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球至少11個央行在今年內或加息,多個發達經濟體正出現衰退大信號?

全球至少11個央行在今年內或加息,多個發達經濟體正出現衰退大信號?

近期,受美元加息的持續影響,多個外儲薄弱的經濟體已脆弱得不堪一擊,比如,我們將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印尼、印度的經濟因陷入美元荒而稱為「玻璃五國」。事實上,這只是全球經濟或正在下滑的一個縮影。包括歐洲、美國等發達市場在內的多個經濟體近期都出現了增長衰退的大信號。

要知道,2008年金融危機時,除少數市場未受到波及之外,幾乎大多數經濟體都沒能逃脫金融海嘯的席捲,而後,在美聯儲QE印鈔機幾乎晝夜不停運轉的同時,多家央行也紛紛效仿,長期低息刺激了眾多市場的復甦,然而,大量「放水」由於潛藏了巨大的通脹和貨幣隱患,因此是不可持續的,一旦一些央行結束了寬鬆,則意味著多個市場「印出來的復甦或」將終結,但多個央行無奈的是,再印鈔,貨幣信用降低的風險更大。於是,復甦之後,衰退則可能無法逃脫,這或是當下世界經濟的一個尷尬。以下的跡象或正在佐證這一觀點。

彭博資訊近日盤點全球22大央行下半年展望,指出九個經濟體央行可能升息,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瑞典、挪威,以及韓國、印度、印尼、沙烏地阿拉伯等央行。BWC中文網觀察團隊注意到,近期原本已加息的經濟體包括,美國、阿根廷、土耳其、印度、印尼、沙特,也就是說,一些央行的加息還遠未結束,比如,美聯儲較為鷹派的預期是,下半年美元還將升息2次,2020年之前可能還將加息8次,而印度、沙特央行在目前已加息的基礎上,或還將跟隨美元加息。這意味著,今年年底之前,選擇加息的央行由已加息的六個,或上升為至少11個。儘管歐洲央行目前還沒有明確升息的時間,但最近一次會議已宣布在年底前結束購債計劃表明,歐洲央行或也正在離量化寬鬆漸行漸遠。我們不難發現,這場貨幣收縮幾乎覆蓋了世界範圍內不同類別的經濟體,顯然,這是金融危機後世界大放水的終結。大多數市場可能都要勒緊腰帶過日子了,這也可以理解為,現實版經濟學的一個循環。那麼,在這個循環中,除了像「玻璃五國」新興市場之外,發達市場目前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圖片來源artic

我們就以發達市場的英國、歐元區成員國和美國為例。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近日報道,英國的經濟健康狀況已經出現裂痕。住房市場開始出現增長減緩。今年初英國經濟表現較差,這看似或引發更長期的蕭條。不僅如此,歐元區經濟增長放緩的態勢正在加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打算下調對其經濟增速的預估結果。義大利是主要的擔憂之源。義大利債務相當於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32%,而且銀行系統仍充滿壞賬,在此情況下,對於整個歐元區而言,這是個災難。如果義大利的違約傳染給法國和德國,那麼英國也將被感染。

另據路透社近日報道,一項對80多名債券分析師的調查顯示,債市專家預期美債收益率(殖利率)可能一年後就會出現倒掛。而債市一直都是預示美國經濟是否將陷入衰退指標的預警信號 。按照以往的經驗,收益率曲線倒掛是一個可靠的衰退先兆。法國興業銀行利率策略師Bruno Braizinha認為,「美聯儲6月會議意外鷹派的言論也起到幫助作用,此次會議顯現的立場有可能使美國經濟減速的時間提前。分析師的主流預估認為在2019年末至2020年初美國經濟可能出現衰退。」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達市場中,不僅是義大利,大多數國家的債務與GDP之比都遠遠高於國際上65%的警戒值。也就是說,這些市場一旦誘發經濟動蕩,其災難性或遠大於「玻璃五國」。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曾成功預測量化寬鬆政策和貨幣歷史波動的傳奇人物埃格馮格雷耶斯(Egon von Greyerz)對於曾發出過嚴厲警告稱,全球債務膨脹或使一些國家也無法在利率正常化時融資;全球中央銀行們的資產負債表超額—都是無力償還的。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近日則表示,多國央行仍處於危機模式。全球經濟呈現的增長勢頭很可能在2019年底消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古澤滿宏稱,「IMF即將出現的風險定義為在晴天出現的陰雲,如今風險比預計的還要臨近」。我們注意到,在經濟風險面前,大多數國家並不具備充裕的貨幣儲備護城河。(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全世界去美元加劇後歐元或也正瓦解,德國經濟擔憂的兩件事還是發生了?
全球或將真正進入痛苦的資產價格周期,羅傑斯:最壞情況做準備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