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六下江南,勞民傷財,目的究竟何在?專家:根本不是遊山玩水

乾隆六下江南,勞民傷財,目的究竟何在?專家:根本不是遊山玩水

乾隆六下江南,勞民傷財,目的究竟何在?專家:根本不是遊山玩水

乾隆十四年八月,時任兩淮鹽政的吉慶上書朝廷,稱皇上去東北舉行狩獵、去西邊巡幸五台山,去東北拜祭孔子,但經濟富庶的江南一直沒有巡幸。

吉慶在奏摺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希望乾隆皇帝能滿足江南民眾的期望,懇請南巡。吉慶本以為乾隆會立即答應,可乾隆只在奏摺上硃批「覽」,意思說我知道,沒有下文。

「皇帝是不是不好意思?不行,作為臣子,我們要為皇帝分憂!」當年九月,吉慶聯合江南諸多大臣一併上書,懇請乾隆巡幸江南,還搬出康熙就曾六次南巡。乾隆處處學習康熙,這道奏摺正好說道了乾隆心中。當年十月,乾隆南巡計劃終於敲定。

乾隆六下江南,勞民傷財,目的究竟何在?專家:根本不是遊山玩水

乾隆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開始首次南巡,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最後一次南巡,前後共六次南巡。乾隆六次南巡,究竟花了多少銀子?難以統計,肯定是一個天文數字。

乾隆南巡時聲勢浩大,花費驚人,不可能所有錢都從國庫來支出。比如第一次南巡兩淮鹽商就贊助了一百多兩銀子,「江省幸蒙恩允南巡,萬姓歡騰,淮商倍切所需費用久願公捐,其踴躍難形情狀。」

與現在公費旅遊不同,乾隆每巡幸一處,當地為了迎接聖駕到來,對道路、橋樑、碼頭、甚至附近的山體都要進行修繕,這都是驚人的開支。乾隆南巡勞師動眾,耗費驚人,究竟為了啥?

乾隆六下江南,勞民傷財,目的究竟何在?專家:根本不是遊山玩水

相信99%的網友都會給出這樣的答案,「這還要問,肯定是遊玩啊!」專家卻給出了不同看法,「乾隆南巡遊山玩水只是一方面,重要目的是了解水患,興修水利。」

通過對乾隆南巡路線解讀後發現,揚州城現在的許多水利設施,至今還發揮著作用或沿用原來的名稱,這與乾隆南巡是分不開的。乾隆第三次南巡時,對淮河的治理有提出新的要求。

乾隆六下江南,勞民傷財,目的究竟何在?專家:根本不是遊山玩水

因此,專家們將乾隆南巡目的總結為兩點:一是治理長江水患,以及查看當地漕運情況;二是查看當地民情。顯然,這種解釋有點牽強附會的意思。筆者認為,乾隆六下江南最大目的就是乾隆標榜康熙,遊山玩水是最大目的,而查看民情則是順帶而已。

參考資料:《乾隆六下江南》、《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