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逃至山西,2個縣令請她吃麵條,1個立即陞官,1個卻人頭落地

慈禧逃至山西,2個縣令請她吃麵條,1個立即陞官,1個卻人頭落地

原標題:慈禧逃至山西,2個縣令請她吃麵條,1個立即陞官,1個卻人頭落地


公元1900年,當八國聯軍用洋槍洋炮轟開腐朽不堪的晚清大門後,養尊處優了大半輩子的慈禧太后只得倉皇而逃。慈禧在晚清的地位,無人能撼動,但是在5萬軍隊的洋人面前,堂堂大清硬是被欺負得毫無還手之力。晚清當權者慈禧太后,不選擇頑固抵抗,不過國家的尊嚴和責任,而是棄京而逃。


這一次逃跑也算是她一輩子最狼狽的時候了,從皇宮逃出來之後,每天不僅要趕路,還要為吃穿著想,和生活在紫禁城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一路逃亡的慈禧,由於時間倉促,並沒有帶多少食物,金銀財寶就更不用提了,逃亡的路上想要口水喝有時候都是奢望。最後逃到了山西太原,當時這個地方就發生了兩件很奇怪的事。


山西太原在清朝時期算是大後方了吧,逃到這裡後就沒有太大的威脅了。很開一行人就歇腳在一個叫徐溝縣的地方,可這個縣又是出了名的窮,可愁壞了縣令。縣衙中沒有什麼好的東西可招待慈禧,普通的粗茶淡飯不知道能不能吃得下。這個問題讓徐縣令一籌莫展,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僕人通過偷偷觀察,發現慈禧真是餓的不行了,就告訴縣令,好不好吃是小事,但是餓壞老佛爺是要掉腦袋的。徐縣令聽後覺得有道理,既然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也只能如此試一下了。於是冒著生命危險,讓廚房給慈禧做了一碗面。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慈禧並沒有大發雷霆,而是把麵條吃了個精光。周圍的人也是目瞪口呆,吃完麵條的慈禧也是鳳顏大展,當場就給這個縣令陞官加爵。

又過了幾天,慈禧就繼續逃亡了,來到了另一個縣城。這裡同樣也是窮鄉僻壤,也拿不出像樣的食材招待慈禧太后。不過縣令早就聽過慈禧太后吃麵條的事,於是想如法炮製,為慈禧準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麵條。要做一碗上號的麵條,各種食材是必不可少的。於是縣令便派人去採摘食材。慈禧來後端來了一算熱氣騰騰的麵條,各種野菜也一應俱全,當慈禧正準備食用的時候,就聽到了外面的吵鬧聲。原來是被派到山上去找食材的村民,摔斷了腿,家人是來討醫藥費的。這些可惹惱了慈禧,吃碗面讀不能消停,一怒之下,就把縣令斬首示眾了。



同樣一碗面,兩個人兩種不同的結局,著實讓人唏噓不已。問題究竟出在哪呢?這個事情也告訴我們,不要盲目跟風,即使是模仿,也要學到別人的精髓。第二個縣令看到別人用麵條招待得到了提拔,自己也照搬。卻不知道,慈禧提拔第一個縣令,並不是因為她喜歡吃面,而是應為她飢腸轆轆,能吃到一碗面就很感激這位縣令了。第二個縣令明顯沒有明白這一點,不僅沒有把事情做好,還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研讀 的精彩文章:

項羽寧願自刎也不渡烏江,其中原因,劉邦至死也不會明白
「忠臣」誓死不降,皇帝一妃子主動請纓,一夜之後,就歸降了

TAG:歷史研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