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銀:眼下感覺像極了98年亞洲/LTCM危機 暴跌風暴將至?

美銀:眼下感覺像極了98年亞洲/LTCM危機 暴跌風暴將至?

近幾周,美國銀行的策略師對市場和經濟斷然轉而持悲觀態度,一方面警告稱,歐洲根本就不被容許進入衰退,因約8000億歐元的BBB評級債務風險成為一個「墮落的天使」,湧向垃圾債券市場,同時也警告稱,全球流動性面臨危機。

該行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此前曾正確預測市場將跌至2月點。眼下,他把所有的最近困擾市場的事件放在一起,即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美國脫鉤、收益率曲線趨平、新興市場暴跌、槓桿量化基金的突出表現,並稱這是「20年前的所有回聲。」

當然,他指的是1998年亞洲/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危機(LTCM crisis),他將其定義為一個完美的例子,即「後周期全球信貸事件」,導致「去槓桿/崩潰」。Hartnett指出,其展開過程如下所述:

Hartnett令人不安的比較背後的一個催化劑是新興市場的崩潰,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新興市場剛剛經歷了接近記錄的外流,這預示著該行業將出現更多的疲軟。

美銀指出,回顧20年前,危機期間市場的表現如下:

從1997年7月到1998年10月,以美元計算,新興市場股市下跌了59%。而在這一切,發生在1998年7月到10月之間的40-60個交易日中。

股市暴跌:標準指數大跌了22%,納斯達克重挫33%,美國銀行勁跌了43%

日元匯率飆升:日元兌日美元匯率從147急升至112。

波動性飆升:MOVE指數從60飆升至200,波動率指數從16暴拉至50。

如上所述,Hartnett指出:「2018年美聯儲收緊政策、美國脫鉤和美元走強、收益率曲線趨平、新興市場暴跌、槓桿量化基金的突出表現……這些都是20年前的回聲。」

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尚未發展到這一底部,儘管許多人已經注意到,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今年是痛苦的一年,他們在2018年還未能盈利,更不用提那些飽受蹂躪的定量分析和趨勢追隨者了。

根據美國銀行的說法,如何判斷2018年我們是否會重蹈1998年的覆轍?我們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惡性信用傳染/利差擴大:例如,新興市場債券利差超過400個基點。歐盟高收益債券利差大於700個基點,美國高收益債券利差超過500個基點;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至6.8以上的進一步壓力;

利率不敏感:不斷下跌的債券收益率未能重振風險資產,尤其是銀行股面臨壓力,例如BKX

當市場乞求美聯儲暫停加息時,收益率曲線變得陡峭......美元下跌,WTI價格回落至60美元/桶,因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趨弱。

不過,我們仍有一線希望:如確實會發生一場LTCM危機/亞洲危機式的崩潰,他特預測,最終央行將會陷入恐慌(如1998年、1987年、1994年、2016年或2011年),並在不良資產中引發劇烈的熊市反彈。目前,德國銀行股接近30年來的低點,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德意志銀行,它不僅沒有通過美聯儲的壓力測試,而且有可能被趕出斯托克50指數。眼下,新興市場和歐洲市場正聯手導致1998年政策恐慌的重大結果:99年的科技泡沫。(FX16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美股 的精彩文章:

股神巴菲特早在五年前就說不會投資比特幣了

TAG:騰訊美股 |