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場闊別13年的父女重逢

一場闊別13年的父女重逢

「歡迎晶浪回家!」7月1日下午,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南朗村,「新順德人」梁華的家裡一片溫馨,綵球從樓梯一直布置到了居室內。這一天,她走失13年的愛女梁晶浪從美國回家與他相認。

13年前,年近5歲的梁晶浪走失,今年43歲的梁華在過去13年里堅持不懈地尋找著自己的愛女;13年後,「中鳳敏」(梁晶浪走失後福利院給她起的姓名)由一對美國夫婦收養,並在美國長大成人。一則由本報記者采寫並於5月2日於「南方+」首發的尋親報道,在5月3日為梁華所關注,這則報道重燃他內心尋女的強烈願望。隨後在「寶貝回家」志願者,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三級公安民警的大力協助下,梁華一家終於在7月1日圓滿團聚。

世界上最大的非營利性跨國兒童收養機構浩德國際兒童服務中心副總裁陳躍建也專程從美國來到佛山見證這次團聚。6年前,正是這家機構通過匹配,成功促成美國夫婦收養了中鳳敏。陳躍建介紹,通過與中國兒童福利和收養中心的合作,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國內先後有6000名福利院的兒童通過其所在機構,推薦到美國家庭收養。而中鳳敏成功回國認親,卻是全國首例,這也為其他被收養兒童尋找國內親人增添了信心。

撰文:歐陽少偉 徐勉   林東雲 朱蘇嬌

機場重逢父女闊別十三載,重逢相擁成淚人

7月1日11:30,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1航站樓,梁華捧著一束精心準備的鮮花站在到達區,不時焦急地張望。「很激動!她馬上就要出現在我面前了,13年的時間,這種體會很難用語言形容。」梁華說,6月30日一早,他就帶著妻子、大女兒、侄子等5人從順德區杏壇鎮南朗村出發,到機場來迎接闊別13年的女兒梁晶浪。

梁華的妻子吳琴梅平日里都暈車,但為了接女兒,她也不顧這段近兩個小時車程的辛苦與難受。由於前一天晚上並沒有睡好,車上的吳琴梅時不時把頭靠在前座椅的椅背上,手裡還攥著一個塑膠袋。到達機場後,吳琴梅在等候的時候一直靜靜站著,不時用手抹眼淚。

失散13年,見面重逢已近在咫尺。與妻子一樣,過去的一個夜晚梁華並沒有安心入睡,他一直守到凌晨3時,從芝加哥出發的愛女梁晶浪在韓國首爾中轉時,還特意給他發了微信,並提醒,航班會晚點1個小時。「爸爸,我們明天廣州見!」這一句話足以讓身為父親的梁華激動難眠。

「出來了!」前來接機的志願者一眼認出了梁晶浪。終於,載著滿滿思念的航班到達。

梁晶浪和養母Sandy從出口步入機場大廳,見到民警、寶貝回家志願者、媒體等時,她的臉上還掛著笑容,揮手致意,隨後,在志願者的簇擁下,她走向父親梁華的懷抱里,父女二人瞬間哭成淚人,一旁的親生母親吳琴梅、大女兒相互依偎在梁華身邊,一家人相擁而泣。此情此景,讓前來接機的志願者、民警和媒體記者都為之動容不已。

隨後,梁華一路緊緊摟著女兒,坐上了回程前往順德杏壇南朗村的中巴。在車上,梁晶浪和親生父母交談得很開心,不時發出陣陣笑聲,彷彿並沒有分離13年,只是平常父女見面的一天。梁華還特意將保存在手機里的晶浪5歲時的照片翻出來,給女兒看。

梁晶浪的養母Sandy說,這是她第三次來到中國,這次陪著女兒回家,看到女兒與親生父母相認時,她也很高興很激動。「Kylee(梁晶浪的英文名)很勤奮也很善良,在學校也有很多朋友。她剛到美國時,英文不好,但她每個字每個發音都很用心地去學習,所以進步很快。」Sandy坦言,在接下來十多天里,她將陪著Kylee去老家見親戚,去福利院和學校見以前的同學、老師。

當Sandy在向記者描述梁晶浪的時候,梁晶浪也在一旁笑著。「我覺得我很幸運,成功找到了親生父母,這次回家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小時候的玩伴,大家都對我很好。」梁晶浪說。

家人團聚「姐姐妹妹弟弟,你們都是我的驕傲!」

為了歡迎梁晶浪回家,前一天晚上,梁華與妻兒精心布置了家裡每個角落,門口還拉了橫幅「歡迎女兒梁晶浪回家」。而梁華的父母、岳父昨夜也是激動地一夜沒睡。

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後,載著梁晶浪和親生父母的中巴到達杏壇鎮南朗村,在村裡一眾鄉親們的歡迎掌聲中,梁晶浪走進親生父母和姐姐妹妹弟弟生活的家中,「歡迎晶浪姐姐回家!」排行第4的弟弟梁冠通激動地說,言語之中抑制不住的是對姐姐回家的興奮。

而兄弟姐妹們一見面就有說不完的話,看著貼滿牆的獎狀,梁晶浪羨慕地說:「哇!好多獎狀!我都沒有那麼多,姐姐妹妹弟弟,你們都是我的驕傲!」妹妹們馬上解釋:「沒有啦,那些是我們三個一起拿的。」彼此有說有笑。

梁冠通今年13歲,在杏壇南朗小學讀六年級,他是在8歲的時候,才知道自己還有一個姐姐走失了。3天前,知道姐姐要回來,梁冠通非常開心,和家人把家裡裝飾一番,而他主要負責給氣球打氣和布置。

滿牆的獎狀也正是梁華對子女教育重視的一個縮影。在頗為簡陋的出租屋裡,梁華特意開闢了一間小閣樓,作為孩子們的學習區。他此前介紹,靠窗的桌椅,一直給梁晶浪留著一個位置。

「現在把女兒找回來,心情真的很激動。」梁華告訴記者,以前他的體重有130多斤,女兒走失之後,因為輾轉尋女加上思念與擔憂,當時一下子瘦到90多斤,這幾年才慢慢長回來。

在梁華的家門口,佛山市順德區公安局還特意為這次的團聚準備了簡單而溫馨的歡迎儀式,由順德區公安局刑偵大隊四中隊副隊長馬宏聲現場宣讀梁晶浪與梁華夫婦的DNA比對結果,民警們隨後送上寫著「歡迎回家」的祝福蛋糕,並由梁晶浪、梁華夫婦、養母Sandy共同切蛋糕。

「今天,終於面對面,見到自己的親生父母,看到自己的姐姐妹妹弟弟,真的很開心!」梁晶浪說。

各級助力志願者、民警、媒體接力幫助跨洋尋親

失散十三載,身處大洋彼岸,這件全國首例跨洋尋親是如何實現的?

梁晶浪介紹,雖然此前一直有關注「寶貝回家」尋子網,但又沒有足夠的膽量開始尋親,今年2月份,終於在「寶貝回家」網站上進行了尋親登記,而這則訊息經「南方+」首發,引發了強烈的社會關注;5月3日,看到「南方+」報道的梁華主動添加了梁晶浪的微信號,並於5月9日來到佛山市順德區公安局求助,希望公安機關能夠在認親方面給予技術上的幫助。

佛山順德警方對該案件非常重視,在技術上啟動綠色通道機制,對梁華夫婦的樣本進行了檢驗,當天就通過技術比對,確認由美國夫婦在中山市福利院收養的小孩「中鳳敏」即是梁華夫婦走失的孩子「梁晶浪」。

「在打拐工作方面我們是最早與『寶貝回家』合作的縣區級公安機關之一,實踐證明,這種合作模式很成功、有效。這些年的多宗認親案件我們都是根據『寶貝回家』提供的線索認定,助一個個失散家庭團圓。」馬宏聲介紹,順德較早開展打拐認親工作,至今共通過技術比對幫助尋親達18宗,如2014年跨省比中在龍江走失14年的福建省的兒童林某鑫,2015年比中走失30年的異地務工人員王某亭,2017年幫助樂從老人麥婆婆姐弟失散73年後相認。

在創新打拐舉措和失蹤人口查找機制方面,佛山市順德區公安局早在2014年11月就出台了尋查失蹤人員工作指引,嚴格按照佛山市公安局提出的「窮盡一切手段尋查失蹤人員」要求,以民意引領警務,強化機制引導,加大失蹤人員尋查工作力度,每年全區失蹤警情找回率近90%。今年以來,佛山順德警方共計找回失蹤人員1233人,其中找回未成年人491人,老人約60多人,有效提升了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據了解,該局將「推進DNA比對尋親綠色通道」措施列為「改革創安」實戰舉措之一,被拐、失蹤兒童父母(包括外省求助者),可到省內任一地市的刑偵部門或就近派出所接受採集DNA樣本,公安機關將錄入全國資料庫進行檢驗比對,讓被拐、失蹤兒童和失散的父母早日團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今晚11時開戰
大阪6.1級強震 已致5人死亡

TAG: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