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賈汪造車:百年煤城轉型樣本

賈汪造車:百年煤城轉型樣本

怎樣看待賈汪模式?

對於中國69個資源枯竭型城市來說,尋找城市轉型之路,或許有了新的樣本。

6月24日,「2018年資源枯竭地區產業轉型發展之路高峰論壇」在徐州賈汪區召開,這個以「產城融合,動能轉換」為主題的論壇,將國內一線專家彙集在一起,討論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勃興之道。

長期以來,賈汪之於徐州,是一個「另類」的存在,作為百年煤城的賈汪,是一個獨立工礦區,更是徐州「臟」和「落後」的代名詞。

國家發改委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司司長周建平認為,賈汪作為最早的資源枯竭型城市,是轉型發展中的佼佼者,做出了很大的成績。賈汪區已經初步探索出了中國模式和解決方案,是可複製、可推廣的一種模式。

賈汪模式?

那麼,賈汪模式的最大經驗是什麼?

賈汪區委書記曹志認為,賈汪曾是百年煤城和礦區,賈汪人長期受生態之害,對求富、求綠、求變的願望十分強烈。這麼多年以來,賈汪所有的癥結,包括發展慢的癥結、城市面貌差的癥結,主要是因為生態環境太差。

所以,賈汪模式最主要的經驗,便是得到「生態為一」的認識,並提出一個論斷:只有恢復綠水青山,才能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曹志形象地說,生態為一,其他的都為零。有了一,後面的零越多,財富越多;沒有生態這個一,再多的零最後一切都歸零。

今天看來,在生態文明已經成為新時代最強音的背景下,這樣的認識似乎順理成章。但在賈汪的轉型歷史來看,卻得之不易。當賈汪面臨煤炭資源枯竭,主導產業從地下轉到地上的時候,一些產業仍沒有擺脫對煤炭資源的依賴,新上的煤化工、焦化、鋼鐵和水泥產業,都是圍繞煤來做文章。

這種謀求轉型引入的產業,其實並沒有走出老路。如今,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環境保護約束日益強化的背景下,這些企業無一不面臨著大氣污染防治和環境治理壓力。

曹志認為,繼續做煤炭資源開發的老路,是走了彎路。在這樣的路徑依賴之下,賈汪招商引資很困難,能招到的仍然是偏重的污染企業和化工企業,這導致賈汪的生態環境長期墊底。

有了曾經的彎路,轉向生態建設之路,賈汪便走得堅定起來。賈汪的潘安湖區域,曾經是嚴重的採煤沉陷區,賈汪區政府先期投入了20多個億,這對於財力有限的賈汪來說,財政壓力是很大的。但保持定力的結果是,昔日的採煤沉陷區,成為環境優美的濕地。如今,徐州市政府在潘安湖南側規劃建設科教創新區,整體提升了這一區域的價值,同時招來了恆大集團正在這裡開發旅遊地產。

曹志自豪地說,通過引入大型的旅遊地產,賈汪區前期投入的生態治理資金已經全部收回,這直接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但在這個投入的過程中,要保持政治定力和歷史耐心,投下的錢短時間是回不來的,一定要有久久為功、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懷。

如今,潘安湖的開發模式,讓賈汪的主政者們信心倍增。曹志認為,賈汪的採煤沉陷區治理,已經可以基本實現平衡,不需要政府投資了,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未來賈汪還有6萬畝的塌陷地沒有治理,還有200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沒有改造,這些可以在兩年之內全部完成。而以生態為基礎,也為賈汪帶來了穩定的稅源。賈汪的棚戶區改造,引來了一個城市綜合體項目,賈汪的發展更可持續了。

賈汪造車

當然,賈汪的轉型並沒有抵達終點。在賈汪區的規劃中,賈汪要成為徐州的生態大花園,實現天藍水清、環境宜人的目標。曹志認為,賈汪距離這個目標還有差距,但未來一定可以實現。

在賈汪的如今的產業規劃中,一切以生態為底色,走生態加的道路。生態加工業、生態加農業、生態加服務業,生態加物流業、生態加旅遊業,賈汪正在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構建一個生態綠色、生態多元的一個現代的產業體系。「賈汪因煤而興,但也因煤而困。」金彭集團董事長鹿守光作為土生土長的賈汪人,對此有深切的體會,「一城煤土半城灰」是昔日賈汪的真實寫照,而他本人,也曾是賈汪眾多煤礦礦主的一員。

2000年初,就在賈汪將採煤沉陷區治理變包袱為資源、將生態修復治理作為轉型發展突破口之際,鹿守光關掉煤窯,造起了電動車。

鹿守光踩中了綠色發展的節拍,經過14年的艱苦創業,他創立的金彭新能源車,在電動三輪車領域獨佔鰲頭,在低速新能源汽車領域,是單品牌銷量的行業冠軍。

新能源汽車產業,正是賈汪區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曹志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關聯度非常大,配套企業眾多,如果金彭能形成年產50萬輛的規模,將給賈汪帶來300億以上的產值。

因為符合賈汪的綠色加工業的產業規劃,金彭正以加速度獲得發展。成立於2004年的金彭集團,如今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企業之一,其電動三輪車年銷量超過100萬輛,連續10年全球第一。

而當下,也是金彭發展史上最為關鍵的時刻。

金彭年產2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生產線和10萬輛的高速新能源物流車生產線,正在緊張建設之中,下半年竣工投產後,金彭新能源汽車年產能將達40萬輛,成為江蘇省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商。屆時,金彭在賈汪將有7家工廠,整體佔地面積達到2500畝,用工人數將突破5000名。

隨著金彭的迅速壯大,一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金彭集團目前參股或控股了鈑金廠、座椅廠、電機廠和控制器廠等一系列配套零部件廠商。而未來,還有一系列即將成立的配套工廠,這些配套廠商,因為金彭汽車巨大的產銷量,逐漸被導入到賈汪,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接下來我們在洽談引進輪胎製造廠商,這也是核心零部件配套產業。」金彭集團總裁劉志培說。而再接下來,賈汪還要規劃建設一個大型的物流園區,成為這些零部件產品的集散中心,為這個產業做配套服務。

集團總裁劉志培2016年來到金彭,此前,他的職業生涯大部分時間在上海的世界500強外資企業工作。通過其豐富的管理閱歷和實操經驗正在為金彭汽車的新一輪增長添磚加瓦。

如今,劉志培正在傾力研究鄉村市場的消費升級和「熟人經濟」,在它看來,國家的鄉村振興計劃,勢必帶動農村新一輪的消費升級,而順應鄉村的汽車消費趨勢,是金彭新能源車市場開拓的關鍵。

劉志培認為,當前金彭的爆髮式增長,正是抓准了鄉村社會的用車需求,換句話說,金彭的新能源車,是價廉物美的國民車。在營銷上,金彭的新能源車通過金彭電動車十多年在四五級城市及鄉鎮市場建立的強大的渠道網路和產品信譽,憑藉熟人之間的口碑效應獲得青睞。

金彭新能源車的用戶畫像,最為重要的就是小鎮青年。劉志培注意到,鄉村社會正在發生變化,就像徐州過去是人口流出大市,大量的青年要往大城市走,去蘇南或廣東去打工,但現在他們不再背井離鄉去打工了。

就賈汪來看,這裡的生態環境在持續改善,互聯網的普及,讓人們的生活品質向一線城市看齊,他們的消費自然也要升級,他們對時尚有需求,對生活品質有追求,這就是金彭新能源車的定位。

變道超車

在24日的論壇上,金彭集團和海爾集團簽署了工業互聯網戰略合作協議。這是海爾工業互聯網生態模式首次落戶徐州,金彭將引入海爾的工業互聯網平台COSMOPlat,實現產業的升級。

鹿守光認為,海爾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在農業、服裝等12個行業及上海、廣州等11個區域和20個國家已經得到了實踐驗證。通過海爾的COSMOPlat平台運作,整個製造業產品可以把交付期降低50%,產品不入庫率達到了69%,這對於製造業企業來說,是效率的極大提升,也是對生態環境的貢獻。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能源與綜合利用司原司長周長益在論壇上強調說,賈汪的轉型,不僅要研究市場,更重要的是研究自己,搞清楚人才優勢是什麼?技術優勢是什麼?區位優勢是什麼?

而賈汪選擇新能源車為新興產業來培育,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周長益認為,金彭集團一定要立足長遠,立足於跟全世界頂級的汽車企業去競爭,來謀划下一步的發展。

而對於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產業轉型,周建平強調,轉型一定要統籌謀劃,兼顧產業轉型、生態轉型、城市轉型和社會轉型。產業轉型,就是由過去資源主導型向多元綜合性、特別是新興產業來轉變,消除舊動能,發展新動能,發展現代物流業、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而城市轉型,就是從城市功能轉化來說,提高城市的承載力、聚集力和輻射功能,實施一些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

從生態轉型的角度來看,資源枯竭型城市要向山水園林城市轉變,要通過礦山環境的綜合治理,地質災害、節能環保、生態修復、城市綠色等等,來提升城市的品位。同時兼顧社會轉型,解決好就業、社保、醫療、教育和養老等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周建平認為,而在統籌謀劃四個轉型的基礎上,資源枯竭型城市可以實現變道超車,先在某一個領域取得突破,分三步走,先是跟隨人家,然後是並行,最後通過創新來實現趕超。

正在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賈汪,或許正沿著這一路徑,實現變道超車。

原標題: 賈汪造車:百年煤城轉型樣本(經濟觀察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觀察報 的精彩文章:

資本助推、頭部玩家入場 新診所軍團崛起
業績暴雷、股權質押接連違約 猛獅科技遭劫背後 實控人「另起爐灶」

TAG: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