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遼寧省跨領域專家倡議乳腺癌慢病管理新策略:上下聯動,協作共贏

遼寧省跨領域專家倡議乳腺癌慢病管理新策略:上下聯動,協作共贏

整理:腫瘤資訊編輯部

來源:腫瘤資訊

2018年6月22日,匯聚省內跨領域專家的「第二屆中國乳腺癌「全方位全周期」首席專家論壇」在瀋陽完美落下帷幕。此次大會由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金鋒教授擔任大會主席,主要圍繞乳腺癌兩全管理模式、乳腺癌心血管疾病管理和乳腺癌跨學科協作討論等三大主題展開討論。

金鋒教授

會議開場由大會主席金鋒教授致辭,金鋒教授解讀了以乳腺癌為試點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中國戰略規劃中的腫瘤防控模式。腫瘤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是指以人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為核心目標,覆蓋癌症前期的預防及篩查、急病期多學科規範診療、慢病期跨學科管理的全方位、全周期腫瘤管理體系,旨在解決各層面聯動,治療規範化及標準化問題。上下級醫院聯動能真正執行患者治療的規範化及標準化,真正將規範化貫徹到底,進而提高患者依從性及療效。

第一篇章——乳腺癌兩全管理模式

第一篇章由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吳榮教授主持。

吳榮教授

乳腺癌隨訪及伴隨疾病現狀

李曼教授

來自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李曼教授介紹了乳腺癌隨訪及伴隨疾病現狀。過去乳腺癌單項治療方法的進步促使綜合治療模式應運而生,現在貫穿疾病診治全過程的全程管理倍受重視。乳腺癌全程管理是在時間維度上對疾病診治全過程的延伸式管理。未來將由「全程」發展成為「全周期、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從縱向和橫向全面管理乳癌患者健康。實施 「兩全」管理具體措施包括:在腫瘤專科/綜合性醫院構建腫瘤「全方位、全周期」管理體系,以《腫瘤篩查指南》、腫瘤診治指南為規範標準,撰寫《腫瘤隨訪及伴隨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腫瘤急病期強化多學科規範診療體系,慢病康復期構建跨學科腫瘤伴隨疾病管理體系;依託醫聯體,遵循「急慢分治」的分級診療原則,建立通暢的雙向轉診機制,合理分流腫瘤患者;通過腫瘤「兩全」培訓,努力提高全科醫生腫瘤伴隨疾病的全方位管理水平,實現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標。

討論環節精彩花絮

第二篇章——乳腺癌心血管疾病管理

第二篇章由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塗巍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鄭新宇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劉彩剛教授主持。

塗巍教授、鄭新宇教授、劉彩剛教授(從左至右)

腫瘤心臟病協作管理實踐

方鳳奇教授

來自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方鳳奇教授與大家分享了腫瘤心臟病協作管理實踐。方教授指出,腫瘤治療相關的心血管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及致死率與日俱增,截止至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為癌症生存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腫瘤心臟病學(Cardio-oncology) 應運而生。我們熟悉的多種抗腫瘤藥物均具有心臟毒性,如蒽環類、抗微管類、抗代謝類、單克隆抗體。2018年《柳葉刀》報道抗PD1治療引發的免疫性心肌炎患者,死亡率高達46%。不同的抗腫瘤藥物的心血管毒性的臨床表現不同,如蒽環類藥物引起左心室功能障礙,貝伐單抗等引起血栓栓塞,卡培他濱、紫杉醇等引起心肌缺血,索拉菲尼等引起動脈高血壓。方教授建議可通過心電圖、生化標記物、超聲心動圖、放射性核素心室顯像術以及磁共振成像等進行抗腫瘤藥物心臟毒性的監測,並且利用右雷佐生等藥物、限制累積劑量進行心臟毒性的預防。

討論環節精彩花絮

早期乳腺癌長期心血管疾病及血脂異常管理

張子新教授

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張子新教授解讀了乳腺癌患者的血脂管理。張教授指出,心血管事件已成為絕經後乳腺癌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尤其是絕經後早期乳腺癌患者。腰圍、收縮壓、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葡萄糖等代謝綜合征五大指標與乳腺癌死亡密切相關。血脂異常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相關危險因素,而絕經後乳腺癌婦女的雌激素水平同時受到卵巢功能減退和藥物治療的雙重影響而明顯下降,導致血脂異常,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張教授建議:對於血脂異常的高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絕經後乳腺癌患者,可選擇對血脂影響較小的內分泌治療藥物,如依西美坦;對於接受AI治療的絕經後乳腺癌患者,可依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飲食管理或降脂藥物管理,如他汀類藥物。

討論環節精彩花絮

乳腺癌患者血脂調研數據

姚凡教授

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姚凡教授分享了乳腺癌患者血脂調研數據。姚教授強調,我國45歲以上女性乳腺癌占所有病例的69.75%,超過半數的乳腺癌患者在發病時已處於圍絕經期或者絕經期。由於雌激素提高HDL-C、降低LDL-C、但提高甘油三脂水平,而絕經後乳腺癌AI治療將雌激素降至極低水平進而導致血脂異常,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有研究顯示,心血管事件是絕經後早期乳腺癌患者首要死亡原因,而心血管事件與血脂異常的相關性最強。多項研究均發現非甾體AI類藥物對血脂影響較大,而甾體類,如:依西美坦的血脂安全性更好。最後,姚教授總結:早期的血脂干預可改善乳腺癌患者預後,藥物類血脂干預優選親脂類他汀。

討論環節精彩花絮

討論環節精彩花絮

第三篇章——乳腺癌跨學科協作討論

第三篇章由撫順市腫瘤醫院趙海教授主任主持。

趙海教授

高效患者教育,提升依從性

劉葉護士長

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乳腺外科的劉葉護士長從患者教育的角度,與大家分享了乳腺癌患者依從性及干預措施。劉護士長指出,順從性是指遵循醫囑按規定服藥且在規定的一段時間內服藥。內分泌治療依從性影響乳腺癌患者的總體生存率。有研究顯示,多達50%的患者未能完成預期5年的藥物治療。芬蘭一項研究指出,內分泌治療不足1年的患者的死亡風險是完成5年治療的患者的13倍,複發風險是完成5年治療的患者的5.86倍。服藥信念、內分泌治療知識水平和藥物副反應癥狀是乳腺癌患者內分泌治療依從性的主要影響因素。因此在進行護理干預時,應注意採取針對影響因素的干預措施,如專業化、多學科協作的隨訪團隊,通過微信平台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的、精準的遠程隨訪,進而提高乳腺癌患者服藥依從性。

討論環節精彩花絮

王洪江教授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王洪江教授為本次會議進行總結。王教授指出乳腺癌「兩全」管理模式需要將患者的治療由院內擴展到院外甚至擴展到整個社會,需要多個學科的共同參與,同時將腫瘤治療拓展到腫瘤預防、臨床治療甚至臨床康復等過程。要做到這些,關鍵是隨訪,特別是專業團隊的隨訪。

徐宏教授

會議尾聲,由遼寧省腫瘤醫院徐宏教授主持「遼寧省乳腺癌全方位、全周期管理協作組啟動儀式」。徐教授指出,乳腺癌已成為中國女性第一高發的惡性腫瘤,且發病率逐年上升,中國乳腺癌治療水平,特別是基層醫院的規範化治療水平有待提高。成立協作組,主要是藉助乳腺交流的平台,通過上下級醫院聯動,提高省內基層醫院乳腺癌的整體治療水平和科室管理水平,進而實現乳腺患者全方位全周期治療。

28個腫瘤相關臨床試驗招募患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乳腺癌 的精彩文章:

女性的乳腺癌,可以通過哪些癥狀來發現,現在知道還不晚
減肥可降低患乳腺癌風險?預防乳腺癌,這4件事也要做好了

TAG:乳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