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前的中國六大火炮工廠:三個自廢武功,一個送給了日本人

抗戰前的中國六大火炮工廠:三個自廢武功,一個送給了日本人

文/寂寞的紅酒

火炮,是近現代戰爭中的一種重要作戰武器,被譽為「戰爭之神」。二戰時期,火炮的作用尤為突出,往往會成為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在抗戰中,中國就因為缺乏火炮飽受日軍火炮之苦,被日軍火炮打的傷亡慘重,毫無還手之力。全面抗戰的八年中,中國僅僅製造了98門身管火炮,而且幾乎全是從國外購買零件組裝的。由於當時的中國缺乏身管火炮製造能力,只能狂造威力小、射程近的迫擊炮來彌補火力的不足。不過,事實上,抗戰前中國並沒有那麼差,當時其實是有一定火炮製造能力的,只是當時的六大火炮工廠,三個自廢武功,一個送給了日本人,還有一個停留在籌建階段,只有一個在勉強撐場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當時的六家火炮工廠。

瀋陽兵工廠(東三省兵工廠),奉系軍閥張作霖投入巨資創辦的兵工廠,是中國最大、實力最強的兵工廠,火炮生產能力尤為出眾,一度號稱「亞洲第一」。該廠能生產山炮、野炮、加農炮、榴彈炮、高射炮等各種型號的火炮,連240毫米重炮都能造,是當時中國實力最強的火炮工廠。此外,瀋陽兵工廠還設有專門的迫擊炮廠,年產迫擊炮1000門,炮彈約50萬發,比1939年全國產量都高。但瀋陽兵工廠和瀋陽迫擊炮廠在九一八事變中,由於東北軍沒有抵抗,所以拱手讓給了日本人。

上海兵工廠,其前身為著名的江南製造總局,曾是中國最大的火炮生產基地。但由於資金缺乏、設備老化等原因,生產能力退步,但仍然能生產75毫米山炮、大口徑要塞炮等各類火炮。但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後,由於《淞滬停戰協定》規定上海不能駐軍,所以上海兵工廠停辦,除了少部分設備給了金陵兵工廠,大部分設備運到了杭州附近的倉庫,原上海兵工廠只能修炮,不能造炮了。抗戰爆發後,儲存在倉庫中的機器大部分落到了日本人之手。

太原兵工廠,由山西軍閥閻錫山創辦,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兵工廠,和瀋陽兵工廠、漢陽兵工廠並稱中國三大兵工廠。該廠設有火炮廠、炸藥廠等多個分廠,有設備3800部,職工1.5萬人,還有大量的附屬廠礦企業,是中國重要的軍火生產基地,尤其是火炮造的那叫一個溜。中原大戰前,太原兵工廠月產各式輕重火炮350門,迫擊炮100門,火炮產量很高。但中原大戰後,太原兵工廠被張學良解散。雖然閻錫山重返山西後恢復了太原兵工廠的軍工生產,但兵工廠已經元氣大傷,產能大大下降,火炮生產能力僅僅在200門左右。儘管太原兵工廠不復往日的輝煌,但在抗戰中仍然發揮了重要作用。忻口戰役中,晉綏軍用庫存的八萬餘枚炮彈回敬日軍,讓日軍也吃了一把被炮火覆蓋的苦頭。太原會戰後,太原兵工廠淪落敵手。雖然閻錫山運走了部分設備,但已經失去了火炮製造能力,只能生產槍械和威力較小的迫擊炮。

漢陽兵工廠,老牌兵工廠,是抗戰前中國屈指可數的火炮製造基地之一,能生產75毫米山炮、75毫米野炮、37毫米平射炮等火炮。不過由於設備老化、資金緊缺,該廠火炮產量較低、質量較差,因此在1935年,漢陽兵工廠的火炮車間停產,從此只能生產槍械和手榴彈等武器。該廠停止製造火炮後,全力生產槍械等武器,其生產的漢陽造可謂大名鼎鼎,是抗戰時期中國軍隊裝備最多的步槍,為抗戰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廣東琶江炮廠,由廣東軍閥陳濟棠籌建,總投入超過1100萬,是中國最新的火炮工廠,具有較強的火炮生產能力。不過該廠籌建沒兩年,就在兩廣事變後被中央接收。國民政府接收後,停止了該廠的火炮生產,讓這個最新式的火炮工廠白瞎了。直到抗戰時這個廠才派上了用場,畢竟該廠是當時唯一能派上大用場的火炮工廠。抗戰爆發後,該廠遷往大後方,整合為兵工署第五十工廠,組裝生產37毫米反坦克炮、60迫擊炮、20毫米高射機關炮等輕型火炮。該廠還利用倉庫中東北軍報廢的150迫擊炮炮管仿製出150毫米重迫擊炮,該炮成為抗戰時國產武器中少有的重火力。

此外,1936年,國民政府還籌備了一個畫餅充饑的株洲中央炮廠(株洲炮兵研究所),計劃1938年開始批量生產。但這個雄心勃勃的炮廠還沒有投產抗戰就爆發了,所以該廠內遷重慶,整合為兵工署第十工廠,組裝生產蘇制37戰防炮炮彈、60迫擊炮彈以及雷管等武器。1943年該廠又開始大規模生產60毫米迫擊炮、37毫米反坦克炮等輕型火炮。不過由於原材料等問題,該廠仍然以迫擊炮生產為主,不具備大型火炮生產能力。

抗戰前,國民政府進行了十年的工業建設,竟然只有六個火炮工廠,而且其中三個自廢武功,一個拱手讓給了日本人,還有一個一直在籌建,只有太原兵工廠一家勉強撐一下場面。抗戰前,閻錫山打算把太原兵工廠賣給中央,但國民政府看不上這個地方兵工廠,認為該廠設備老化、工藝落後,而閻錫山要價又太高,所以就沒有要。結果等到太原兵工廠淪陷,中國連一門大炮都造不出來了,只能造沒什麼技術含量的迫擊炮。國民政府進行了十年的工業建設,竟然連大炮都不會造,著實讓人汗顏。

參考資料:《劍橋中華民國史》、《民國山西實業志》、《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國近代兵器工業──清末至民國的兵器工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寂寞的紅酒 的精彩文章:

蘇德合夥入侵波蘭,為什麼英法只對德國宣戰
二戰時丹麥丟了一個島,如今該島的足球隊名噪世界盃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