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理想國:豬的城邦

理想國:豬的城邦

蘇格拉底:…他們會有調味品的,當然要有鹽、橄欖、乳酪,還有詳見常煮吃的洋蔥、蔬菜。…就這樣讓他們身體健康,太太平平度過一生,然後無病而終,並把這種生活再傳給他們的下一代。

格勞孔:如果你是在建立一個豬的城邦,除了上面這些東西而外,你還給點別的飼料嗎?(372D)

上續上陣親兄弟,兩兄弟在麥加拉戰役中果然獲得赫赫戰功。

有詩為證:

名門之子,父名至善(父親名為阿里斯同,意為最好)

難兄難弟,名不虛傳(368A)

蘇格拉底也為之稱讚。他很謙虛地接受了兩兄弟的挑戰,也承認了兄弟兩的假設,認可他們所指出的觀點只是在代表特拉敘馬霍斯的觀點。

這一認可也暗含了「靈魂是正義的關鍵,正因為存在靈魂的主張,對於正義的堅持才有其意義」;同時,也可以順著推測下去,得出兩兄弟的論點只是為了尋求正義,這正是其靈魂的作用。

為了辯清正義和不義,蘇格拉底要求放大觀察對象。正如使用放大鏡的效果,要從一個更宏觀的著眼點去考察對象,來看待這個問題。這個觀察對象點就是城邦。城邦和人就這樣在談話中聯繫起來了。

他提出了自己主張的分析框架,即,先從城邦中尋找正義,然後在聚焦看到個人的身上的正義。(369A)

這樣的推導有個隱含的預設前提,即城邦與人在某種意義上存在同一性。對於城邦與人之間的關係,最簡單的理解,城邦就是人眾的集合,所以可以看作一個很大的人吧。

根據我的閱讀經驗,回顧一下之前第一卷的分析點,正義之於不義的優勢在於以下幾點(理想國(08):色拉敘馬霍斯的羞愧):

1、正義本身不是為了獲利,獲利是賺錢的技藝的效用;

2、技藝和正義的類比之下,似乎有技藝的人與正義的人相似,所以正義如同技藝一樣是純粹的(wise)

3、不義一樣需要正義作為內核,不然無法獲利,所以正義是可利的(profitable)

4、擁有正義的靈魂才能正常發揮,使得生活的更好(happy)。

雖然從邏輯上,之前的證明似乎是合理的,但是除了「盜亦有道」較接地氣以外,其他的感覺卻有點虛浮。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柏拉圖在第二卷才開始用城邦與人,這個更加現實可觀察的角度,更深入地再來論證一下。這次,這個論證將持續到整本書的結束了(好深的坑)。

關於城邦的起源,蘇格拉底率先提出其根源在於個人對於物質的需要不能自給自足。(368B)而這些需求,主要就是衣食住三方面。為了滿足三方面的自給自足,人們需要組成一個共同體來固定分工,亦即城邦(369B)。

蘇格拉底對於分工和協作的效率更高的分析(369E),是不是引發了亞當斯密的靈感?(理想國(07):反擊的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之死》法國畫家 弗朗索瓦-路易斯-約瑟夫·華托(Fran?ois-Louis-Joseph Watteau,1758- 1823)1780年創作

順著專業工作的分工,蘇格拉底還扯了一個更有點遠的話題。

一個人不論幹什麼事,失掉了恰當的時節有利的時機就會全功盡棄。…一個工作不是等工人有空了再慢慢去搞的,相反,是工人應該全心全意當做主要任務來抓的,是不能隨隨便便,馬虎從事的。(370C)

年紀大了,這段話提醒了我生命的嚴肅感和緊迫感。人因事成,浪費生命無論何時都是可恥的。反之,功成身退。孔子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是不是也是這個意義的反向思考呢?就此打住。

為了衣食住的需求,專業分工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為了工具的提供,城邦引進了工匠(370D);為了工匠原料的需求,城邦又擴大了生產,還引進了商人(371A)。於是市場產生了,交易的貨幣系統,僱傭關係也隨之出現了(371E)。

自然社會就此組成了。

李老師簽名本(嘚瑟),當然書的內容是在這個自然社會最原始的意義下的延伸了。書開頭那篇魯濱遜,特別針對現代人的特質,寫得老有感觸了。

關於正義和不義的討論,什麼樣的生活決定了什麼樣子的靈魂/德行?還是什麼樣的靈魂/德行決定了什麼樣的生活?對於正義德行的答案就是在這樣城邦的自然社會的生活中出發。

蘇格拉底的清談(logos)是為了指導格勞孔和阿德曼托斯學會如何生活((理想國3):克法洛斯的發言)。而對於我們,閱讀理想國的意義之一也在於此。

蘇格拉底對於自然社會的描述(372A-372C),顯示了一個溫飽的簡單原始生活狀態。這樣的生活充實(需要勞作)而平淡(需要節制),不然就會出現貧窮和鬥爭(吃穿不足)。自然社會與自然渾然一體。不需要擴張,因此一些都需要量力而行。

蘇格拉底是繼阿德曼托斯第二個提出節制的人來,可見「節制」在自然社會的地位和重要,或者是這種社會下的治理需要。

格勞孔插了進來,提出這樣的生活沒有佐料。人生沒有佐料,就沒有味道,沒有味道,便沒有精彩。格勞孔再次表現出自己是一個服從慾望的典型(372C)。

他把這樣的有著佐料的生活,稱作為「豬的城邦」(372D)。豬的城邦里,人們不需要勞累自己,躺在卧榻上,盡享美食(372E)。正如豬一樣無憂無慮。

——在蘇格拉底眼中,人如城邦——而這些的城邦生活,似乎是一個奢華的城邦,卻是一個發燒的城邦,一個病態的城邦。

豬的城邦里,需要有藝術家,需要有傭人,提供不是必須的東西,需要有更多的裝飾性的產業和物品,這些佐料都是豬的城邦的調料,調劑生活,滿足慾望(373A)。

由於自然社會的生產只能滿足基本需求,這些額外的配料需要更多的生產資料。既然不能通過生產獲得,那就只有通過擴張了。

豬的城邦對外顯示的是溫和和美滿。

而藏在繁華背後的,卻是發燒的城邦所發動的征伐和嚴酷。既然需要戰爭來滿足慾望。帝國模式的雛形形成了(是不是有點雅典帝國的影子呢?理想國(01))。

城邦中,又要產生新的職業,新的技藝。戰士(衛士)出現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化 的精彩文章:

TAG:不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