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十句君子品行的經典名言,值得收藏!

十句君子品行的經典名言,值得收藏!

《孟子·離婁章句下》有云:「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一個人的原則。有所不為,而後有所為,是一個人的修行。君子審時度勢,決定取捨,知其可為,知其不可為,更是出世與入世間的謀略。

1、不敢為天下先。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七章。老子認為君子不敢處在眾人之先。

2、君子必慎其獨也。

出自《大學》。「慎獨」是儒家學說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一個人在獨處時最容易對自己放鬆戒備,從而把自己最真實的本性表現出來。

3、篤志而體,君子也

出自《荀子·修身》。篤:固,堅定。體:履,實踐,奮鬥。意思是:有堅定的意志,為事業孜孜奮鬥的人,就叫作君子。

4、博覽兼聽,謀及疏賤。

出自《漢書·梅福傳》。廣泛閱覽,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包括關係疏遠和地位低下的人。

5、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選自《文子》。【譯文】不把水抽干來捕魚,不將森林燒毀來捕獵。而有人就是為眼前利益而踐踏長遠利益。

6、乘騏騁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該句出自屈原的《離騷》。整句話的意思:騎著千里馬賓士,來吧,我願意為君主在前面指引那道路(聖王之道)。

7、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

語出先秦·荀況《荀子·勸學》。意思是說君子廣泛地學習,並且經常把學到的東西拿來檢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塗,行為也就沒有過失。

8、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出自《禮記》。那些能博聞強識而且能禮讓的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可以稱之為君子。

9、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君子廣泛地學習,並且經常把學到的東西拿來檢查自己的言行,就能智慧明達,行為也就沒有過失。

10、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譯文】得志時,施給人民恩澤;不得志時,修養品德立身在世。窮困時,獨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時還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佛堂 的精彩文章:

《易經》中經典的十句話,讀透一句,終生受益!
用詩詞說「瘦」,看看古代詩人的奇思妙想!

TAG:素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