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河湟大捷代價慘重,養活該地的駐軍更是耗資驚人

宋朝河湟大捷代價慘重,養活該地的駐軍更是耗資驚人

文|邢靜

北宋朝廷先是委派王韶到秦鳳路經略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後來在王安石的支持下,王韶開始整體負責秦州西路招撫蕃部、創設市易司、募人營田等事務,開始著手進行他在《平戎策》中設計的戰略,具體的方針政策則是:「先以恩信結納其人,有強梗不服者,乃以殺伐加之。」即用恩信,積極爭取吐蕃各部的同時,兼以武力對付不歸順者。

首先是古渭州,舊稱古渭寨(今甘肅隴西縣),系渭水所出之地。熙寧(1068-1077)年間,宋政府開邊的軍事行動就是以古渭寨作為開拓河湟的基地,在這裡開墾荒地,設置市易司,招納蕃部,為戰役作前期部署與準備。公元 1071 年(熙寧四年),王韶成功招撫吐蕃俞龍珂部,俞龍珂「率所屬十二萬口內附」,被宋神宗賜名包順,使其永鎮岷州(今甘肅岷縣),受此事影響,遠近大小蕃部紛紛歸附北宋,前後有二十餘萬口,北宋由此所轄疆土拓展了一千二百里。通過對秦州蕃部的招撫,宋廷基本上控制了這裡的局面。

為了更進一步向西深入,王韶又選擇熙州(治今甘肅臨洮縣)作為經營洮西的基地。熙寧五年(1072)七月,王韶在渭源堡(今甘肅渭源縣城)和乞神坪(今甘肅渭源西南)築城,進兵至抹邦山,與吐蕃蒙羅角、抹耳和水巴等族對壘。宋軍居高臨下,吐蕃兵士翻上宋營,王韶身先士卒,指揮宋軍奮勇迎擊,大敗番兵,焚其廬帳,洮西震動。唃廝啰的孫子木征渡過洮河來援,吐蕃餘眾復集。王韶命令別將在竹牛嶺(今甘肅渭源縣至臨洮縣間)南虛張聲勢,自己親率一支軍隊奇襲武勝軍,建為鎮洮郡。不久王韶又打敗木征親軍,招撫其部落二十餘帳。10月,北宋政府改鎮洮郡為熙州,並以熙、河(治今甘肅臨夏市東北)州等一路,任命王韶為經略安撫使,兼知熙州。

第二年,王韶進駐康樂寨(今甘肅康樂縣)、劉川堡(今甘肅康樂縣),開通驛道。2月,王韶一舉攻克河州,4月,攻佔訶諾木藏城和香子城〔今甘肅和政縣〕,8月,穿越露骨山,南入洮州境內。其間道路狹隘崎嶇,騎馬難行,宋軍每天要多次下馬,方能通過險途。木征乘王韶行軍作戰的機會,再次入據河州,並親率人馬追擊宋軍。王韶不畏艱險,奮力作戰,打敗了木征,再次平定河州叛亂。9月,岷州吐蕃首領木令征聽到河州已定,遂主動舉城歸宋。宕(今甘肅宕昌)、洮(今甘肅臨洮)、疊(今甘肅甘南迭部一帶)三州的吐蕃部落也相繼歸附。此次出征,王韶前後行軍54天,跋涉18000里路,平定五州之地,招撫吐蕃諸部無數。自宕州臨江寨北達安鄉關,幅員2000里,斬獲不順蕃部萬九千餘人,招撫小大蕃族三十餘萬帳。包括熙、河、洮、岷、疊、宕六州之地全部收復,恢復了安史之亂前由中原王朝控制這一地區的局面。這也是北宋王朝在結束十國割據局面之後,80年來所取得最大的一次軍事勝利。

消息傳來,汴梁朝廷一片歡騰。王韶被加官晉爵自不待言,他被北宋朝廷授予左諫議大夫、端明殿學士。蘇軾也寫下《獲鬼章二十二韻》慶祝這一勝利(雖然幾年後他又指責「王韶構禍熙河」);就連勸宋神宗二十年不言兵的富弼對「恢復」熙河也大加肯定,認為 「開拓故疆,誠為國朝美事」。

但勝利的代價也是驚人的。光是熙寧五年( 1072年)的戰役,耗費錢、糧、銀、細、絹之費,竟達1200萬貫匹,司馬光日後指責當時「捃拾財利,剖析秋毫,以供軍費」並不是沒有道理。而這次戰爭,毋庸諱言,是殘酷的武力征服,宋軍殺蕃部老弱、焚盪帳戶不計其數,致使新納入統治的熙河一路,「自用兵以來,誅斬萬計,遺骸暴野,遊魂無依」,變成一片白地。這就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熙河雖名一路,而實無租入,軍食皆仰給他道」。每年北宋政府都需要向熙河地區支22萬石軍糧,10萬石馬料,還要買草80萬束,才能養活這裡的駐軍和官吏。這些物資的運輸又要大量的民夫來轉運,路程遙遠艱難,民夫回程時更是艱辛無比,「及代回,又無日食,不免乞丐」。「自開建熙河,歲費四百萬緡」,後來雖然熙河由於開發有了一定的財政收入,仍然「歲常費三百六十萬緡」,而當時宋廷歲入不過六千萬緡。但北宋政府堅持以如此巨大的經濟代價維持熙河路的存在,一方面,還是想把這裡建成一個進攻西夏背部的橋頭堡,實現「以絕西夏右臂」的戰略計劃,王安石就說過,「今所以招納生羌者,正欲臨夏國」,「他時兼制夏國,恢復漢、唐舊境,此乃基本」;另一方面,仍是因為這裡已經變成了宋朝的主要戰馬來源,「國馬專仰市於熙河、秦鳳矣」,良種蕃馬年以萬匹輸入內地,解決了北宋戰馬奇缺的燃眉之急。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曾被大國輪番統治的索契,是怎樣最終實現俄羅斯化的?
蘇聯是怎麼樣實現「像生產香腸那樣生產導彈」?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