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陽明故事:錢德洪與王龍溪爭論中引出天泉證道

陽明故事:錢德洪與王龍溪爭論中引出天泉證道

第一次證道:龍場悟道

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王陽明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驛丞。王陽明在龍場有一天半夜裡,他忽然有了頓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三十八歲在貴陽提出:知行合一。

第二次證道:「致良知"之道

王陽明五十歲在江西,開始揭示"致良知"之教,使得心學有了歸宿,得到升華。

第三次證道:天泉證道

王陽明,五十五歲那年,他要離開紹興去廣西的前夕,一天晚上,陽明宴請學生吃飯,飯後弟子們漸漸離去,王龍溪和錢德洪就拿四句教請教陽明先生,先生很高興,他們三人就走到了陽明宅院里的一座小橋之上開始談論關於四句教的問題,因為這座小橋叫天泉橋,所以這次事件史稱為天泉證道。

李律師講 · 陽明心學

天泉論道

嘉靖六年(1527)王陽明在紹興老家奉命即將出征廣西,陽明先生此去再也未回家了。

王陽明門生眾多,號稱「門下七派",但是就與王陽明的關係和對後世的影響,首推錢德洪和王龍溪兩大弟子,這位弟子屬明代同時期齊名的哲學家、思想家,均為餘姚人,均為進士。

在王陽明出征廣西前夕,錢德洪和王龍溪一起去拜訪張元沖,並在張元沖所乘的船中討論學問,王龍溪首先發難說:先生所說的「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只是權宜之說,恐怕還沒有說徹底。錢德洪不同意王龍溪的觀點,結果誰也說服不了對方,於是,王龍溪提議說,「明天先生要啟程,何不今晚就一起去請教一下?"

一、錢德洪在天泉證道的說法

在天泉橋上,錢德洪表明:無善無噁心之體,良知原本就是無善無惡的,無善無惡是為至善,對聖人來說如此,但對普通人來說不免有物慾、私心、私意,所以意之動就會有善有惡,那就要求我們在一念發動之處把不善的念頭給去除掉,是還是非,良知原本就知道,這就是知善知惡是良知,既然知善知惡所以要為善去惡。

錢德洪認為「四句教"是王門宗旨,是定本,是一個字都不能更改的,講學就是要按照四句教去講。

二、王龍溪在天泉證道中的說法

在天泉橋上,王龍溪表明:既然心體是無善無惡,意之動怎麼會有善有惡,所以他認為四句並不是王門講學不可改的,也不是最終學說,只不過是權宜之說。他認為:如果心體是無善無惡的,那麼意動也是無善無惡;意如果是無善無惡的,那麼知也是無善無惡的,物也是無善無惡的。

在此基礎上,王龍溪提出了「四無說",即無心之心則藏秘;無意之意則應圓;無知之知則體寂;無物之物則用神。

三、王陽明在天泉證道中的說法

王陽明錢德洪和王龍溪在天泉證道中的觀點都進行了肯定,肯定之後,陽明先生說:德洪重功夫,忽本體,龍溪重本體,忽功夫,兩位都各持一端是有問題,本體功夫都重視,合為一體,不可偏離。不可以拿自己參悟透的東西與人爭論,自己能參悟透是一回事,人們能否理解又是一回事,而要別人理解,必須基於別人業己積累的知識和悟性,否則,別人無法真正理解你所悟到的東西,反而讓人誤聽誤信,一知半解,誤人子弟。

王陽明再三叮囑道:二位以後不可更改這四句的內涵,這四句有一個妙處就是適合於各個不同程度的人,我經過無數周折,才結出此一碩果,來之不易。人心自有認知能力以來,就不免被習俗所侵染,我雖然知道"心"的本體究竟是什麼,但是,在初學階段,教導學生應從良知方面實實在在地修習為善去惡的功夫,只憑空想著本體,那麼一切修為都是不踏實的。

兩位大弟子聽了陽明先生的講解後,有所悟省。陽明先生去逝後,錢德洪執著於講自己的觀點,泥古不化,守成不足,基本上還是合乎陽明先生的意思;王龍溪執著於講自己的觀點,昌進有餘,旁生技節,漸失王門宗旨。

李應德

九龍坡區人大代表、十佳律師

國際註冊企業管理諮詢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道律師 的精彩文章:

TAG:向道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