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滾印手串,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遠古圖書館

滾印手串,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遠古圖書館

滾印,個人認為是所有古珠中位於最頂端的。

因為,根據滾印的圖案、文字、雕刻手法、材質等等,完全可以串起一部遠古史。

人類自從有剩餘物品,就需要「標記」——這個是我的,有我的記號在上面。記號發展成文字,文字亦需記號,那麼「印章」,作為身份的代表,產生並一直延續至今。有沒有加蓋公章?至今仍是一顆忐忑之心能不能放下的分界點。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告訴我,你怎樣去生活》中,寫到她丈夫,即考古學家馬克斯,在一個發掘季結束後與當地政府平分考古成果:「我覺得兩邊的分量差不多。如果我們失去了那個漂亮的馬頭護身符和那枚稀有的圓柱體圖章(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此加註釋:這東西非常有意思),那麼,我們就能得到那尊最完美的查加巴扎女神像、雙斧形護身符和紋飾精美的陶罐……哦,該死的,選擇的時刻到了!你必須二選一!」

圓柱形圖章即我們俗稱的「滾印」。這是個令所有考古學家著迷的小東西。世界頂級大博物館中,小小的滾印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滾印」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平印。為何?因為人類一開始的標記都標在「泥土」上。那時沒有紙啊!蘇美爾人以蘆葦稈為「筆」,在泥板上按下標記,這些標記發展為文字即「楔形文字」,更形象的說法叫「釘頭文」。泥板書要求壓印時能夠覆蓋到更多的面積,於是滾印應運而生。

滾印一般出現在四種東西上:陶土球,陶器,泥板和泥板盒。滾印一滾就是一組圖案,重複部分一般都對稱。不但「效率高」,還十分美觀。

裝了東西的袋子、箱子、筐子、罐子,甚至大門,用繩子捆住或拴住,怎樣防止別人打開?繩子上包裹一塊泥土,泥土上滾個圖案,成了。「封泥」這個詞就是這麼來的。

「滾」了印的陶土球和泥板盒,現在基本上看不到完整的了。但「滾」了印的泥板書很多保存得很好。因為泥板書通常用火烤過,不再那麼脆弱了。

有一次,我家小子如此這般向他同學解釋滾印的用途。不料那邊馬上反駁:「要在泥板上滾多麻煩,直接簽名不就得了?」小子笑道:「遠古,幾人識字?字,估計也沒發明幾個。但圖案誰都看得懂,神像,誰都認得。厲害家族的族徽,要記得的。」對咯,這就是「近墨者黑」!說好聽點叫家庭熏陶。

滾印伴隨兩河流域長達3000多年的泥板書寫歷史。到公元前5世紀左右,即我國的戰國時期,新的書寫材料出現,比如皮革與蠟版,滾印才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圖中這枚滾印,圖案有很深的寓意,我認為是表述人類剛剛開始定居時遇到的困難。女神伊斯塔爾(相當於古希臘神話里的雅典娜,比雅典娜早很多年)見幼發拉底河河岸有一棵樹快被淹死了,就將它移植到自己的花園,希望樹長成後用它做傢具。沒想到,樹長成後,樹冠被阿朱鳥(即不死鳥)做巢了,樹榦被憂鬱少女居住著,樹根被蛇窩佔據了。女神對著不能用的大樹,淚水漣漣。然後,英雄吉爾伽美什出現了。他替女神清理大樹,女神如願以償做成了傢具,定居下來。

該圖表現的,正是女神伊斯塔爾對著大樹站著,星星是她的標誌(她是月神之女),獅子是她常騎的座駕。中間有阿朱鳥,大樹底部是像鱷魚一樣的蛇。

滾印手串,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遠古圖書館。

最後,推薦您讀本書:

(文章來自: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雅活書系《古珠之美》,作者:許麗虹、梁慧,本文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授權本平台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器古珠 的精彩文章:

TAG:拾器古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