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磅!中國隱身運輸機方案曝光,距離實機現身或為時不遠

重磅!中國隱身運輸機方案曝光,距離實機現身或為時不遠

在國產固定翼隱身軍用飛機中,殲-20是當之無愧的巨星,無數媒體和網友為了讚美它幾乎耗光了能用的所有辭彙;殲-31則是當仁不讓的「口水製造機」,圍繞它是否會獲得正式立項,產生了無數輪的「地域戰」、「口水戰」,一些軍迷甚至為此問題反目成仇;「利劍」無人機則是最神秘低調,除了首飛時引起廣泛報道之外,外界再也不知道它的進展,但從各種獲獎報道來看,它顯然在穩步發展之中。

就在隱身戰鬥機、隱身無人機持續在各媒體平台霸屏的時候,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發布的一則消息則悄然把「隱身運輸機」這個概念提了出來:6月27日晚,瀋陽所青年團隊在遼寧省「創新杯」未來飛行器設計大賽總決賽中喜獲佳績,《「灰背隼」混合動力分散式推進多用途隱身運輸平台》、《「戰靴」無人機輔助起降戰術運輸系統》包攬專業組一等獎,《「獨孤」雙模運輸機》獲二等獎,《模塊化無人戰術運輸機》獲三等獎,以上獲獎作品將推送參加「創新杯」第八屆全國未來飛行器設計大賽。

報道截圖

經過檢索公開資料,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很可能是首個公布「隱身運輸機」相關資料的國內航空科研機構。

可能有人要問,一個概念作品比賽而已,怎麼就能引起這麼高的興奮了,這就要來看看文章開頭提到的「利劍」無人機了。2011年9月,在「中航工業杯國際無人飛行器創新大獎」上,中航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601所)和瀋陽航空航天大學聯隊的「天弩」無人機首次亮相,而「天弩」就是「利劍」的縮比驗證機,在「天弩」亮相2年後,「利劍」就完成了首飛。而這次的飛行器設計大賽,瀋陽所獲獎的4個作品,4個都是運輸機作品,其中一個還是隱身運輸機。

運輸機可以軍民兩用,以載重量大、通用性強、用途廣泛著稱,在普通人眼裡總是中規中矩的模樣,然而,美國空軍早在2009年就安排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分別進行下一代軍用戰略運輸機的氣動布局研究。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首先提出的方案是「翼身融合混合布局」(HWB)運輸機,因為戰略運輸機素有「大象鳥」的綽號,以至於HWB被戲稱為「隱身象」。而波音公司提出了混合運輸編隊,以及分散式推力、混合燃料推進設計。

目前,洛克希德馬丁混合翼身布局運輸機完成低速測試

俄羅斯在2015年公開了其新概念運輸機「PAK-TA」,亞音速型「PAK-TA」的巡航速度900千米/小時,有效載荷90噸,單次加油的航程只有4500千米。

而美俄的下一代運輸機儘管發展方向不同,但都擁有共同特性:採用隱身設計。

比如「隱身象」在隱身設計方面,整體以扁平圓滑連貫曲線為主,力求削弱雷達反射波,減小雷達照射面積,並採用大面積的吸波複合材料全覆蓋;將傳統翼下弔掛發動機形式改為翼上置形式,經過飛翼的下方遮擋來減小紅外輻射,而「PAK-TA」以整體隱身、三發電力驅動、採用綜合航電系統和可超音速飛行為主要特徵。

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的是,以隱身運輸機為平台,還可以衍生出空中加油機、空中激光武器平台等特種飛機。

新一代運輸機所出現的隱身化動向,不僅異曲同工地反映了美俄兩家運輸機設計的共同點,而且也從側面表現出兩家在運輸機總體設計中的務實及小心謹慎的做派。在隱身固定翼戰鬥機領域,美、俄、中競相研發了各自的產品,中國此時在美俄之後,提出隱身運輸機的概念顯得非常順理成章。

從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推出的幾個作品名稱來看,未來的國產無人運輸機也包含了大量的新技術,比如混合動力、分散式推進等。

當然,對於瀋陽所來說,大型飛機領域並非其傳統設計強項,但這並不妨礙瀋陽所對一些前沿性、基礎性的航空技術進行研究和應用。例如不久前剛剛過世的李天院士,他所預研的一系列隱身技術,就成功地應用於殲-20的研製和殲-15的隱身改進上。無論比賽結果如何,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國距離正式研發隱身運輸機,所需要的時間不會太久。

美國隱身無人運輸機模型正在進行相關測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特爾博軍事 的精彩文章:

日本決定自研下一代戰機?背後包藏的野心不能小看
模型鑒賞:霍克「颶風」戰鬥機

TAG:特爾博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