

隋煬帝大業元年開通濟渠,四年開永濟渠。他把北齊、北周與南朝的鼎立形勢打通,東南東北,大興水運,並非北方需依仗南方之糧。到了唐代,因江南戶口日多,租凋日增。將南方租凋輸送北方京師地區的漕運,就逐漸受到重視。

唐玄宗開元年間,南方的糧帛經長江彙集於運河要衝的揚州,再渡淮河,入汴水,經通濟渠到黃河口而入洛水,抵達京師。開元二十二年時,裴耀卿為江淮河南轉運使,凡三年中運米700萬斛。此一時期,北方需南糧仍並不甚殷,直到安史之亂起,由於河北、山東等地藩鎮割據,租稅不入中央,唐室的財政遂依靠南方轉為殷切,自漕運遂成為軍國要事

唐肅宗時理財名臣劉晏,便因能整理漕運,使南糧順利北運而名噪一時。

到宋代建都汴京,主要是為了方便漕運。按照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所定製度,當時的漕運有四條路線:

第一條是汴河線,即將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及湖北各省的米300萬石及菽100萬石,向長江運入淮河,再轉運到汴京。

第二條是黃河線,即將陝西之粟50萬石及菽30萬石從三門、內坡經黃河運到汴京。

第二條是惠民河線,即將河南、安徽地區的粟40萬石及菽20萬石,從閔河、蔡河運入汴京。

第四條是廣濟河線,即將京東之粟12萬石從五丈河運入汴京。

——摘自《中國經濟史》,錢穆講授,葉龍記錄整理,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讀書摘抄僅供交流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熱事熱文 的精彩文章:

印度·改良·鄉村
象喻·理論·區別

TAG:熱事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