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家長們快速學會這幾種手法,輕鬆解決小兒常見病!

家長們快速學會這幾種手法,輕鬆解決小兒常見病!

寶寶生病,是家長們很揪心的事情!而且,很多家長在孩子生病後,不願意帶去看西醫輸液或使用抗生素之類治療,家長們覺得這樣會傷孩子身體。大多數家長們寧願選擇中醫治療,也不會選擇使用抗生素治療,因此「中醫小兒推拿」是家長們的首選治療方法,也是醫院裡最熱門的科室之一。

小兒推拿是手法施與小兒,刺激穴位和經絡,調節經氣、陰陽、精氣神,通過激活和調動小兒機體,由機體自身而不是藥物去改善體內狀態,達到臟腑間的陰陽平衡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小兒雙手上有很多穴位,是他們特有的,通過一些手法對這些穴位進行推拿操作,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那麼,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種家長們可以輕鬆學到的小兒推拿手法。

補脾經

常用消化系統疾病

在呼吸道感染後,也會補脾養肺、培土生金。小孩生下來,脾胃是第一個經受壓力和考驗的系統,所以也是第一個要鞏固的系統。脾胃好了,其他系統才有充足的供給,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般調理得當,1歲以後脾胃就基本長成;2歲左右就可以承受各種壓力了(一般脾虛會在3個月到1歲期間表現明顯,6個月以後是最佳的補脾時機。)

揉湧泉

頭痛發熱,嘔吐腹瀉,補益腎氣

首先,湧泉穴溫暖了,孩子的精力會比較旺盛!湧泉穴為全身的最下部,為腎經的首穴,俗話說「若要小兒安,湧泉常溫暖。」

如果經常給寶寶輕揉「湧泉穴」可使孩子增強體質及防病能力。比如對於嬰幼兒,家長可以搓熱大拇指,輕輕按壓湧泉穴或讓寶寶在溫水中浸泡雙腳兩分鐘後用大拇指輕輕按壓。

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做「蹭腳掌」的動作盤腿坐在床上兩隻手抱著兩隻腳,讓腳掌對搓馬上就會感到小腳熱熱的寶寶會感覺很舒服。

摩腹

用於便秘,積食,內熱

中醫認為,人體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經常揉腹可通和上下、去舊生新、充實五臟。在古代就有「腹宜常摩,可去百病」之說。

順時針摩腹為瀉法,能消食導滯、通便。用於便秘、腹脹、厭食等。

逆時針摩腹為補法,能健脾止瀉。用於脾虛瀉、虛寒瀉等。

要經常給孩子摩腹,經常摩腹可使胃腸等臟器的分泌功能更活躍,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並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摩腹一般選擇,晚上睡前、早晨醒來起床前。

如何分辨小兒腹脹

小兒腹脹分「無形積」和「有形積」兩種

「有形積」一般是積食或水濕不降。

「無形積」一般是氣滯不通。

「無形積」的腹脹,肚子是鼓鼓的,但用手拍,聲音是空空的像敲鼓。

「有形積」的腹脹肚子是實的,用手按,孩子拒按。

退六腑

用於高熱、涼血、解毒

六腑在中醫上就是指,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六個臟器的合稱。具有受納,傳化、排泄功能。生理特點是傳化物而不藏,實而不滿(滿了就容易生熱)。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納,腐熟水谷,泌別清濁,傳化精華,將糟粕排出體外而不使之存留。所以六腑以和降通暢為順六腑具有出納、轉輸、傳化水谷的共同功能。

擠捏大椎

感冒,發燒,咽喉疼痛

孩子感冒發熱可捏擠大椎。大椎穴在頸椎後面,低頭時頸椎根部摸到較高的骨頭下面的凹陷。每天兩到三次,如此就可以治療感冒發熱或者是咽喉疼痛。

內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還有家長覺得看不夠,想學更多《中醫小兒推拿》相關手法,那麼小編向大家推薦一款非常實用的中醫學習APP——紅棗FM,裡面收集了多部小兒推拿相關音頻哦。

推薦FM的理由:

目前紅棗FM整合了近50000集音頻,在這裡大家可以搜索更多的小兒推拿相關音頻,最重要的是這些音頻全部免費哦~

其次,同時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無論是在上班路上還是午間休息時間,家長們隨時可以收聽小兒推拿相關音頻,輕鬆get到知識。

此外,除了小兒推拿還有很多中醫音頻,包括中醫養生、中藥、分科、名醫典籍、灸針推刮、經絡穴位等~輕鬆聽音頻學習,零基礎學習中醫,做全家人的保護傘!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99的後天培養

掃一掃,你也能成為天才的父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 的精彩文章:

老祖宗留下99個珍貴養生秘方,簡單實用!
想要得到由內而外的美?多按摩這幾個穴位,女性朋友便能永葆青春

TAG: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