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光飛舞·夏夜與你

流光飛舞·夏夜與你

詩經里的先秦人說「町疃鹿場,熠耀霄行」,

July彷彿看到了3000年前無數螢火蟲照亮荒野,

思鄉心切的男子獨自夜行的身影。

李白說,「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邊星。」

普通詩人在螢火蟲的微光里讀到

孤寂引發腐草之類謬言。

而詩仙把它比作銀河裡不滅的光。

孟浩然說,「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

原來螢火蟲還會被月色的光華羞澀到呀,

這大概是來自1200年前的蠢萌吧。

蘇軾說,「芒鞋竹杖自輕軟,蒲薦松床亦香滑。

夜深風露滿中庭,唯見孤螢自開闔。」

正經地說,被貶官的文人不是應該深感天地蒼茫而愴然淚下嘛?

而他卻事事皆可喜,

還自比是一閃一閃亮晶晶的螢火蟲。

想給他一個跨越900年的飛吻。

古人好運,

他們用輕羅小扇就可以別隨手拍打螢火蟲。

對現在的我們來說,小精靈是稀罕物,

住在童年的鄉愁里,

不常見。

為什麼見不到了呢?

大家都會說是螢火蟲的生長環境要求高。

螢火蟲的確是一項檢測環境的重要指標。

但螢火蟲的消失不僅是環境的問題,

也是我們的遺忘導致的。

在同樣原生態環境被破壞的情況下,

日本從上世紀90年代就有大批的學者參與到了螢火蟲棲息地的研究與保護,

開始模擬環境構築,發展螢火蟲景觀。

而我們是在2012年底由付新華博士成立了螢火蟲自然保護研究中心,

開始各地建設螢火蟲保護區。

人工營造的螢火蟲保護區以水生螢火蟲為主,

它們對水質指標很敏感,

主要棲息於圓園林駁岸間。

以 東京乙女山公園賞螢區為例,

公園駁岸多為水生植物、塊石和木樁駁岸。

棲息地坡度較緩且淺,約10-15度。

在駁岸周圍有自然拋擲的厚石塊,

形成一定的靜水帶,

以保護螢火蟲幼蟲期的安全,

順利爬入緩衝區土壤中化蛹直至羽化。

公園喬木高大,草本植被茂密濕潤。

隔離帶植被寬度大,為螢火蟲成蟲創造了安全的交配繁殖場所。

並設有專業的螢火蟲飼育房和管理人員。

著名的椿山莊酒店也以螢火蟲、風鈴木棧道、植物等元素的結合構築了一個童話般的仙境。

他們的做法是將駁岸坡度控制在10度以內,

溪床表面則由自然沖刷形成。

通過園橋的高差將人的活動與水體環境拉開,

並嚴格控制照明。

在後花園內設置了單獨的飼養箱模擬其生態環境,

向前來參觀留宿的客人展示螢火蟲的一生。

付博士的著作里還提到了自然螢火蟲的觀賞點有

西雙版納的植物園、

泰國安帕瓦、

馬來西亞沙巴等。

最最讓人期待的還是隨著環境改善

和大家的關注,

讓螢火蟲飛回我們的身邊,

我們的夏夜裡。

七月好!

文:July

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繽紛的生命 的精彩文章:

TAG:繽紛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