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花1.5萬健身減肥,不久竟被下病危通知

他花1.5萬健身減肥,不久竟被下病危通知

葯明康德/報道

據《都市日報》報道,杭州有位36歲的李先生體重超重,受朋友的影響,萌生了健身減肥的念頭。於是他在健身房辦了卡,買了私教課,開始了運動+節食的減肥計劃。

圖片來源:Pexels

在飲食上,李先生戒掉了夜宵、碳酸飲料、啤酒;不吃高脂肪食物,只吃高蛋白食物;主食吃得很少,每天最多幾小口。

運動方面,李先生從一個從不鍛煉的人,一變而為健身狂。每天晚上只要沒有應酬,李先生就會去健身房,除了完成私教課外,還會自我「加練」,每次至少兩個半小時。

3個月後,李先生卻因頭痛、高熱進了醫院,被診斷為病毒性腦膜腦炎,還被下了病危通知書,醫生說他隨時有死亡的可能。經過十多天的搶救,李先生才脫離生命危險;又經過一個多月的恢復,他才開始自主排尿。

圖片來源:Pexels

醫生認為,李先生這次患病和他疲勞過度、營養沒跟上有關。這些因素導致機體免疫力低下,給了病毒可趁之機。

實際上,無論是體育愛好者或頂級運動員,還是像李先生這樣想通過運動來減肥並保持體型的人,都有可能出現過度訓練。

過度訓練綜合征包括過度訓練導致的肌肉骨骼損傷,也包括一般疲勞和其他癥狀。

體征和癥狀

在努力向高一階的健身目標前進的過程中,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那麼過度訓練可能是一個原因:

生理:靜息心率增快,血壓升高

身體:食慾下降,胃部不適,口渴,睡眠障礙,疾病和感染頻率增加,感覺日常事務普遍難度增加和疲勞感增加,肌肉異常酸痛,疼痛不同於常見的肌肉酸痛

行為:性格改變,動機降低,注意力改變,自尊心降低,應對壓力的能力下降

表現:活動時心率增快,力量或耐力下降,運動和協調能力受損,多種技術失誤。

圖片來源:Pexels

避免過度訓練導致的損傷

無論參加哪種活動(跑步、游泳、舉重等),如果想要通過運動來改善健康,你就需要給自己以壓力才能看到結果。但是,給自己的壓力太大可能會導致傷害,這對你的健身目標是不利的。

下面是一些避免過度訓練損傷的技巧:

不要太快增加運動難度。鍛煉需要穩定地逐步推進。遵循一個結構化的計劃,安全地、逐步地增加活動量,可以幫助你保持健康,避免痛苦。例如:

對於跑步來說,增加難度可能包括提高速度、上坡或下坡跑、增加持續時間,以及採用間歇訓練法(強度隨時間交替變化)。

對於阻力訓練,增加難度可能包括增加重量、重複次數、組數,以及減少完成相同運動量的時間。

注意身體的感受。人的身體是很聰明的。如果覺得自己身上正在出現過度訓練的跡象,那麼應該休息一下,減少或暫停活動。

不可心急。尤其是在剛開始健身或剛開始改變鍛煉活動時,應慢慢進行。不要指望通過幾周的運動來彌補幾個月的不活動。目標是長期堅持,而不是一夜成功。那些貪多貪快的人往往最終受傷或失敗,並完全放棄他們的健身目標。

比如前面介紹的李先生,就是過於貪多求快。本來從不鍛煉,猛然開始大運動量訓練,而且超出教練指導的運動量,這樣他的身體很有可能適應不了,很有可能導致損傷。

圖片來源:Pexels

避免過度訓練綜合征

過度訓練綜合徵發生在體育愛好者或運動員增加運動量的速度快於身體適應能力,或無法從持續的高強度運動中恢復時。然後身體會通過各種反應讓你知道自己做得太快了。

一些體征和癥狀可能提示過度訓練綜合征,但它們也可能是其他問題的癥狀。

每個參加運動的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的痛苦可能是由於過度訓練,但也可能是由於其他健康問題。例如,心率變化、全身疲勞和其他全身癥狀可能是由更嚴重的問題引起。

比如李先生,就已經不僅僅是過度訓練綜合征的問題了。他很有可能是過度訓練加上營養和休息不足,導致免疫力下降,使得病毒趁虛而入,造成了嚴重的病毒性腦膜腦炎。因此,在過度運動後出現不適,應該及時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下面是一些避免過度訓練綜合征的技巧:

勞逸結合。如果你的計劃中有一個預定的休息日,說明你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那就正好可以利用起來。骨骼、關節和肌肉需要通過休息日來保持健康。

充足睡眠。研究顯示,睡眠在體育愛好者和運動員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這是我們身體的生長和修復的時間,也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恢復的時候。

良好飲食。適當的營養對身體的健康至關重要。運動時限制熱量不能過於嚴格。《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減肥膳食不能低於每天1200千卡,並且仍應保持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平衡。

參考資料:

[1] Tips to Avoid Overtraining Injuries

[2]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

About us

我們為您帶來最靠譜和最前沿的好醫新葯全球資訊

e葯環球 | 葯明康德團隊打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葯環球 的精彩文章:

避免「手機脖」,最重要的可能不是看手機的時間,而是……

TAG:e葯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