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點】不懂中西醫

【觀點】不懂中西醫

作為中國人,一旦生病我們或多或少都會為了一個問題糾結:看中醫還是看西醫?即使你是一個純粹的中醫或者西醫「信奉者」,只要你身在祖國,你周圍的七大姑,八大姨也會給你五花八門的推薦,就會有「中西抉擇」。即使你身在海外,這種糾結,你也無法逃避。

舉兩個真實的例子

01

一次我去農村義診,一位中年女性患者拿來一堆化驗單找我,我了解了一下病情,看了她拿來的各種化驗單,發現她患有多種疾病:「高血壓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顫動,短暫腦缺血發作(類似中風後自行恢復)」。我給她一一解答,告訴她:「您需要服用降壓藥物,因為您的血壓今天還有180/110mmHg;您也需要服用降糖藥物,您已經可以診斷糖尿病,並且您餐後血糖達到15mmol/l;您還需要服用降血脂藥物,您的膽固醇非常高,低密度膽固醇達到了5.2mmol/L。最後根據目前的指南,我還要建議您服用抗凝藥物,預防再次中風……」。我給她介紹了不同抗凝藥物的用法及監測方法。她問我:「這些葯大概多少錢一天?」我大致給她算了一下,如果都用國產葯,這些葯加起來在13-20元之間,並且每1-2周要去城裡驗一下PT。她說「這樣啊,那我是不吃了,掙的點錢不夠吃藥」(其實我還沒給她說,最新指南的方案:最方便的治療中單單抗凝藥物一項,現在就需要55元以上)。最後,在我和她的全科醫生反覆勸說下,她答應進行降壓,降糖,降脂治療。我希望她能服用抗凝藥物,她嫌去城裡化驗麻煩。這個時候,當地衛生院的醫生對我說:中醫中藥治療在農村老百姓還是比較相信的,效果也好……

02

我病房有一個中風後遺症的患者,患者的子女在美國工作多年,他得知我也學過中醫,就極力勸我用中醫中藥給他父親治療。他還告訴我他在美國工作時的一件事:一次他在美國感冒了,看了各種美國醫生,吃藥折騰幾天沒治好,幸虧一個來自香港的同事給他一包中藥,讓他試試,結果中藥的效果非常好,從此他就非常相信中醫了。但我還是婉言拒絕了用中藥給他家人治病,我告訴他:「我有中醫資格證,卻沒有執業證。我現在用的是臨床醫學的資格證和內科的執業證,我多年都是從事臨床醫學工作,中醫的東西不會用了」。

我學了多年中醫,又學了多年西醫,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01

談談我對中醫的一點認識

中醫治病講究「理、法、方、葯」精妙組合,以達到「陰平陽秘,氣血調和」的目的。

中醫的"理、法、方"。中醫主要尊崇《黃帝內經·素問》中的理,這部著作中以黃帝和岐伯的問答形式來闡述人與自然關係,人體生理變化,不同病理改變及治療方案,它是一部涵蓋中醫各個方面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靈樞》重點闡述了經絡腧穴及針刺療法的理論和方法。當然,後來的《難經》、《傷寒雜病論》等等的理論都是和《黃帝內經》一脈相承的。中醫的方在《黃帝內經》中也有闡述的。臨床運用最廣泛的是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它根據六經辨證的思路及其不同病症轉化,確定治療方案。這部書中含有著論22篇,記述了397條治法,載方113首,直到今天這些方劑仍被廣泛運用。

中醫的"葯"。《神農本草經》是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全書共計收錄了365種藥物,正好與一年365天相合,主要是根據「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應一日,以成一歲」。這種思想也與《道德經》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一致,同時《黃帝內經》中也處處體現這種思想。「天人合一」這個是理解中醫的關鍵,也是外行人評判一個合格中醫的標準。

中醫講「天人合一」也是被大家說爛的話題,每個大師在不同場合都還講的不一樣。我們今天不談「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處」這個點,只從治病方面來解釋這句話。中醫認為:「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簡單的說:人的生存,是有三個方面的決定因素—「天」、「地」、「人」。「天」,首先是你出生之前你先天的稟賦,你父母給你的基因,你一出生就無法改變。其次是你出生的時辰,也就是你什麼時候出生的,就是「生日」或者就是你的「八字」,這個你也無法改變。作為一名純粹的中醫,這個「天」的知識還是應該懂點的。其次是「地」,這個就是你的居住環境,比如:在海上的漁民和在高山上的樵夫,他們所生疾病是不一樣的,這是「地」決定的;另外,同一座城市裡,居住不同位置,所得疾病也不同,這也是「地」決定的。「孟母三遷」就是在改變「地」的問題。這個「地」可以說成「環境」,也可以說成「風水」。這個方面的知識,純粹的中醫也應該知道的。「人」就是你自己,你是否真正的在乎你自己決定了你生病的不同。比如:每天熬夜,胡吃海喝,胡作非為,即使先天再好,也會生病。所以「天+地+人」,就是「1+1+1」這個「1+1+1」可以等於3的,也可以大於3,還可以小於3。

我們經常聽說「陰陽五行」「易經八卦」這個是古代人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就是把各個現象、物品都歸納抽象到幾個方面或者某種符號,從而說明萬物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影響。而「五運六氣」 則是「天地合一」具體運用手段,對於一個純粹的中醫是必須了解的。對於某一個地方的「五運六氣」指導治病十分關鍵,他已經佔了「1+1」,如果這2個方面都不知道,「人」的這個「1」你更無法獲得準確信息。隨便開個藥方,即使治好了別人的病,也是運氣罷了。

說到這裡,一個中醫輪廓出來了:起步就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進一步還要「明醫理,通方葯,精針灸」,這樣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中醫師。我達不到,所以,我不敢隨便給別人開中藥方。

02

我們來看一下西醫

西醫就是現代醫學,儘管有人說我說的不對。的確,西醫在很多方面是建構在現代科技手段上面的,比如我們常見的:血液生化,細胞微生物,CT,磁共振等,這些現代科技運用在醫學上,成就了西醫的「現代醫學」這個概念。

西醫凡事都是講個證據的,無論診斷出什麼疾病,他會很明確的告訴你這個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可能的治療手段。當然,現代科學的發展水平,我們還不能對人體和疾病完全認識,比如:人腦的問題,某些遺傳疾病,某些病毒感染後的治療等等,但現代醫學已經可以告訴你「是什麼」了,至於「怎麼辦」早晚會有答案。這些都符合現代科學思維,而不是一團霧水。特別是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已經可以預知人體未來可能出現某種疾病的情況。因此,一個合格的西醫,無論你在哪個地方,你對疾病的認識應該是相同的(同一疾病,不同醫生,只有一個正確診斷)。

西醫的治療方案也是規範的,什麼疾病用什麼葯,都是有指南和診療規範明文規定的。該用藥就用藥,該手術就手術,同一種疾病,在國內和國外的治療應該是基本一致的(當然,有些醫生會有創新,試試其他方法,推動醫學進步)。

說到這裡,大家對西醫也有了個輪廓:「建立在現代技術手段上,同時診斷、治療均有嚴格規範的醫療技術」,這套邏輯似乎十分適合於現代人當西醫。當然啊!古代人當中醫肯定比穿越到現代社會當西醫容易的多啊。

到底應該選擇「西醫」還是「中醫」?

其實對於患者和醫生都不用糾結,您思考一下:一個患者去找醫生看病需要的是什麼?是不是一個「結果」?這個「結果」我把它叫做「確定性」,病人去找醫生看病,他希望得到一個「確定性」—這個醫生能「治好我」。只要有這個「確定性」,病人是不會在乎你用什麼手段的。我常常聽人說「我不信中醫的,但我覺得某些中藥很好,我會吃」,是啊,這就是大家追求的「確定性」,這個中藥對他的病有「確定的」療效。即使醫生告訴患者「沒得救了」,他會失望但會很滿意,因為這也是個「確定」的答案。

不懂醫

>

主要是不懂這個

「醫」會不會給出一個「確定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科醫學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全科醫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