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師父講四念處之概要

師父講四念處之概要

蘭心序:似乎已經兩個星期都沒來敲字了,雖然心裡一直惦記著要把師父的禪七開示系列敲完好繼續我們的百法,卻總在每個穿過車水馬龍,穿過擁擠人潮的下班後,推門進屋只想葛優癱,原諒我經常性的偶爾偷偷懶,哈哈。

我現在就屬於滾滾紅塵里不斷翻滾的人,每次面見師父都心有羞愧,不過都被我很好的遮掩了,不用羨慕哈,這已經成為一種約等於厚臉皮的能力,不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技能,哈哈。

師父所講文字版

剛剛稍微長一點,打了五十分鐘多一點,可能加上今天呢,天氣的一個變化,有些人就覺得有點吃力了。那這個也是一個過程,就是你堅持一下,有時候痛覺呢,也是一種體驗哪,當然你要是老痛覺呢,沒有心思修呢,也不行,所以有時候也逼你們一下,通常呢要時間短一點。

那麼修法上,這個從規律的角度是選一所緣,觀察所緣,有妄想,收回來,那麼從內容上來講呢,有好多內容,介紹了觀呼吸,這個是內容,介紹了這個白骨觀哪,不凈觀哪,也是相應的內容。那麼佛法裡面有一個很綜合性,也是比較濃縮精鍊的內容,那就是四念處,又叫四念住,處呢就是處所的意思,住的話就是安住,住處,意思有點相近。

那麼這個內容呢,在佛涅槃的時候啊,阿難師問呢,其中一個問題就問了:「佛在世,弟子們依著佛陀,依著佛陀而住,這個佛滅度了,這個肉身呢不示現在人間,那我們眾生呢依誰來住啊?」佛當時候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就講了,佛在的時候依佛而住,佛滅度的時候呢依四念處而住,就四個念處。

那麼這個四個念處呢,相應的就是身受心法四個內容,我們作為禪修練習都是心裡的功夫,用心來練,這個練的話呢,就稱為念,念頭,我們一般的話呢說思念哪,想念哪這些,起了一個念頭啊,都有「念」這個字,所以實質上我們生活裡面有些用語都源自於佛法的一些內涵,只是我們學的少,了解不多,就在使用,但是源頭不知道。

「念」這個意思呢,就是對於了解的內容,這個在心裏面呢顯現出來,清楚的呈現出來,這個就是念的意思。那麼這個四念處呢,又叫四念住呢,就是在靜修的時候啊,練習的時候啊,將這四個內容啊,在心裏面呢,想起來,這個觀察出來,叫做四念處,分別是身,受,心,法,四種。

如果從這個針對性的道理,這個念處的四個指向,就是指向呢,「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那麼就是滅除我們生活裡面錯誤的想法,錯誤的認識,那就是大家的無明煩惱,無明呢,沒有光明,一攤漆黑啊,看不見啊,你這個走出去都不方便,要有光明才行。

那外在的光明是如此,內在的光明呢?就是心裡的光明,所以前面講光明想的時候講心光明啊,法光明啊,就是心裏面有智慧,能夠通達事情,能夠通達道理,事理沒有礙,不通不懂呢就有礙,障住了。

就好像有個車子要你開你不會開,推也推不動,費勁,但你會開呢,開的很快就走了。然後叫你做個桌子啦,鋸子你都不知道怎麼拿,這個其他工具都不知道怎麼用,你做不出來;叫你做生意呢,你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好,從哪個地方賣到哪個地方,要有什麼樣的本錢,要有什麼樣的對應這個群體,場景,你也不知道,做不了。看到別人做了,你做了就不行,那就是不通達這些事,那就成了這個障礙。

那麼佛法裡面根本性來講呢,就是要求覺悟,覺悟生命,破除無知,破除我們對生命的迷茫,錯誤認知。破除了以後啊,你這個生命裡面的根本的這個錯誤啊消除,癥結化解,那麼這個生命呢不埋怨了,就由這個迷茫的狀態轉為智慧的狀態,心自在,身自在,身心清凈,事理通達,那這個就是相應要發展的一個方向。

那麼從原本的角度來講呢,這個無明啊,列個單子,或者講具體一點,那就是所謂的四種顛倒。我們眾生啊,是顛倒眾生,為什麼叫顛倒呢?就好像人倒著走啊,這個頭在下,腳在上,他看到別人也是倒的了,實際上我們眼睛看外在事物呢,也是倒的,倒習慣了,就覺得是正的,就這麼回事。

那麼這個顛倒呢就是指錯亂的意思,不正確的意思,所以顛倒。那麼這個四種顛倒啊,就是不凈作凈想,不幹凈認為乾淨;苦作樂想,這個苦呢不知道是苦,還以為是樂,就苦作樂想嘍;無常呢作常想,就是因緣變化生滅相續,不是永恆的,不可久住的,但是心裏面呢,倒覺么,錯想么,以為這個是永恆,以為這個不滅,以為這個可以追求依賴可以做為保障,結果呢?完全不可靠,完全不是這個樣子的;那第四種呢是無我作我想,這個無我作我想呢,深一點,我是什麼意思呢?這一般我們跟人交往啊,我怎麼怎麼樣哪,你如何啦,他又有什麼情況有什麼事情啦,這個是相對的,我們說話的時候互相做一個參照,這個是沒有錯的,這個是正常的。那麼要說的這個我啦,它的錯誤是什麼呢,就錯以為自我中心它是一個實在的事情,錯以為這個自我存在於身心或者存在於哪裡呀,它是一個獨立不變化的一個存在,就像我們人的一生,從小長大到現在,將來老化乃至於死亡,感覺上就覺得有一個生命的主體,我,我這個主體呢,從來如此,將來也如此,就墮入這種呢觀念裡面,認為這樣的一個事情呢,它是存在的,它是真實的,這個就是無我作我想,這是四種倒想。

有的地方要比方呢,就好像這個人呢得了黃疸病哪,得了什麼相應的病,這眼睛呢就有毛病,看到這個空中,他哪裡看到,看到空中有花,別人看不到,他看得到。那麼這個花有沒有?花沒有,空中本無花,病目而成,因病而有。那如果是他眼睛好了,眼睛正常了,空中的花都沒有了。

那又好像說做夢,夢的時候呢有人要殺他啦,拚命逃啊,逃的就醒了,出了一身汗哪,發現是假的,沒人殺他。或者做夢的時候呢,走著走著走到一個金礦那裡去了,看到好多金子了,這個光燦燦的了,歡喜的不得了,拚命撿啊,拚命撈啊,很開心哦,結果一開心醒過來了,沒有金子,什麼都沒有,假的。

但是呢,做夢的時候很真切,追殺,一點都不假,見到金礦覺得完完全全都是真的,所以這個心裏面呢,開心,歡喜,恐怖,害怕,也是完完全全的反應,那麼醒了以後為什麼就沒有啦?醒了以後,知道是夢想所成,夢中所構化,不符合於事情,不符合於事實,事實他就睡到房子裡面,睡到床上嘛,床鋪枕頭而已,沒有別的東西了。那麼這個四顛倒呢,就是我們呢,對於生命的誤解,就像做夢的人呢,夢到有這些事情一樣的。

那麼從次序上來講呢,身受心法四個,由粗到細,身體呢,最粗,容易感覺,容易認識;受呢,人的感覺嘛,就細一點,佛法裡面講世間是苦嘍,什麼苦啊?再怎麼苦還是你心裡苦,感覺苦,你要感覺不到呢,就不苦,感覺到了就苦,認識到了就苦,都離不開你心裡的受,所以觀受是苦啊,排在第二,受又細一點。那麼這個心又比這個受更細,受只是心裡活動的其中之一,我們心裡有很多活動,有想,有貪,有慢,有睡眠,有思慮,有疑惑,很多很多,那這個又細一點了。那麼這個法呢,法有生滅的現象,還有呢抽象的概念道理,連現象都不是,還有就是什麼?超越性的認識,超越性的認知,那就是無為法嘍,無為法呢,就離了生滅現象,更細微更細微,所以這個法呢最細,所以從這個念處觀修的次第來說呢,就是這樣來建立的,一個呢是身,二者呢是受,三者呢是心,四者呢是法。

那麼實際上這個內容啊,很龐大的,如果細講的話,我們今天呢,先講一小段,然後分幾次時間呢,陸續介紹一點點,也介紹到一個概要,細節的話呢,我們還是要依照這個經典哪,論典的系統啊,做更具體的解釋,才算是有細節,不然沒有細節。

那麼這個四念處呢,我們講心裡的力量呢,在禪修裡面有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止,一個是觀,那麼這個四念處呢止觀都含有了,初期的練習屬於止的範圍,深度的練習就轉向於觀的範圍。這個是心理活動哪,我們禪觀凈化的時候相應的一個規律,先有止,後有觀,先成熟定,後成熟慧,我們這個心裏面不安定呢,擾動呢,不容易發得了觀,引發真正的慧;心裡穩定了,由定生慧就容易引發了,就容易觀察得到了。

這個當中呢,第一個身念處,觀身不凈,主要雖然講說是觀身不凈呢,但是從裡面的細節上來講呢,它是有兩類相應的這個線路:一類呢,就是觀不凈呢,一類呢,就觀呼吸了,那麼這個觀不凈觀呼吸啊,之前還有一個相應的預備,就是說正念修行哪,要秘護根門,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啊,我們的六根,緊守六根呢,就好像有人守這個城門一樣的,有來有去的人都守的觀察到,如果發現有可疑的,就要他停下里檢查,保障這個城市的安全。

那我們秘護根門呢,就是每天這個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意識,了解這些諸多的境界的時候,這個反應過程當中呢是什麼樣的狀態?有煩惱沒有煩惱,平靜還是波動,那麼就是緊守六根,觀察這個攝持這個心念,所以有不好的心理啊,就呵護啊,不跟著跑,不跟著走,繼續保持這個穩定,那常常這樣練習,這個就是秘護根門。

所以平常的時候,我們走路知道走路,坐下來知道坐下來,穿衣服知道穿衣服,拿東西知道拿東西,睡覺知道睡覺,就是行住坐卧語默動靜,樣樣都要去如實的了解,這不做練習的人呢,這個心啊,狂亂,競相奔走,都是追逐著外在事情哪,想這樣想那樣,聽到這個聲音,看到那個人,跳躍的很厲害;所以做練習的人呢,常常的時候,都保持觀察,覺照身心,了解自己的狀態,不散亂不賓士,所以行的時候知道行,坐的時候知道坐,那麼從廣義上面來講呢,這個也是在修定,這個也是禪修。

現在不是流行活在當下啦,有點這個味道,但其實啦,深度意識來講呢,我們都是活在前面這個事情的印象當中,就姑且稱之為活在當下,雖然不是馬上達得到啊,但是接近,類似這麼做就可以,不可能說一開始就做得到,那做不到。所以這個是一個起步啊,準備啊,然後身念處的這個觀察啦,進一步啊那就是有觀呼吸,有觀不凈,那麼我們先介紹一部分。

繼續打坐。

師父講到:「空中本無花,病目而成,因病而有」,其實翻譯直白點就是我們都有病,哈哈,師父真含蓄。

師父講解了這個概要之後,之後還分四次分別講解了四念處里的身受心法,敬請期待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山雲上 的精彩文章:

TAG:空山雲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