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時代潮流保持適當距離

與時代潮流保持適當距離

今天是《孟子日課》第40節。歡迎你留言交流。

曰:「敢問其所以異。」

曰:「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聖人,污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

子貢曰:『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

有若曰:『豈惟民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于飛鳥,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孟子·公孫丑上11》)

上一節孟子講了伯夷、伊尹和孔子相同之處: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那麼他們的不同之處何在?孟子說:

孔子和其他聖人不一樣,不是我一家之言,孔門弟子就已經有人說過這樣的話了。宰我、子貢、有若,三人見識高明,學力至到,其智足以深知聖人,只要是他們所稱讚的,都是有依據的。即使他們有私心,也不至於偏袒他們所愛好的人。

孟子對孔子的評價基於這三個人的評價。我們來看一下孔子弟子是如何評價孔子的。

宰我

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

自古聖人,必以堯舜為首,但是在宰我看來,孔子遠勝於堯舜。為什麼呢?

大概堯舜以道治天下,其功業在於一時。而孔子推其道,刪述六經,垂教萬世,其功業在萬世。以一時之功和萬世之功相比,孔子不比堯舜還聖賢嗎?萬世師表。

子貢

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

子貢推尊孔子說:見到一國的禮儀,就能推知其政治如何。聽到一國的音樂,就能推知其德教。即使在百代以後去評價百代以來的君王,也沒有誰能違背孔子之道。從有人類以來,還沒有誰能趕得上他的。

有若

豈惟民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于飛鳥,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有若說:難道只有人類有高下的不同嗎?凡物皆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于飛鳥,泰山之於土堆,河海之於小溪,何嘗不是同類。聖人之於百姓,也是同類,但是遠遠超出了同類。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有人類以來,沒有誰比孔子還偉大。

從孔門弟子的評價來看,孔子之聖,即使是堯舜等古帝王都趕不上他,更別說伯夷、伊尹了。孟子說這麼多,最終的目的就是表明,自己要學孔子,以孔子為榜樣。

當時,各諸侯都在想著如何稱霸,很少有人關心孔子儒學之道了。在此背景之下,孟子能與時代潮流保持一定的距離,有志於聖學,勇氣可嘉,其執著的信念更令人欽佩。

歡迎你在留言區交流。別忘了把今天的內容轉發給你的朋友,大家一起成長。明天見。

溫故知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稷下之風 的精彩文章:

TAG:稷下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