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軾修衙門靠賣和尚證件湊錢?宋朝公務住房究竟咋回事,真沒想到

蘇軾修衙門靠賣和尚證件湊錢?宋朝公務住房究竟咋回事,真沒想到

春哥聊史

最近十年有關房子的事牽動著老百姓的心,看著越來越漲的房價,已經脫離了正常的收入可以購買的階段,絕大多數人都是望房興嘆。有人問春哥,你一直琢磨歷史,還寫了不少歷史專欄,那麼在歷史上這個房子的事究竟是什麼場景呢,那接下來這幾篇,春哥就來聊聊歷史上房子的事。

現在媒體比較發達,經常有新聞標題說某某貪官幾十套房子,價值上億,現在沒收充公大快人心。或者某貧困縣的辦公大樓富麗堂皇,造的像美國白宮的樣子,可能花費銀兩不少。

而在宋代,公務人員想佔用公家的房子難度就大了。當時的制度規定,凡州軍常例之外的財務,不能由地方擅自決定,需要事先稟報代表中央財政的轉運司,申核上奏。

因此,宋朝的官衙門都比較寒酸,在張擇端的寫實畫作《清明上河圖》中包括酒店、商店、茶坊、旅店、寺院、醫館、民宅等,最氣派的建築非「孫羊正店」莫屬。 而公務機構只能找到一處——稅務所,但這個稅務所看起來也很簡樸,跟普通民居差不多,比起臨街的酒樓商鋪來,實在不起眼,可見當時對於官衙的打造並不是重點。

還有一個佐證材料來自蘇東坡的奏疏,北宋元祐年間,蘇軾擔任杭州知州時,就給中央上了一道《祈賜度牒修廨宇狀》,想來這道表書也是書法精品,蘇軾的子還是很值錢的,放到現在能換一套一線城市的房子。蘇軾在申請書里稱,杭州的機關用房,多是五代時期留下的建築,「皆珍材巨木,號稱雄麗。自後百餘年間,官司既無力修換,又不忍拆為小屋,風雨腐壞,日就頹毀」。至於那機關辦公用房到底壞到什麼樣子,按蘇軾的說法是——房屋都成了樓歪歪,「但用小木橫斜撐住,每過其下,栗然寒心,未嘗敢安步徐行。及問得通判職官等,皆雲每遇大風雨,不敢安寢正堂之上。」一代文豪,寫的奏疏也是字斟句酌,文采斐然。如果換成大白話就是「全是危房,不能住人。」

訴苦訴完了,怎麼解決呢?朝廷發給蘇軾200道度牒,讓他自行籌款解決。有人說這是打白條么,倒也不是白條,這度牒也是貨真價實的可以換錢的。

宋代時期,苦於苛捐雜稅,很多人紛紛涌往寺院出家。要出家需要政府的認證,也就是要有一個身份證明——度牒,而政府則按照一定的人口比例頒發度牒。看過水滸傳的朋友都知道,魯達拳打鎮關西,後來出了人命要出家,也是趙員外花了度牒錢送他去了五台山。因此,當時度牒成為「有價證券」,可以賣錢170貫。蘇軾向中央要200道度牒,大概能賣到34000貫,再加上按慣例從財政支取的500貫,勉強湊夠修繕辦公用房的費用。

宋朝的政府機關大院,雖然破舊了點,但比一般的百姓住房還是要好很多,別看蘇東坡在奏疏里寫的那麼慘,那是他文採好,能打動人,比起一般老百姓的茅屋,衙門的青磚大宅還是堅固的。不過,沿襲唐朝官衙制,宋朝官員一旦退休,就得讓出官衙住房,這一點好像去年媒體上又有討論,是否實行類似的唐宋官員居住制度。

至於退休後該住哪裡,皇帝是不管的,皇帝操心的,倒是官員退休後,不該住在哪兒。蘇軾就是輾轉流離,最終客死常州,比如,南宋規定凡各級地方政府官員休官後,三年內不許在任職地居住,倘在當地有親屬,或置有財產,三年以後也不許居住,違反者處一年徒刑。

這一點,似乎比現在還要嚴厲,大概當時也是有反腐敗的壓力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千古之謎,撒哈拉之眼究竟是隕石撞擊?還是火山形成,至今無解!
建文帝沒找著,朱棣卻撫養大了他的小兒子,歷史終於解密真相了!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